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民營企業就是沒有國有資本的企業,即除了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以外的所有非公有制企業的總稱。在我國,民營企業主要是指私營企業,之所以將私營企業稱作民營企業,是因為傳統共產主義反對私有制,于是便將私營企業命名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1金融危機對我國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的影響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正式爆發。由于我國金融體系封閉等因素,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虛擬經濟影響較小,但是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卻在不斷加深,民營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民營企業的沖擊尤為嚴重。具體而言,金融危機對我國民營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1企業利潤空間縮小
金融危機導致美元匯率大幅波動,人民幣不斷升值,這對我國外向型特征明顯的民營企業的利潤空間進行了極大的壓縮。比如,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在金融危機之前每年能夠實現出口創匯大約五千多萬美元。但是金融危機之后,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給該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2008年,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出口創匯4906萬美元,按照7.6的匯差計算,該企業2008年的收入相對2007年減少了超過三千萬元人民幣。目前,人民幣升值依然存在較大的壓力,隨著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或是升值壓力進一步增加,我國的外向型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形勢將會變得更加嚴峻。
1.2出口規模受到重創
由上表可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中小企業司提供的資料可見,2010年前五個月,我國的所有民營企業進出口情況都極為不樂觀。金融危機發生后,外需急劇下降,許多外商采取減少訂貨、減少庫存的策略來維持自身的經營,這就直接導致我國民營企業生產訂單銳減、訂單周期縮短。以廣東省為例,2009年8月到2010年5月,廣東省民營企業的訂單減少大約30%以上,接單周期普遍縮減為3個月左右。由此可見,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極大的縮減了我國民營企業的進出口貿易規模。
1.3融資愈加困難
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日益惡化,銀行等放貸主體的風險意識也極大的增強,這就導致我國眾多的民營企業資金鏈斷裂,連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都顯得十分困難。據調查,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民營企業的實際融資總額急劇下降,民營企業存在的資金缺口正在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擴大。
1.4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金融危機之下,西方各國為了保護本國市場,限制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出口,紛紛設置貿易壁壘,于是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貿易壁壘對我國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影響有三點:第一,貿易壁壘極大的縮減了我國民營企業的出口市場范圍。西方發達國家憑借自身在技術和環保方面的優勢對發展中國家制訂了一系列過于嚴格的環境標準和技術壁壘,導致我國民營企業的一些產品因為沒有達到相應的技術標準或是環境標準而不能出口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這就直接縮小了我國產品出口市場范圍。第二,貿易壁壘降低了我國民營企業的產品出口增長速度。西方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從而提高產品的環境標準,提高了我國民營企業出口產品的準入門坎,從而降低了我國民營企業的出口增長速度。第三,貿易壁壘增加了我國民營企業的出口成本。為了達到西方發達國家設置的貿易壁壘,我國的眾多民營企業必須按照它要求的技術、環境標準去生產包裝產品,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產品開發成本、包裝成本、認證檢驗成本等,進一步的降低了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2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成果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給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但仍有部分民營企業化危為機,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逆勢飛揚、快速發展。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現狀及特點:
2.1利用自身優勢,靈活應對金融危機
前文提到,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民營企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是我國一些地方的民營企業在金融危機下,憑借經營管理機制靈活、投資決策果斷、市場反應敏感等優勢得到迅速的發展。從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機爆發,我國民營企業的大宗采購商減少,訂單量明顯減少。但是,一些民營企業改變了出口市場的格局,進一步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把不利變成了有利,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廣西省,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各約占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三分之一。到2009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占廣西外貿總值的56%,較2005年提高了21.2個百分點,成為廣西對外貿易名副其實的第一主體。
2.2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名單中民營企業數量上升
由商務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主辦的“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論壇”了2009年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石化以551億美元的進出口額登上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名單的榜首。進入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前十的企業包括中石化、中石油、達豐(上海)電腦有限公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中化集團、諾基亞、仁寶信息技術(昆山)有限公司、華為、鴻富錦精密工業(煙臺)有限公司。縱觀1996~2009年排行榜,我國進出口500強呈現以下變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數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而民營企業的數量上升。
2.3民營企業出口貿易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因此逐漸的和世界經濟發展接軌,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過去的一年里,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保增長、擴內需和調結構等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舉措,同時,廣大民營企業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斷創新發展思路,采取了調整結構、開拓國內市場等正確的應對措施,這促進了民營企業在金融危機中仍然能夠保持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民營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經濟已經發展成了我國國際貿易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民營企業也因此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不可忽視的力量。2010年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一年。2010年我國民營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收入、資產和盈利等指標快速反彈,并在就業、納稅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顯示出了民營經濟的活力與創造力,成為國民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
3促進民營企業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可能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狀況持續較長時間,我國外向型民營企業既要考慮如何渡過眼前的難關,更要從長計議,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和經營戰略。
3.1穩住新老客戶
金融危機條件下導致國家間、行業間、企業間經濟格局的重大調整。危機對于民營企業,既是挑戰,也有機遇。一是不要輕易丟掉老市場、老客戶。市場開拓很不容易,出口企業可以考慮與客戶共患難、同生存,千方百計穩住老客戶,鞏固長期合作關系。二是發展新客戶。民營企業可借國外競爭對手變弱之機,提高市場占有率,應積極參加境內外展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3.2開拓新興市場
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日益提高。近年來,我國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快速增長,但增長前景依然廣闊。相比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在開拓新興市場方面,更具國際比較優勢。
3.3加快結構調整
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既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治本之策,也是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內在要求。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企業也形成了外部倒逼機制,迫使民營企業加快轉變出口方式。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的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出口連續多年實現快速增長。但這種粗放型生產、加工、出口將漸漸難以立足于世界。從我國民營企業的長期發展看,更需要立足自身。在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的情況下,我國的中低檔產品受到的沖擊會小一些。民營企業大可利用質優價廉、交貨及時、批次多要求等集成優勢,開拓新出口市場,迅速調整產品品種。同時,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更新包裝設計、研發新產品,把企業發展的立足點轉移到依靠技術進步、自主研發上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3.4注重風險防范
一是降低企業管理成本。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員工素質等策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二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情況下,民營企業要提高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意識。三是加快建立企業自主的境外營銷網絡,有實力的出口企業可在境外設點拓展業務,減少中間環節,為企業迅速掌握市場動向、發展新客商搭建有效平臺。四是在金融危機形勢下,企業更要避免給人以口實,減少貿易摩擦發生的幾率。同時,面對貿易摩擦,民營企業應當團結協作、據理力爭。
3.5積極對外投資
在全球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的形勢下,國外資產價格大幅縮水,對我國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是較好的機遇。金融危機導致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關系的重大調整。在這種形勢下,我國的民營企業可以加快“走出去”步伐,購買擁有先進技術、知名品牌的境外企業,但也要注意風險的防范,特別是缺少國際投資經驗的我國民營企業應謹慎決策,謹慎對待金融衍生產品。
3.6優化國內政策環境
針對當前嚴峻的外部形勢,我國對外經貿政策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一是優化企業融資環境,加大貿易融資力度,在融資渠道、品種、金額上能實行多元化方案,進一步加快外匯付款回收流程,切實解決當前貿易融資難的問題。二是引導企業防范外部風險,增加出口信用險種,引導、鼓勵民營企業在出口中投保,更好地為出口企業保駕護航。三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對就業影響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四是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鼓勵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建立民營企業聯合技術開發平臺,引導民營企業加快實現產品結構調整,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