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策略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休閑度假旅游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時尚旅游方式。巢湖市是全國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境內自然風光旖旎,人文景觀薈萃,交通便利,氣候宜人,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業,得天獨厚。巢湖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十二五”的經濟社會工作主要任務之一是加快旅游度假區建設,以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標準,大力發展環巢湖和溫泉旅游,打造“休閑之都、溫泉之鄉”。
一、加快我國休閑度假旅游業發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休閑度假旅游業是最具發展前途的朝陽產業
據世界旅游理事會(WTTC)宣布,旅游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超過了汽車、電子、鋼鐵和農業等傳統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球旅游和旅游服務業的總產值已達到34000億美元,稅收達到6550億美元,提供的就業崗位達2.04億個,全世界平均每9人中就有1人在從事旅游業,人們用于旅游的開支已占到消費總額的11%[1]。正如著名的未來學家約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寫到:第三次浪潮是服務業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娛樂和旅游業的發展。從旅游業的發展規律來看,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就將進入旅游休閑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1月22日公布的數據,2008年我國人均GDP就已經跨越了3000美元。2009年我國人均GDP為3680美元,“十一五”期末,我國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左右[2]。所以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國已經進入旅游休閑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2009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要將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可見休閑度假旅游業在我國前景非常光明。
(二)休閑度假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
休閑度假旅游消費不僅直接拉動了民航、鐵路、公路、商業、食宿等傳統產業,也對國際金融、倉儲物流、信息咨詢、文化創意、影視娛樂、會展博覽等新型和現代服務業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有數字顯示,我國的旅游消費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和商品零售業的貢獻率超過40%[3]。就巢湖市來看,雖然休閑度假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不高,但對其他產業的貢獻還是較為突出的、有一定的拉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帶動休閑地產完成投資7.8億元,全市旅游業(含旅游在建項目)實現稅收2.9億元,湯池、香泉等四個旅游重點鎮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數5個百分點,直接解決就業1.5萬人,間接吸納就業近10萬人(《巢湖市旅游工作總結(內部資料,2010年)》)。休閑度假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尤其在服務業中更是舉足輕重。
(三)休閑度假旅游業是實現旅游爭先進位、提質增量的優勢產業
從全國來說,休閑度假旅游最初是以一些系統、部門和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到名勝景區療養的形式出現的。1992年國務院決定建設大連金石灘、無錫太湖、福建武夷山、廣西北海、海南亞龍灣、云南滇池等12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到2002年末,12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已從當時批復的151平方公里,發展到了237平方公里[4]。近年來,全國各省市高度重視休閑度假旅游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產品日益豐富,形成了海南三亞、浙江杭州等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的休閑度假旅游品牌。不僅沿海及旅游發達地區競相發展休閑度假旅游,中部省份也開始加快發展,2005年,江西省明確將自己定位做長三角的“后花園”,可以說,新一輪區域休閑度假旅游競爭已經開始,要促進旅游業的爭先進位,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勢在必行。此外,休閑度假旅游還是實現巢湖旅游產品提質增量的主攻方向。當前,全國絕大多數地方,一些傳統觀光型旅游產品開始大量增加休閑度假旅游內容,迅速向觀光休閑一體型轉化。就巢湖來說,要將旅游資源大市轉變成旅游經濟大市,就必須致力于休閑度假旅游業的發展。
(四)休閑度假旅游業是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先導產業
目前我國的經濟運行中,存在著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這樣的經濟結構,不利于可持續的發展,需要調整。調整的方法,要么是改造傳統的產業,要么就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其中之一就是休閑度假旅游業。全國各地,不少地方通過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業,較好地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人文資源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利用,尤其是一些革命老區,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取得了明顯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此外,休閑度假旅游業在脫貧致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有見效快、返貧率低、示范性強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通過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已使占貧困地區總人口約1/10的人實現脫貧[5]。而且,通過休閑度假旅游活動,旅游者不僅增長了知識,也增進了不同人群間的互信,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和諧。
