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農村經濟統計是農村經營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可以為國家制定農村經濟政策提供重要依據。但是,當前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基層工作實踐,分析目前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經濟統計;問題;對策
農村經濟統計是農村社會經濟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通過收集、整理、分析農村經濟發展的有關數據,運用相關的統計方法和指標體系,描述或推斷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而準確預測農村經濟的發展趨勢。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在保證統計信息質量的前提下,通過農業統計工作還原農村經濟的真實面貌。因此,認真做好這項工作,對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障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順利進行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1鄉村經濟統計力量不足,統計指標體系落后
我國農村基數大,分布相對分散,導致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任務重,開展難度大。當前鄉鎮統計員年齡偏大、知識老化、能力下降,目前在職的統計人員大部分在50~57歲之間,有的快到退休年齡,工作積極性不強,與當前統計工作信息化、電算化等要求不相適應。鄉鎮統計員基層工作時間長、經驗豐富,為了工作的需要,上級領導往往會安排很多其他急需處理的工作,比如鄉村扶貧工作、干部換屆、上訪問題等,導致統計工作安排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多樣化導致統計項目增加,而當前的統計方式和統計指標體系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
1.2農村統計調查工作經費不足
農村實行轉移支付以后,鄉鎮一級政府的辦公經費是靠上級財政撥付,實際工作往往預算不足,出現超支現象,由于經費得不到保障,實際統計培訓也只能打折扣,縮短培訓天數和內容,不利于統計工作開展。因此,各級政府應提高對統計工作的經費預算,調動統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以順利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統計工作任務。
1.3行政管理工作的干擾
農村各項指標的統計和行政干部的晉升有很大關系,雖然統計業務以上級部門為主,但是在行政管理卻以當地政府領導為主,當地政府掌握著統計部門的人事和任免權,所以《統計法》賦予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的權力受到約束,無法擺脫“統計圍繞計劃轉”的通病,難以保證統計數據的質量。
2加強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管理的對策
2.1加大資金投入,提升統計人員業務能力
制度是保障,培訓是關鍵。就目前農村經濟統計的工作來說,要提高其統計工作的效率并確保數據質量,需要從提升自身業務能力著手。首先,加大統計工作資金投入,從財政預算中撥出專項資金用于人員培訓、設備更新。其次,要認真組織農村統計人員的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統計專業技術能力,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統計工作隊伍。
2.2完善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章程,改革統計方法
農村經濟統計的項目多樣、內容龐雜,農村經濟統計部門應該嚴格依照《統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善并落實農村經濟統計制度和規范工作流程,選擇合適的調查方法,不斷更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并對其具體的含義和統計方法進行明確規定。此外,要完善鄉村經濟統計的調查制度,在調查工作中要考慮調查對象特點,選擇最佳的調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證統計結果的質量。
2.3加強統計工作的執法檢查
堅持依法統計、依法治統,這是統計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根本方法。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同時要宣傳法律法規,指導幫助提供統計報表單位做好統計。對于存在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行為的單位進行現場指導并責令改正;對于存在較重統計違法行為的單位進行行政處罰,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有效遏制統計上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
3結束語
農村經濟統計的發展源于農村的發展,我國當前的農村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復雜的變化,從單一的種植業、養殖業發展成為了多行業、多元素并存的綜合性行業,這加劇了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因此,要充分重視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讓農村經濟實現更好的發展。
作者:谷曉陽 雷美玲 單位:大同市新榮區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