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探索(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如今,在新預算法的不斷深入下,促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使單位財會工作具有科學化和規范化,需對新預算法進行全面分析。結合新預算法背景下,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進行總結。新預算法被推出后,由于帶來的影響較大,若是沒有對其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會直接影響財會工作的開展。本篇文章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新預算法下的影響及具體對策進行詳細一份,意在促進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新預算法;影響;對策
全國人大通過并施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決定》(2014年8月31日,與次年1月1號施行),可以將其簡稱為《決定》。由于新預算法在許多方面進行整改,使其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事業單位在開展財會工作時受到較大影響,而事業單位更是需要通過相應的措施,對自身財會制度進行及時的更改,保證財會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
一、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新預算法下的影響
(一)風險管理
在新預算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對于舉借債務進行詳細分析后,對其作出具體規定:地方政府為了舉借債務,需要取得我國相關下發文件,不能隨意、私自執行舉借債務;在對舉借債務進行應用時,只能將其運用于我國公益事業,不能被利益所蒙蔽;只有選擇地方政府具體規定的債券方式,才能舉借債務;應對舉借債務進行詳細分析,明確資金來源以及償還情況等,同時對債務風險構建相應的評估機制,并承擔一定法律責任。上文的相關規定,不僅對舉借債務進行詳細規定,而且還對事業單位完善風險管理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預算控制
新運算法的推入,各省級政府與單位,可以國家預算規定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對預算資金進行調節,若是在年度預算中發生資金短缺的情況,可通過該筆預算資金進行調節,促使年度預算實現平衡,有利于對事業單位預算進行有效的把控,從而避免年末預算超出等行為的出現。這種預算控制方式可有效的實現規范化目的,使整個財務工作更具有序化,進而促進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三)財務預算
我國實施新預算法,對于事業單位帶來的影響還包括財務預算,并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對外公開方面有明確規定,整個財務預算應具備透明化的特點。新預算法下還能實現財務預算管理的透明化。但是該項規定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屬于財務內部管理的全新機遇,正確面對這一挑戰,會為事業單位獲取更多的發展空間。對此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堅持嚴謹的態度,結合相關規定開展預算工作,保證整個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新預算法的具體對策
(一)加大預算監管力度
就事業單位而言,財會工作在新預算法的影響下,只有加強自身預算審查工作,才能保證預算具有科學性,而整個財務的管理同樣如此。現階段,事業單位監管相對比較老舊,不利于事業單位的發展。為了加強預算監理工作,應從管理制度方面進行,對監管人員各自責任進行具體明確,確保預算監管工作的正常開展。另外在日常工作中還需要將投資預算和重大支出進行詳細審查,結合使用資金的明細,對兩者進行詳細比對,避免出現預算安排不合理的情況。在此背景下,事業單位按照自身情況開展預算編制工作,從而實現新預算法相關規定。
(二)強化財會人員培訓
工作在新預算法背景下,事業單位為了符合預算需求,應積極開展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對財會人員自身行為進行具體規劃,促使財會人員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職業道德。在財會人員工作中,可以對其進行定期的財務培訓,豐富財會人員工作經驗,為財會人員的學習營造良好環境,使其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明顯加強,保證事業單位相關工作的正常進行。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需要對培訓方式進行創新,通過經驗交流以及網絡教育等方式,培養財會人員整體知識水平。
(三)加強內部控制工作
事業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單位的業務情況、內部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合理規劃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方案,使其整體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制定內部控制方案時還應對其是否具備可操作性進行詳細分析,保證整個方案的有效。而事業單位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方案,不僅是為了起到防治風險的作用,還應及時控制事業單位內部潛在風險。對此,事業單位規劃內部控制方案時,需要把管理工作和業務部門進行有效控制,促使工作人員相互配合進行。在我國相關規定相繼出臺下,事業單位也在進行著新的變化,對內部控制方法進行及時改正,并結合事業單位自身情況,將內部控制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保證內部控制體系的健全,從而實現事業單位規范化以及制度化的目的,提高單位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發展。