(五)休閑度假旅游是現代人生活方式之一
2008年,國家第一部關于職工帶薪休假條例出臺。2011年,全年節假日共115天,全年三分之一多的時間處于閑暇時間。尤其是中國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可支配收入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休閑度假旅游,正如馬尼拉宣言所說:“它(旅游業)的充分發展與各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只有當人們享有積極的休息和假期,在具有深刻人文特征的休閑時光內自由旅行才可以實現。”[6]旅游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正如Urry所說:“旅游是某種社會身份或生活方式的標志,不出門旅游就像沒有一輛車或一座房子一樣是令人尷尬的事情。”[7]斯沃布魯克也曾說:“人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人們想要別人怎樣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別人不斷增強對自己的認同心理。人們所做出的訪問景區的決定,就像人們購買的衣服、開的車和讀的報紙一樣,都是人們追求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8]。
二、巢湖市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業的現實基礎
巢湖市位于皖中,瀕臨長江,因湖得名,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約4000多年。巢湖物產富饒,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巢湖三珍”(銀魚、白米蝦、螃蟹)享有盛譽。從現實條件看,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區位優越
巢湖位于皖中旅游區和環巢湖旅游帶的中心位置,南面臨近以“兩山一湖”為中心的皖南旅游區,北面與省會及安徽省旅游大市合肥連為一體,東面緊鄰經濟發達、旅游客源市場極其豐富的長三角區域。巢湖是安徽省最富開發價值的濱水地帶。所以,將巢湖定位為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既可以充分發揮巢湖旅游資源的優勢,又可以真正實施環巢湖旅游發展戰略。
(二)交通便捷
在皖江示范區“一軸兩核兩翼”規劃中,巢湖既處在皖江六市“軸線”上,又介入合肥蕪湖“兩核”之間,是“一軸雙核”重要組成部分,交通網絡體系快速發展,區內目前已建立起以公路為主導的包括鐵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的多元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巢湖距合肥、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滁州、安慶、上海、蘇州、杭州等大中城市較近,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可進入性強。特別是巢湖與周邊七市(合肥、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滁州、安慶)僅有一至兩個小時的車程(《巢湖市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規劃(內部資料,2006年)》)。
(三)旅游資源豐富
1.山水資源。巢湖自然景觀山水兼備、以水見長。一湖(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兩山(巢湖湖心姥山島、長江岸畔西梁山)三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四園(雞籠山、天井山、太湖山、冶父山四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五洞(紫微洞、王喬洞、仙人洞、泊山洞、華陽洞五座天然溶洞)構成了巢湖秀美的自然風光圈。巢湖水資源得天獨厚,巢湖市這幾年的城市建設與水也聯系在一起。比如說活水靚城工程,將市區內環城河清淤、活水、打通阻礙游船前進的橋洞,最終讓水在城中流、舟在河上行、人在畫中游,好看好玩、宜居宜游。
2.古文化資源。有“和縣猿人”和“銀山智人”遺址為標志的古猿人文化以及被譽為史前文化前奏曲的凌家灘古文化;以古昭關、霸王祠、范增墓、西漢古墓群、周瑜墓等眾多文化古跡為典型的秦漢文化;以劉禹錫“陋室”、米芾“寶晉齋”而著稱的名居文化;以馮玉祥、張治中和李克農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漁家文化、水鄉風情、農家情調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等,如此集中豐富的人文資源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3.溫泉資源。巢湖市具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據初步探測,目前共有有開發價值的溫泉十多處,除了知名的半湯、湯池、香泉等溫泉外,還有笑泉、杏花泉、雙泉、笑人泉等分布在全市各個地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其他溫泉多采用抽水式,我市的溫泉全部是自溢式,且日出水量大,真正全天然,堪稱華東一絕。位于郯廬地質斷裂帶上的湯池、半湯、香泉、昭關四大溫泉,水質優良,儲量豐富、祛病養生、歷史久遠。
三、“休閑巢湖”的內涵和建設“休閑巢湖”面臨的問題
(一)“休閑巢湖”的內涵
休閑度假旅游,就是旅游者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進行度假旅游活動,以達到放松、體驗、娛樂、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為和過程。巢湖市依托“山水、溫泉、古文化”資源形成的以休閑為文化內涵的城市旅游發展戰略,同時又是巢湖旅游發展的一種定位,更是對巢湖市的旅游發展所作的全局性、長遠性和綱領性的謀劃。巢湖要做大做強旅游行業,離不開“中國溫泉之鄉”這個品牌,以“一湖四泉”為重點,打響巢湖牌、做活水文章,形成巢湖的旅游發展戰略———即休閑巢湖。
(二)現狀分析
當前巢湖市旅游業的發展,縱向比較,進步相當明顯,但若橫向比較,其差距還是不容樂觀的。2010年巢湖市旅游總收入只占全市GDP的5.2%(《巢湖市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低于支柱產業(占GDP比重6%)的標準,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GDP比重達到8.31%)。而同旅游業相對發達的先進地區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太湖之濱的蘇州,旅游總收入占GDP比重10.97%;西湖之畔的杭州,旅游總收入占GDP比重14.79%;隔江相望的南京,旅游總收入占GDP比重18.92%[9]。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巢湖的旅游經濟總量還屬偏低。
