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財務分析創新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財務分析多以手工計算為主,信息化不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自上世紀末以來許多企業已配備了財務電算化的管理系統。某些客觀因素影響了電算化系統的普及和有效使用。例如在很多中小企業,財務軟件的開發運用滯后于財務管理,進而影響了財務分析的效率和質量。還有人們常常把會計電算化簡單的理解為財務處理的計算機化,計算機在企業經營分析、預測、輔助決策等方面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財務分析多以定量分析為主,很少關注定性分析。受財務報表自身存在的會計處理方法、信息的時效性及數據可靠性的影響,財務分析中的定量分析主要有兩方面的局限性:一是財務指標的構建缺乏內在的邏輯性。二是有一些財務分析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沒有滲透到企業經營活動中去,導致財務分析處于程序化的狀態,以數字談數字,把財務分析變成數字、表格的堆砌。
(三)財務分析對非財務性指標及表外因素關注較少?,F行的財務分析方法無論是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還是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都是以三大財務報表的表內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并且體現的大部分都是財務性指標,而非財務性指標則很少得到體現。
(四)財務分析報告可讀性差。常見的財務分析報告是厚厚的一摞,通篇的數據輔以圖表。這樣形式的財務分析報告并不一定適合管理者閱讀。企業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它處在較為開放的環境中,要與各個層面進行聯系,具有眾多信息使用者,政府、股東、債權人、企業員工以及其他與企業有相關利益聯系的群體都是企業財務信息的使用者?,F行財務報告模式單一,采用的是通用的標準格式,雖然對于企業來講較為經濟,但卻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對信息需求的區別;并且,現行財務報告依舊是以股東為主要報告對象,很少對其他利益相關者所關心的問題進行披露,無法滿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另外,大部分財務分析報告在文字描述方面通篇采用財務專業術語,比較晦澀難懂,使非財務人員很難解透數據所真正表達的含義,從而影響財務分析的效果。
二、創新企業財務分析的建議
(一)改進財務分析手段,加強電算化的運用。企業財務工作的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電算化不僅能夠大幅提高財務分析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也可以對企業各部門的財務進行更好的分類整理計算與分析,提高財務分析的整體質量,消除手工計算中存在的成本高,時效低以及無法處理偶然和特殊事件的弊端。
(二)引入定性指標,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引入定性指標,可以全面完善財務指標的系統性。由于定性指標主要是憑借分析者的智慧和經驗,因此分析者的判斷能力非常重要。一般進行定性分析時會從側面對企業進行整體評估。
(三)加強非財務性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在不斷完善現有財務指標體系的同時,企業的財務分析應加強非財務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增加企業績效評估水平,促進企業發展。建立非財務指標必須注意:指標必須定義明確且可予衡量、指標體系應同時兼顧公司經營過程和結果、指標體系還應做到短期利益與長期效益相結合,尤其應重視設計反映長期效益指標,以有效引導企業正確發展方向。根據上述要求,對非財務信息主要關注以下三類:一是企業經營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以及主要競爭對手、有關股東、主要管理者的信息;二是產業結構對企業的影響。企業通過對其發展目標和實現這些目標的經營戰略做出說明,以便于信息用戶對這些戰略是否與企業的經營環境相適應做出恰當判斷和評價。三是企業經營活動和資產的范圍與內容;基于以上三類非財務信息,非財務性指標的分析主要包括:一是經營活動指標。如退貨與積壓、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情況;二是人力資源指標。如員工數量、教育水平、平均工資等;三是企業關鍵競爭力指標。如新產品的研發及售后服務等;四是關鍵資源數量與質量指標。如關鍵資產的平均使用期等。在實際分析工作中,應突破傳統的3張會計報表的局限,增加表外重要事項的分析,同時對企業人力資源狀況、核心競爭力指標進行分析,另外還要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分析的實際需要,選擇一些重要的參考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找準自己在同行業、競爭對手中的準確位置。
(四)改進財務分析報告的表達方式,盡量做到通俗易懂。財務分析報告是整個財務分析工作的成果性體現,要求以簡單的或者概括性的文字描述為主,輔之以插入數據表格與圖表來展現,必要時對圖表中的重要異常情況進行概括性的提示說明。采用文字處理和圖表相結合的方式,同時盡量以非專業的語言去解釋財務專業數據,使各項指標易懂、生動、形象,幫助報告閱讀對象迅速了解分析報告中的重要財務數據。三、結束語一個企業編制財務報表并不是其財務工作的最終目的,財務分析作為會計核算的繼續和延伸,對于正確評價企業財務狀況,促進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財務分析已經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