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鐵路貨車運用效率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鐵路貨車運用效率水平直接影響運力資源調配及貨運收入的實現,為穩步提升貨車運用效率,在概述交通運輸領域綜合評價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闡述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思想與理論,基于單位運用車保有量的貨運機車走行公里、貨物發送量、貨物周轉量和貨車旅行速度4項評價指標,利用綜合利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2008—2014年國鐵貨車運用效率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結果顯示,貨物發送量和貨物周轉量是影響貨車運用效率水平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鐵路貨車;運用效率;綜合評價
1概述
由于鐵路貨車規模較大且全路通用,在運輸條件、生產任務既定的條件下,減少貨車占用和相關費用是鐵路運輸企業增收節支、挖潛提質所不容忽視的問題。貨車作為鐵路運輸企業開展貨運業務的重要移動裝備,其采購計劃、運用效率的高低將對整體運力資源配置及貨運收入產生直接影響,并且也成為鐵路運輸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科學合理地對鐵路貨車運用效率進行綜合評價可以為關鍵影響因素的監測把控、作業環節的優化提升、不同層級管理決策的動態調整等提供一定的支撐與參考。
模糊綜合評價法(FuzzySyntheticEvaluation,FSE)是一種處理各種難以使用精確數學方法來描述模糊復雜系統問題的量化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以模糊數學為基礎,應用模糊關系合成理論,將邊界關系不清、不易精確定量的因素進行定量化,從多維因素對被評價對象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1]。該方法因數學模型較為簡單明晰、易于操作,尤其針對涉及多因素、多層次的復雜模糊事物或現象的評判效果較好,成為目前其他數學分支難以替代的綜合決策方法,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外大量針對交通運輸領域綜合評價的研究表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優勢明顯。Tsaur等[2]為考察3家航空公司的客運服務水平,從可觸性、可靠性、響應性、保障性和認同性5個方面構建客運服務質量綜合評價模型,并利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測算。張伶婉等[3]從運輸參與人、承運貨物、設備及材料、外部環境、作業操作和內部管理等方面,構建鐵路危險貨物運輸預警系統的多層次指標體系,利用基于熵權的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河口南站10次承運藍星化工有限公司危險貨物的安全性進行評估。湯銀英等[4]結合鐵路“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的訂貨、交貨和收貨過程以及發貨方、收貨方2個行為主體,構建涉及時間性、訂單受理、信息服務、收費服務、貨物接取、其他物流服務、貨物送達、投訴理賠和貨物完好狀態等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鐵路某貨運營業點“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滿意度進行測評,發現該方法可為把控關鍵影響因素提供依據。為克服傳統鐵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的局限性,吳小萍等[5]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價的集成技術,構建社會效益、運輸能力、建設投資、運營成果、線路條件等多目標決策評價模型,并以4條客運通道的項目建設方案進行比選為例,為鐵路投資組合決策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萬濤[6]為科學客觀地考察北京鐵路局45個貨運站對發展物流中心的適應性、實現物流中心的選址,構建包括車站作業、交通區位、地區支撐和環境支撐4大類多層評價指標體系,得出以沙河、順義、黃村和雙橋為核心的物流中心選址方案,并與北京鐵路局物流發展規劃基本吻合,體現出該方法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李鳳姿等[7]在以收入貢獻和成本占用反映當前價值、以忠誠度、誠信度和滿意度反映潛在價值的基礎上,構建鐵路客戶價值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某鐵路局客戶進行評估,將客戶群體劃分為低現值高潛在、低現值低保留、高現值高潛在和高現值低保留4種類型,對差異化、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孫康等[8]以宏觀社會效益、中觀區域和產業社會效益、微觀鐵路和消費者社會效益3個層面,構建鐵路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昌九城際鐵路整體社會效益進行評價,同時針對關鍵影響因素提出改進建議。郭鵬等[9]針對按貨車周轉時間衡量貨車運用效率存在的貨車占用成本增加等問題,提出按貨車日產量、貨車噸日產量的統計方法,并對既有統計報表進行改進。《鐵路貨車統計規則》(鐵總計統[2017]195號)[10]提供了旅行速度、全周轉距離、運用車車輛日、運用車日產量、空車走行率等以反映貨車運用效率狀況,但單項相對獨立的統計指標往往無法充分考慮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和動態性。因此,采用相關復合性指標及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鐵路貨車運用效率進行綜合評價,對于完善貨車運用方案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2模糊綜合評價法理論
2.1基本原理模糊綜合評價法
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實現的目標,確定影響被評價對象或實現目標的因素集(評價指標集)及其評審等級所構成的評判集(評語集)。通過分別求出各單一影響因素對不同評審等級的隸屬程度,進而構造模糊綜合評價矩陣。根據各影響因素在評價對象或實現目標中的權重分配,利用模糊數學運算方法進行測算并歸一化,最終得出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2.2基本步驟
(1)確定影響因素及評價等級。根據復雜模糊問題的性質和需要實現的目標,首先確定被評價對象或實現目標的諸多影響因素,形成評價指標集U={u1,u2,…,um}。通常借助遞階層次分析結構以明晰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隸屬關系,為構建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奠定基礎。其次設定各層次評價指標的評價等級,形成評語集V={v1,v2,…,vn}。它是評判人針對各影響因素所處狀態的一種語言描述,通常設定為2~5個等級。
(2)影響因素賦權并構造模糊評價矩陣。由于在評價指標集中,各影響因素對被評價對象或實現目標發揮不同的作用,即在模糊綜合評價中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因而引入評價指標集的權重分配集(權重向量)A={a1,a2,…,am}(ai≥0,i=1nai=1)并進行歸一化。通常利用層次分析法、專家調查法反映評判人對各影響因素的主觀賦權。構建評語集V后,從單影響因素ui(i=1,2,…,m)對評價等級vj(j=1,2,…,n)的隸屬度(概率分布)ri={ri1,ri2,…,rin}
作者:郭曉黎1;王子健2;高小珣1;薄穎1 單位:1.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中國鐵路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