(三)存在的問題
巢湖的旅游經濟總量和巢湖豐富的資源不相匹配,分析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知名度不高。巢湖的游客基本以本地人居多,是知名度不高的體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巢湖市對旅游宣傳投入不足有關聯。巢湖市轄的四縣一區,每個縣區都有值得一提的景區、景點。在巢湖市委市政府提倡做大旅游的號召下,各個縣區直至鄉鎮都在想方設法做旅游:對原有景區進行修繕、沒有景區的花巨資進行新建。結果修繕一新的景區因為人氣不旺日漸衰敗,新建的景區因為資金供應不上工程進度緩慢。
2.景區管理散漫。巢湖各大景區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景區工作人員工作狀態不太積極,服務態度不好,環境衛生狀況不理想,景區內經常能看到垃圾滿地,刻字亂涂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沒有一個景區配備專門的講解員。這樣的狀況對一個力求將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培育的城市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3.旅游產品單一。巢湖現重點推出環巢湖旅游和溫泉旅游。因為沒有一流的產品群,環湖豐富的旅游資源本身所具有的效能和潛力遠未得到充分發揮。從旅游產品的結構上看,目前,環湖旅游的形態普遍還都停留在觀光游覽階段,缺乏使游客長時間流連消費的措施和設施,這使得環湖旅游消費方式比較單調,這種單一的、低層次的產品結構,單調的消費方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旅游收入主要依賴于門票的銷售,一些景點景區的門票價格偏高,使那些中低端游客普遍認為這些旅游產品不能達到物有所值,導致他們望而卻步。溫泉旅游目前來說發展得還不錯,但也缺乏特色,同業間的惡性競爭嚴重。
4.旅游產業化水平低。巢湖以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產業的一體化網絡尚未形成,在旅游產業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是旅游商品,品種豐富的旅游商品沒有很好地開發出來,甚至沒有即開即食的旅游商品。巢湖特色的小吃有的流傳幾百年,但大多是傳統手工作坊,因制作工藝不現代、包裝不精美而逐漸退出市場。
5.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作為一個旅游城市而言,相應基礎配套設施應該健全,比如通往各個景點的交通通暢、城市的綠色景觀帶、步行街等。這些就巢湖目前而言做得并不好:巢湖市區內的道路分岔口較多,路牌指示不清楚,很多外地自駕游客來游玩,常常迷失方向;經濟不景氣,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賣地收入,市區內蓋起高高的樓房,綠色地帶覆蓋率不高;在巢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步行街,有的僅僅只是人民路商業街步行街,位于人民路商業街內一狹窄的小巷,外側就是人民路,至今車來車往。
四、建設“休閑巢湖”的戰略舉措
(一)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巢湖旅游人氣
經濟學在闡釋消費心理時常提到從眾心理。大家選擇旅游景點時也認為人去得多的景點必有其可看之處,景點隨著游客越來越多,管理越來越規范,景點內的商品小鋪應運而生,最終帶動整個旅游產業鏈的形成。因此,提高人氣是做好巢湖旅游的第一步。首先,媒體攻關。拍攝風景如畫的巢湖景區圖象,突出“中國溫泉之鄉”這個品牌,在巢湖各大媒體、周邊城市電視媒體黃金時段滾動播出;其次,活動先行。開展有關旅游方面的系列活動,例如旅游商品評優活動,旅游景區消費券的派送活動,舉辦有影響的旅游節等;再者,學習旅游城市的好經驗。比如,在北京,每人每年可以花一百元錢買張年票,在這一年內你隨時免費去市內指定的若干家公園晨練、游玩等,不僅豐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提高了旅游景區的人氣。截至2009年,巢湖年總人口458萬(《巢湖市統計年鑒(2010年)》),如果實行這一舉措,僅年票收入就有4.58億元,又能以較高的人氣帶動整個旅游業市場的良性循環。
(二)嚴肅景區管理
定期召集景區工作人員開會,讓他們時刻明確自己身上的重任,他們是巢湖旅游形象的窗口,他們工作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游客的心情。加強景區衛生管理,設置外觀漂亮的垃圾箱,派專人緊盯刻字亂畫現象,一旦發現處以重罰。選擇重點景區配備專業講解員。在全市范圍內挑選年輕、漂亮、普通話好的人擔任講解員,此外,有沒有文化內涵亦是挑選的重要標準。
(三)引進有創意的旅游產品
結合景區具體實際,因地制宜地引進一些別具特色的、體現巢湖風情、風貌的旅游產品,給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巢湖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水文化,八百里巢湖、溫泉都是寶貴的水資源,隨之帶來的是有關“陷巢州”、“焦湖圣母”、“孔雀東南飛”等美麗的傳說故事,自古以來很多的文人墨客在游歷巢湖后留下許多不朽詩篇。要發揮旅游產業的社會功能,需要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豐富顧客旅游深度體驗,提升顧客感知價值,從而激勵游客重游和重購,促進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10]。
(四)推出有巢湖特色的旅游商品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盡快成立有關機構專門負責研制、開發、包裝一批游客們“買得起、看得上、帶得走、送得出”的有巢湖特色的旅游商品。
(五)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現代科技的進步,改善了人們旅游出行條件和接待設施水平,進一步刺激著旅游需求的變化,也誘致著新資源要素投入到旅游產業系統中來[6]。例如:“要想富,先修路”,通暢便捷的交通對旅游非常重要。巢湖自2010年開展“路橋大會戰”,此役后巢湖市區通往各旅游景點的道路將更加順暢。我們要確保高質高量地完成城市交通改造,在市區通往景區主要干道上要明示路牌、路標,道路兩側綠化要到位;2011年,巢湖市將申報中國園林城市,在考慮綠化覆蓋率時應向景區傾斜;禁止人民路通車,讓車流從東風路、健康路分流,讓巢湖市繁華市中心商業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步行街,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購物。
休閑度假旅游業作為我國新興發展起來的產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無論是在提高旅游景區的吸引力、挖掘特色旅游商品、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延長旅游產業鏈,還是在擴大旅游收入、增強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等方面,都需要做進一步深入研究,只有制定出適合不同區域發展的休閑度假旅游戰略,才能真正提升區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