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經濟市場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同體育蘊含著巨大經濟功能與價值。在發達國家,體育經濟的發展已經走向產業化,成為向社會提供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如,在美國,體育產業總值超過千億美元;在其他歐美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的產值也達到百億美元。在我國,隨著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發展,體育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盡管我國體育產業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據的比例有所增加,體育經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我國體育管理體制的不同,市場化程度并不高。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體育經濟必然走向市場主導。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現代體育經濟發展趨勢和具體狀況,探討現代體育經濟的市場主導模式。
1現代體育經濟發展趨勢
隨著市場經濟大環境的發展,現代體育經濟無論是直接經濟效益(因從事體育活動而直接所得的經濟收益)還是間接經濟效益(由于體育活動及其相應的社會影響力,表現為其他部門和行業所得的經濟效益)都越來越趨于市場主導型。體育的直接經濟效益(如體育比賽門票收入、體育場地使用費收入、體育廣告費收入、體育訓練用品收入、體育紀念品收入及其他體育衍生品收入等等)和體育的間接經濟效益(如體育的廣告效益、旅游業收入等)在現代體育經濟活動中都受市場需要的制約,因而,現代體育經濟活動發展的總趨勢是以市場為導向。
在現代體育經濟活動中,對于體育市場的微觀組織如企業和俱樂部等,基本都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的體育運動項目的運動隊已經通過產權改造,逐步建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組織,并確立了相關規則,逐漸實現政企分開,把體育組織的發展交給市場。在體育法律法規制度方面,體育市場管理的相關法規得到了進一步健全。目前,我國體育市場管理方面出臺了一些體育市場管理的法規和體育市場管理條例,進一步明確了管理部門及職能、管理范圍、管理權限、界定進入市場的專業技術條件、資格及審批程序。各類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確立,權利和義務也明確了。規范了體育市場的主體、維護市場秩序,加強了對體育市場的管理、監督和調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單項體育市場的管理規定,比如制定了一些特殊項目的經營活動管理規定,體育中介市場的管理規定。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的擴大,必然對體育用品的消費增加,體育用品成為消費鏈中的重要環節,群眾體育消費的體育用品市場也得到了開發。隨著體育的普及與發展,向廣大群眾提供體育技術、健身方法、體育知識培訓、咨詢服務的機構受到廣泛歡迎。目前各種經營性的體育培訓班,如游泳、體育舞蹈、健美操、武術、球類等蓬勃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錢買健康”的觀念已經被億萬群眾所接受,因此,體育培訓、咨詢將會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2現代體育經濟的市場主導模式
(1)適度的競爭格局。市場主導型體育經濟是指體育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市場主體自身對商業利潤的追求,以及不同市場主體間相互競爭產生的壓力和推動力。在以市場為主導的體育經濟活動中,適度的競爭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體育經濟活動主要強調經濟發展,盡可能提高體育經濟的發展水平,而經濟制度的這項任務主要靠市場競爭來承擔。如體育產品的發展主要靠體育品牌經營。體育用品品牌經營,就是將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的服飾、飲料等實行品牌經營。中國的李寧、雙星等體育用品的名牌,在市場競爭中,國內市場難以把守,在進攻國際市場時往往實力遠遠不夠,敵不過耐克、阿迪、彪馬等國外品牌的強大攻勢。面對競爭激烈的體育用品市場,各商家主動進行企業的產品、產業結構調整,在體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大力發展自己的品牌,通過主動調整,守住國內市場的同時,闖出去占領國際市場,去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
