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困境與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的市場經濟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仍然面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困境,本文通過分析,并提出制定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路徑,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進行稅賦體制改革,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三個方面進行著手解決,促進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困境;路徑
一、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是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所決定的,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特性,決定著我們的宗旨都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著外部環境惡化,內部增長乏力的困境,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提高居民的經濟收入,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困境
1.區域之間的發展協調性問題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的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性問題依然存在,東部發展較為成熟,中部和西部還存在著大量的欠發達區域,區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性嚴重制約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區域的發展緩慢對于各項經濟制度的制定和平衡造成了較大的困難,高新技術產業得不到應有的制度的支撐而發展緩慢,嚴重制約了我國的整體的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2.稅賦體制不健全我國稅賦體制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已經落后于市場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和完善。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是存在差異性的,因此國家在社會現實層面是需要稅賦有差異化的,當前稅收制度的差異化的現狀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大格局的形成,當前的稅制差異是由我國南北、東西的市場經濟發展程度不協調的現實原因造成的,制約了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制度的發展,因此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實現目標達成,必須克服體制機制障礙。當前對于稅賦體制的改革已經成為各項改革的重中之重。
3.市場資源配置有待完善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社會資源極其缺乏,我國積極推進公有制的發展,實行計劃經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國有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一直十分穩固,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曾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國有經濟在關鍵領域的絕對地位也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資源的配置方式中,還嚴重的依賴于行政計劃的分配模式,在全球化越來越深入發展的今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行政干預越來越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不相協調,如何平衡好市場分配和行政干預的關系,是政府和市場主體認真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路徑
1.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主體間的充分流動;與此相適應,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為社會化大生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區域之間發展的差異性較大,存在發展不同程度的市場區域,如何實現市場的充分發展,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更加同一和協調的實施環境,會更加有利于實現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引領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區域的協調發展要求各市場區域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以及人才優勢,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把市場效益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
2.全面進行稅賦體制改革稅賦改革關系到各方利益,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激烈的社會矛盾,影響到社會發展的積極性,中央和地方,國家和企業以及個人,不同的社會個體都在稅賦關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稅負體制的改革是各項改革的關鍵內容,只有梳理清楚稅賦關系,增強社會經濟個體的適應能力,構建統一有序的稅賦制度,完善各項稅賦法規,保證稅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才能更好的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稅收對于社會的資源的平衡能夠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協調器,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3.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和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都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要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敏、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需要掃除阻礙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包括地方保護主義、行政官僚主義在內的阻礙市場發展的因素。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對我國國有制企業進行深入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逐漸放寬民營企業對某些行業的準入限制,以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活力和創新意識,擺脫行政干預對資源的壟斷,更好的促進各種經濟主體功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李紅亮,徐漢濱.傳統試錯漸進型向系統設計型的經濟體制改革形態嬗變——基于改革動力的持續性考量[J].經濟問題,2019(1):6-11.
[2]李葉妍,汪海.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改革實踐——十八大以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綜述[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8(35):98-101.
[3]汪鶴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寧波的成功實踐——簡論寧波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成就、經驗啟示和歷史貢獻[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8(12):17-21.
[4]曹敏,吳欣靜.總結經驗再出發改革永遠在路上——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討會暨第十六屆中國改革論壇在京召開[J].中國經貿導刊,2018(34):33-35.
作者:黃瑞超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