(四)對融資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在事業單位中,財會部門應結合新預算法具體規定,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對融資風險進行具體控制。換而言之,重點控制事業單位融資主體和融資風險,融資規模與融資范圍,或者融資用途。在進行具體控制時,除了需要對債務進行嚴格把控,還應對資產進行編制,并對結合相關規定對其進行管理,然后完善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將事業單位財務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從而預防事業單位自身存在的財務風險。
三、結束語
總結上文,通過對新預算法的分析發現,這項法律規范所帶來的影響相對較大,尤其是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而事業單位為了正常運行,應對其進行全面研究,準確掌握新預算法相關內容,根據單位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具體的解決措施,構建與其配套的完整管理制度,確保財會工作具有規范化的特點,從而實現事業單位健康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曲歌.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及具體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20):52-52
[2]張淑梅.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及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9):282-282
[3]梁昆芬.新預算法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問題及新對策探析[J].財經界,2015(24):233-233
[4]唐平生.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8):90-91
作者:許正香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第二篇: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淺談
摘要:
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財務預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財務預算具有協調各部門職能經濟關系、充分發揮資源利用效率等作用,有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企業財務預算在企業的決策制定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能夠提高決策的系統性、可實行性等,還能幫助企業員工將自身發展的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有效的結合起來。
關鍵詞:
財務預算;事業單位;概括;現狀
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在事業單位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個事業單位的好的財務預算可以使事業單位的財務指標完成一半,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即使事先進行預算也難免會多種意外情況,為了有效的應對這些情況,事業單位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預算方案,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實施預算計劃。現今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事業單位還可以運用“電子預算”系統,進行電子版的預算,使預算更有依據性。
一、財務預算的概括
1.財務預算的內涵
財務預算是指反映財務活動的預算,財務預算的內容包括現金收支、生產成本、收入、費用預算、活動支出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綜合財務預算能夠有效的反映企業各項財務活動的整體情況,其中涉及的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財務成果預計表等。不同類型的財務預算之間存在復雜的關系,如銷售預算是其他各項預算的基礎,費用預算、現金預算、資本預算等都是從銷售預算中產生的;現金預算是銷售預算、生產費用預算、資本預算等多項預算內容的總和;銷售預算、生產費用預算、現金預算等匯總形成了預算損益表。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財務預算是指事業單位在計劃期內反映有關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整體預算。
2.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財務預算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它在事業單位的整體預算體系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財務預算是提高企業決策系統性、針對性、科學性的有效途徑。在當前的事業單位中,財務預算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了調節、協調、規劃各部門經濟關系和職能的作用,以更好的實現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目標。此外,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可以提高決策的系統性和定量性,幫助事業單位的員工更好的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制定合理的奮斗目標。財務預算是事業單位預算系統中的最終環節,能夠綜合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決策的科學性。
(2)財務預算能夠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目標的實現。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合理的財務預算建立完善的財務狀況判斷標準。只需要將實際的數據與財務預算的數據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事業單位在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并對管理模式進行及時的調整,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和法制化,進而實現事業單位的財務目標。