(2)規范的市場秩序。雖然有些經濟主體對競爭不感興趣,而總是力求通過壟斷來削弱和排除競爭,但是,在現代體育經濟活動中,公平合理、規范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是維護市場的先決條件。實踐表明,國民經濟中的競爭原則不會在體育市場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貫徹,它必須通過一種國家規定來加以保護。當然,僅僅通過一些直接的調整還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競爭秩序,必須是市場調節與直接調整有效的配合。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誰封閉市場,誰就將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體育經濟在國民經濟其它產業的支持下成熟和壯大起來,并能夠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經濟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各企業、產業、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愈益緊密的基礎上,規范的市場經濟得以建立,并逐漸形成世界市場體系的市場經濟。世界市場體系是具有宏觀指導的市場經濟,是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3)有效的市場配置與拉動。亞當·斯密把市場稱為“看不見的手”,這只看不見的手以價格為杠桿最有效地配置社會資源。隨著體育產品市場的日漸發展與繁榮,體育產品的品種繁多,市場規模也日益擴大,包括購買體育用品之類的家庭體育開支占日常生活開支的份額也在逐漸增加,包括體育衍生品市場在內的體育市場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體育衍生品如紀念章、紀念幣、紀念郵票以及帶有某種體育標志的商品等為體育賽事制作發行的紀念品和為迎合體育愛好者及體育迷心理所設計制作的日常用品。世界各國體育組織獲取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逢體育大賽特別是在本國舉辦的體育賽事出售紀念章、紀念幣、紀念郵票以及帶有某種體育標志的商品生產的許可證。國內的體育賽事,特別是在國內開展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能為舉辦者或舉辦國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這種繁榮景象來源于有效的市場配置對現代體育經濟的拉動。從體育產業的運作情況來看,舉辦大型的體育比賽特別是國際體育賽事,成為了發展本國、本地區經濟的良好時機,體育就意味著經濟和財富。
(4)成熟的市場經濟觀念。市場經濟觀念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原始社會是不可能產生市場經濟觀念的;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條件下生活的人不會把極度有限的財富視為“井中之水”。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封建社會,雖然有可能萌生市場經濟觀念,但很難形成系統的市場經濟觀念;在民眾含辛茹苦還不能養活自己時,根本沒法談“起點的公平”。當民眾的主流意識普遍視財富為“杯中之水”、視競爭為賭博、把事業的平等視為“終點的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時,是不可能有發達的生產力出現的。這就是發展中地區和國家所面臨的歷史悖論:經濟發展強烈呼喚市場經濟觀念,而最缺少的卻是萌生市場經濟觀念的土壤。然而,意識的獨立性和能動性有時會以革命的形式推動觀念的更新,觀念的更新有可能促進經濟飛躍發展,經濟的發展又有力地沖擊著自然經濟觀念,打破傳統的精神世界的平衡。市場經濟就是一種由市場自動配置資源的經濟制度。在完全競爭的前提下,能夠實現社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給予每個經濟主體以經濟選擇的自由。在過去的中國計劃經濟條件下,中國的體育經濟和其他實體經濟非實體經濟一樣,在人們的意識中根本不存在市場經濟的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情況就不同了,體育市場隨著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完善,就體育行業發展的具體問題來講,它是一個多元的函數,沒有人或上級部門再給你規定什么鐵一般的計劃,自然就不需要依照那些不切實際的計劃來行事。但體育經濟的發展不是也不能想當然,摸黑瞎碰,而必須客觀、全面、深入、準確地分析影響決策執行效果的所有變量,這就是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處處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問題“,依靠市場來制定計劃”,要求人們要有優勝劣汰的競爭觀念,把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所有制經濟都看作是在市場上進行平等競爭的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只有這樣,現代體育經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立于不敗之地。
3結語
隨著現代體育經濟的發展,全世界除極個別國家之外,都紛紛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全世界已經出現了市場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和總趨勢。雖然各國的政治制度、社會意識形態等方面不同,市場經濟體制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美國、德國、日本的市場經濟體制就極不相同,但是各國之間在市場經濟體制模式上的差異是在總體的共性之下的差異,這就是市場主導模式,這個共同的基本特征表現為適度的市場競爭、規范的市場秩序、有效的市場配置與拉動、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