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信息化對財務主管挑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會計電算化以其高效、自動、方便、準確、及時等優點正日益受到廣大財會人員的歡迎。因此,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地推行會計電算化,由于會計電算化工作目前在我國處于一個生長發育期,因此在當前的會計電算化工作中也產生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十個誤區。
一、會計電算化工作是法規的盲區
為了使會計電算化工作得到規范運作,財政部從1994年始至目前為止,相繼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評審規則》、《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等規章。但不少已經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無論是單位的領導,還是單位的財務部門的財會人員還不知道上面這些專門針對會計電算化的規章。甚至有的地方的經濟管理部門也不知道這些規章的存在,會計電算化的上馬基本上是會計軟件公司安裝,幫助會計人員會操作就算了。因此,有時在實際操作中已經違規了,但操作者并不清楚,單位的領導也不知道,同時也沒有相應的部門去糾正,更談不上有部門監督管理了。對此,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會計電算化規章的宣傳、指導和監督檢查。同時,已經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內部也應根據財政部的有關規章,結合單位的實際建立單位內部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制度。
二、會計電算化的數據備份存有誤區
按照財政部頒布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的規定,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只要發生新的經濟業務內容經過電算化帳務處理后,就應堅持每天備份,且要雙重備份,并分處、分人保管。但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以下幾種不應有的情況:一是部分電算化操作人員未養成每天備份的習慣,因此不能堅持每天備份,結果機器一旦出現故障,則部分帳務數據將會丟失;二是木少電算化操作者對備份的數據盤不能做到定期檢查,因此,一旦發生問題就沒有相應補救措施;三是習慣性用軟盤備份。目前絕大多數財務軟件只支持軟盤備份,而軟盤存在著容量小、易出故障、成本高等缺陷,隨著光盤存儲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價格的逐步下調,因此,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應選擇那些既具有軟盤備份功能,又具有光盤備份功能的財務軟件。
三、電算化所用財務軟件較混雜
由于財務軟件的開發未能實行統一的標準,再加之單位使用的財務軟件是各自向軟件開發商購買的,而軟件開發商并沒有從統一標準這個角度出發,甚至,有的軟件開發商還別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結果使會計電算化所用財務軟件比較混亂,就是同一行業不同的單位使用的財務軟件也不相同,由于不同的財務軟件,其特點不一樣,我們不談其他的,就從數據接口、使用方法上就明顯地看出不同的財務軟件就不一樣,從而導致了報表匯總、數據查詢、數據傳輸的不方便。而在某些會計電算化搞得好的國家,基本上是通過行業會計協會制定統一的財務軟件標準,甚至某些國家就直接通過政府行政手段規定哪些行業必須使用哪種財務軟件。這樣國家的有關經濟管理、監督部門就可以很方便地通過網絡進行財務檢查、專用和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分析,單位也可以利用網絡及時地進行財務報告的傳送等。
四、財務資料共享性差
會計電算化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將會計主體的財務資料使得各有關方面能夠獲得及時的共享。而目前,有許多財務軟件開發商為了降低開發成本,往往在財務軟件的開發上只注重經濟業務的核算,未考慮財務資料的共享。另外,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在購買財務軟件時,往往也是只考慮財務部門工作的需要,沒有從整個單位信息管理的角度出發。結果導致單位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財務部門用于電算化的微機未能與單位內部其他部門進行信息連接,單位其他有關部門不能有效地共享財務部門的會計信息。政府的有關經濟管理、監督部門更不能直接從特定的網絡上得到該單位的會計資料,不能真正滿足信息時代對會計信息傳輸和處理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軟件開發商要多推出一些成熟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另一方面單位在購買財務軟件時,也應用發展的、全面的角度出發,發揮會計電算化的最大化功能。
五、匆忙甩帳
甩帳是指會計主體實行會計電算化后,直接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進行財務分析等,從實行會計電算化之日起就停止手工記帳了。但這是建立在會計電算化達到一定程度基礎之上的,有些地方的財政部門為了防止出現匆忙甩帳曾明文規定: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要甩帳,需經財政部門或財政部門委托的社會中介機構驗收確認后方可。但是,不少地方財政部門為了鼓勵單位開展會計電算化,采取了由單位自行認定的辦法,但基本上都明確提出了:若因匆忙甩掉手工帳而發生重大失誤的,將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墒遣簧賹嵭袝嬰娝慊膯挝粎s錯誤地認為,實行會計電算化就立即不用手工記帳了。對此,我們各級會計管理機構一一財政部門要對其進行驗收,幫助單位認識到盲目甩帳的危害,在甩手工帳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按照財政部門制訂的規定,在確認確實可甩帳的情況下再決定甩帳。
六、重視財務軟件的技術性,忽略其實用性
目前,許多單位在購買財務軟件時,往往喜歡買最先進的產品,而忽略了企業自身的情況和需求?,F在的會計電算化市場中新概念很多,“網絡財務軟件”、“會計信息化軟件”、“在線財務軟件”等等。有不少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在選擇財務軟件時,往往也是只聽冠名,而未能結合單位自身的需要,如果光考慮財務軟件技術的先進而忽略了自身的情況,一方面將會導致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反而因財務軟件的復雜難以操作,結果事與愿違,而影響了本單位會計電算化的進程。