二、我國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的現狀
1.事業單位預算意識不強,制度還不健全,社會監督乏力
在當今事業單位領導中還未形成固有的財務預算思維體制,未真正意識到財務預算的重要性,在事業單位還未完善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或者即使建立了財務預算制度也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有效的實行起來。僅僅是順應當代時展的潮流,而且現今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粗糙,資金投向不準確,無法達到預算管理應有的結果。21世紀我國財政體制全面改革以來,我國各方面的制度建設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我國事業單位的整套預算管理程序也在不斷完善,但仍存在著政府宏觀監督機制缺乏的現象,社會監督體系不能及時地對事業單位提出適時的指導意見,最終導致事業單位騙取財政回撥款、擅自改變支出用途、專款非專用等違規現象普遍。
2.事業單位的編制方法不科學,缺乏應有依據
在當今時代,很多事業單位在管理體制中還未加入應有的財務預算體系,財務預算的時間在每次的管理中時間不長甚至十分缺乏,人員在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方面的配備還很缺乏,財務預算管理部門對預算項目的準備也不齊全,缺少應具備的理論依據,而且,財務部門的職權有限,不能很好地調動其他部門為預算管理做幫助。
三、現今財務預算應用于事業單位的過程
1.財務預算運用于事業單位的方式
(1)預算激勵: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預算已經不僅僅起到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它更是一種重要的管理工具,因此在應用財務預算時應當充分發揮其管理方面的功能。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在制訂了發展計劃戰略后,應當及時將計劃傳達給員工,讓員工及時明確單位的發展戰略、政策、行動方向、工作目標等,從而在單位中更好的找到自身的定位,充分認識預算工作在事業單位發展中的作用。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員工要對負責工作的資源進行及時的計算和分析,并記錄和存儲各項數據信息,為事業單位財政預算工作打好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員工參與預算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提升預算結果和數據的可靠性。
(2)電子預算:借助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技術可以將原本復雜的預算流程極大的簡化,在對員工進行必要的基礎知識培訓外,還應對員工進行專業預算軟件的指導教學,軟件的界面友好、通俗易懂、易于使用則是選擇的重要依據。現今計算機技術正在飛速發展,計算機領域也在不斷更新,現今互聯網的“電子預算”也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有效方法,應該被廣泛應用于事業單位。
2.財務預算運用于事業單位的注意事項
(1)預算編制過程中注意的問題是應確定科學可行的工作目標,完善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在制定整體目標的基礎上,對戰略目標進行分階段的實施。全面預算編制的起點應是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計劃,事業單位應根據自己要達到的目標來決定需要的資源種類和數量。預算的目標、內容及模式能夠反映出事業單位在不同時期的戰略重點。為使事業單位能夠持續穩定發展,在制訂預算目標時,應充分體現出事業單位戰略目標,除此之外,選擇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2)預算執行程中注意的問題是應加強預算信息反饋,幫助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調控平衡。預算信息的準確、及時,是預算實施和評價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而且預算過程需要調控且要避免一成不變;預算工作的負責人員需要對預算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的管理,確保預算工作的有效實施,如有需要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預算工作進行調整和修改。事業單位各個部門之間要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對人力、物力等各項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確保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環境的穩定。此外,預算一經確定,各部門、各單位均須嚴格執行。事業單位預算計劃應當進行定期的調整,并制定季度、年度工作計劃,定期召開例會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總結。預算也需聯動完成事業單位管理者有預算意識以及普通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外,部門之間的配合也很重要。
四、總結
當今我國財政制度正在改革,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在事業單位的地位也愈發的重要,在事業單位中,管理者應注重員工積極性的調動,將事業單位的制度改革讓每位在職員工知曉。在財務預算運用中事業單位應注重科學有效的預算目標,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加強預算各部門的積極配合,讓財務預算更好的實踐在事業單位中。
參考文獻:
[1]張莉莉.關于加強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思考[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3(12):80-81.
[2]秦件兵.淺析影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執行力的因素及其對策[J].財經界,2014(26):194-195.DOI:10.3969/j.issn.1009-2781.2014.26.158.
[3]張春富.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性[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6):65-66.
