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流經濟與物流人才關系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北京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0年初,北京市商務委正式對外公布了《北京市物流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市社會物流總額到2011年要突破7萬億元的目標;其中,物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要達到12%左右,物流業產值到2011年突破600億元,使其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
為探求北京地區物流業經濟發展與人才需求的關系,特別是對高職、高專人才需求的關系,進一步完善物流人才培養結構體系,筆者對50家物流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
一、教學內容相對滯后于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需求的多樣化、經濟的市場化、市場的一體化、競爭的國際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發展階段。產業的科技化、信息的產業化、系統設備的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化賦予了現代物流實踐活動更多的內涵,并集中體現在物流現代化服務上,使物流產業形成了一個新的技術規范標準化、資源配置合理化、加工作業效率化的物流系統。相比之下,相對傳統且正在發展中的物流教育教學訓練體系,還遠遠不能跟上時代步伐。雖然部分高等院校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在課程設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國內外物流業的發展特別是發達國家物流業的發展狀況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
二、物流人才培養結構布局不夠合理
從調查物流業發展對人才要求看,物流業內倉儲、運輸配送、國際貨貸等各細分職業管理崗位需要不同的知識技能,企業不僅需要綜合素質強的高級物流管理型人才,而且更需要一大批基層物流管理人才和大量的操作型、技能型物流人才。
從目前我國物流專業在高職、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各教育層次在校生布局看,物流業內各細分專業布局相對于現實人才需求對應性不強,結構仍不夠合理,沒有形成合理的物流人才培養體系。
三、工作性質不同,知識技能不同,市場需求不同
從地區經濟發展看,北京及環渤海地區物流管理按工作性質可大體分為倉儲作業管理、運輸作業管理、配送作業管理、國際貨貸管理等幾類。著眼于基層管理工作,它們各自需要的主要知識與技能包括:
倉儲作業管理:根據商品數量、品質,準備卸貨的場地、設備和人員,選擇堆碼方式并對商品進行保管;熟練填制、識讀入庫、出庫的賬、卡和各種單證,使用管理軟件對出、入庫商品進行數據管理。
這類崗位占從業崗位的35%。
配送作業管理:根據配送計劃指派車輛與裝卸、運送人員、下達運送作業指令和車輛配載方案、安排具體的裝車與送貨任務,確定貨物的裝卸方法,能夠完成貨物送達和有關單證交接手續。這類崗位占從業崗位的30%。
國際貨貸管理:要求熟悉國際、國內有關集裝箱運輸的法規、制度、指南和要求,熟悉集裝箱箱型代碼標準和裝載能力。有相關的國際貿易、國際結算知識,具備完成客戶委托的貨物采購、托運業務能力
。這類崗位占從業崗位的6%。
運輸作業管理:清楚運輸系統組成;能夠選擇經濟、合理的運輸方式,能夠預測運輸成本、制定運輸計劃、辦理托運與承運業務,能夠獨立對貨物進行監裝發貨登記及辦理費用結算業務。這類崗位占從業崗位的15%。
其它作業管理崗位占從業崗位的4%。
四、層次不同,職責不同,需求不同
物流人才按工作崗位層次不同劃分為高級物流管理人才、中級物流管理人才、初級物流管理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員三類。高級物流人才:從事企業發展方向研究、企業管理體制研究、企業管理軟件開發等方面的高級管理和研究人才,是集知識、經驗、智慧于一身的優秀人才,高層物流人才的特點是通曉物流活動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維,熟知至少一個行業或一種模式的物流理論與應用,能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其發展特點和趨勢,具體負責企業整體戰略目標規劃與實施。調查表明,這類人才需求量占總需求總量的5%。中級物流人才:主要負責企業具體事宜的計劃與執行,要懂得進出口貿易業務操作,掌握商品配送和資金周轉、成本核算等相關知識。其特點是精通現代物流商務活動,同時具備足夠的物流技術知識,善于提出滿足物流活動需求的方案。這類人才需求量占總需求總數的34%。初級物流管理人才和一般操作人員:初級物流管理人才屬于執行層,偏重于初級管理和操作技能。需要在物流企業中從事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會使用電腦,能進行出入庫商品的單證處理等初級管理工作;是在儲存、運輸、配送、貨運、報關等物流管理活動中從事具體工作的中初級實用型人才。從調查數據來看,這類崗位占從業崗位的61%。按崗位層級不同繪得物流層級人才結構如圖-2。
五、社會物流總額與高職高專物流從業人員需求正相關且同呈上升趨勢
伴隨北京地區物流服務產業觀念不斷更新、技術不斷進步、設備不斷完善,引發了對多種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調查表明社會物流總額與高職高專物流從業人員需求正相關且同呈上升趨勢。見表1和圖3。
六、調整物流人才培養建議
(一)合理布局物流人才培養結構
建立和完善我國物流人才培養的學歷和專業結構體系,根據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企業用人的實際需要,在注意高職與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差異性的同時,加大力度培養初、中級物流人才;對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應注重少而精,在研究生教育中提倡校企聯合培養和學科交叉,以增強學生知識面寬度和知識應用能力;提高物流人才培養層次結構的合理性。
(二)科學設置物流專業教學內容
在具體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允許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場對職業類型需要,因時因地開辦和設置物流相關專業。針對倉儲作業管理、運輸作業管理、配送作業管理、國際貨貸管理等物流崗位的相關工作任務,開發學習領域和設計訓練項目,補充學習內容和完善課程設計。
(三)培養校企對接物流人才
物流業操作性強,教學活動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根據物流企業職業類型需要建立校內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擬實驗室,確定對口企業物流作業管理實習崗位,強化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滿足企業復合型物流人才的需要。
綜上所述,伴隨北京地區物流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人才需求數量大、范圍廣,物流經濟發展與人才需求兩者緊密相關且同呈上升趨勢。物流人才需求在層次結構上差異較大,物流人才在不同職業領域有不同的知識與技能要求和不同的需求數量。物流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不斷探尋與完善我國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與內涵,在以社會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前提下、逐步調整物流人才培養結構體系,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物流人才是當務之急。我們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應重視人才的培養,優秀現代化管理人才、科學研究人才、技術操作人才的不斷涌出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