七、會計電算化工作中安全隱患較大
目前,我國不少地方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安全性重視不夠??v觀我國目前會計電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自行開發或委托開發的軟件在開發和設計中,開發和設計者未能全面、科學地考慮,結果所設計的財務軟件與實際會計工作相脫節,導致常常出現差錯;二是由于會計電算化的具體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導致會計資料的丟失或錯誤的出現;三是一般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財務人員對計算機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識不強,再加之對利用計算機犯罪知識知之甚少,因此,基本上未能采取有效防范病毒和“黑客”的侵入;四是會計檔案形成和保管過程中存在風險。主要是目前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其會計檔案一般是通過針式打印機打印出來,因此經過一段時間后,字跡往往會褪色,達不到規定的保存期限后,字跡就難以辨清。對此,一方面可采用激光打印機打印,另一方面可采用電子帳簿的形式來彌補其不足。
八、對會計電算化作用認識不到位
財政部明確規定到2010年,全國要有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但在不少地方,會計電算化的進程很不理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會計電算化的作用認識不到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管理部門未能將其擺到應有的位置,基本上認為會計電算化是單位本身的事,財政部門不要干預,因此,未能進行有力的推動;單位的領導者認為會計電算化就是買臺微機給財務部門,手工記帳與微機記帳一樣的,只不過用微機打字記帳清楚,打出的帳比手工記的帳好看一些,搞不搞無所謂;單位的財務部門的人員中也有不少人錯誤地認為實行會計電算化只是一個形式,以至于有些單位花錢買了軟件卻沒有真正使用。實現會計電算化不僅僅是記帳技術的革命,而且對于會計學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會計人員能從繁瑣的記帳、算帳、報帳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資金管理、資金分析、資金評測中,進一步深化會計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電算化對本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預測、分析,為科學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數據,促進單位經濟業務的發展。
九、會計電算化市場秩序不規范
會計電算化市場秩序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財務軟件市場,另一個是會計電算化的人才市場。前者的不規范主要表現在:目前部分從事財務軟件銷售和的公司往往只重視自身的經濟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沒有真正在服務和技術上狠下功夫,致使部分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由于購買的財務軟件不合格,經常出故障,但出了問題又無處問,沒人管,起訴由于合同未講明,銷售商和開發者說會計電算化操作員操作不規范引起的,無人鑒定,這既極大地挫傷了會計人員使用電算化的積極性,又嚴重地影響了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有關部門要盡快制定出一些具體法規,加強對財務軟件銷售公司和開發商的管理,進一步規范會計電算化軟件市場。后者主要表現在會計電算化人才管理的無序。一是會計電算化人才培訓市場的混亂。會計電算化是一門融計算機、管理學、會計學、信息學于一體的邊緣學科,不是任何機構、任何人都能開展進行會計電算化培訓的,而目前大多數會計電算化培訓單位,聘請個計算機教師對要實行會計電算化單位的會計進行計算機等級培訓,這明顯的與會計電算化操作的要求有較大差距;二是會計電算化教材良莠不齊,目前圖書市場關于會計電算化的教材很多,但是翻開這些教材不難發現,高質量的教材不多,不少教材是相互抄襲的,有的既無理論性,也無實用性,看了真會使人誤入歧途;三是會計電算化人才的管理無序。一個合格的會計電算化人員應是一個復合型人才。他要既懂會計又熟悉計算機,因此這類人才相當少,市場需求較大,由于未能進行有效的管理,造成這類人才的隨意流動,一旦隨意離開則就影響了這類人才所在原單位的正常工作,因此,既影響了單位培養這類合格人才的積極性,又嚴重影響了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十、會計電算化基礎管理滯后于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單位實現會計電算化后,傳統的會計分工模式將被打破,會產生許多新的崗位,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問題。對此要求對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必須跟.上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目前,由于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管理部門一一財政未能將此項工作擺到前臺,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本身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管理很多仍是模仿手工記帳的管理辦法,結果導致了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混亂,影響了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健康發展。對此,財政部門要盡快制定一系列規范管理的制度,并明確提出管理的要求。單位內部也要建立健全會計電化內部管理機制。通過強化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工作,促進會計電算化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