作者:王妍 單位:太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鐵路分中心
第三篇: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探究
摘要:
本文重點分析了事業單位對下設企業的財務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監督下設企業財務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具體的監督措施。
關鍵詞:
事業單位;企業;財務;監督;制度
一、引言
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改革過程中,人員情緒的穩定十分重要,也是關系到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目前,很多事業單位還下設下屬企業,在一段時間內,他們與企業之間還不能完全脫離。基于這一情況,事業單位需要對下設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企業進行有效的財務監督。由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等方面的原因,他們對下設的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有效性不足,需要進一步強化這種財務監督的有效管理,實現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
二、事業單位對下設企業的財務監督過程中的問題
1.財務監管主動性不強。目前,一些事業單位的下屬企業的財務都是相對獨立的。事業單位對他們的監督更多流于形式,監管意識相對薄弱,對下屬企業沒有一個全面的監督,更多放權背后就是“放縱”,因此,財務監督的效果不佳。單位的財務部門主動監管下屬企業的意識不強。
2.監管的體系沒有完全建立。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缺少系統性,條理性。一些單位只是隨機對下屬企業進行檢查,沒有形成一個制度化的監管。上級下達一個文件之后,單位才開始進行下屬企業的財務檢查,這種被動的檢查難以形成財務監督的合力。
3.監督制度難以完善。在對下屬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過程中,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完善現在的財務監督制度。因為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相對松散,制度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很多制度都是大而化之,沒有實際的操作意義。這樣制度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管理的力度將大大降低。這種制度空間的加大,將可能造成腐敗等問題,需要加大對這種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
4.監督的創新意識不強。在一些事業單位中,工作氛圍比較保守,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不強,他們不太愿意進行工作創新。在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方面,財務人員還是存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一樣的通病。因此在監督下屬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財務人員就是按照過去的方法,進行審核監督,然而時代在變化,工作環境也在變化。單位缺少這樣一些勇于創新監督機制的財務人員。
三、事業單位監督下設企業財務所需要的必要條件
1.原則性。財務監督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原則性。針對企業資金報銷等方面的財務監督過程,審計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原則性,需要堅持財務的管理制度和報銷原則,這是單位會計人員所需要具備的最為基本的素養。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針對一些誘惑,會計工作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出現權錢交易,這樣是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需要進一步嚴格執行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有效提升單位財務管理嚴肅性的原則。
2.業務精湛。下屬企業財務管理也存在財務預算,資金細化、大量的報銷憑證等財務工作,我們需要進一步拓展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業務技能,這樣才能逐步實現對下設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監督,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財務管理需要一套復雜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需要會計人員熟練掌握不同財務管理臺賬,針對復雜的單位賬目具有更為有效的認識,做到胸有成竹。由于現代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電算化、信息財務軟件已經進入到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之中。因此,單位會計工作需要進一步掌握這些信息化技能。在財務能力方面具備精湛業務水平的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需要充分掌握財務信息化管理軟件及相關技術,這樣才能有效提升他們在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優化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措施
1.加強預算管理。預算是一個單位對下一個年度、季度的資金使用進行的初步打算。事業單位要求加強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就需要進一步拓展他們對下屬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只要控制好下屬企業的財務預算情況,就可以更好的有效的控制住企業的財務運轉,對其資金使用的安全性有著更多的保證。每一筆錢在花出去的時候,都有著充分的理由,在事前進行了有效的計劃。堅持預算管理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拓展預算的細化程度,這樣可以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有著更多的監督。
2.完善監督的制度。在監督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需要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監督管理制度。很多制度都是創建企業時設計的。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制度都不再符合現代監督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進一步拓展現代財務管理的監督制度。監督檢查的相關制度就需要進一步優化,能夠有效完善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步驟。例如委派制度,在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充裕的情況下,定期委派相關的財務人員進駐下屬企業進行一定時間的財務審計,同時這種委派制度需要長期堅持,這樣可以在下屬企業中樹立一個嚴肅財務紀律的紅線。委派的財務人員需要定期更換,因為長期的進駐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將可能造成人員心態變化,需要及時更換財務人員,使其思想變為行動之前,將其滅殺在萌芽狀態。另外,強化下屬企業的財務自查機制。因為企業需要實現盈利也需要進一步拓展對自己賬面上流動資金的管理,實現財務運轉的有效監督,因此,企業和其上級事業單位對財務監督有著一致性。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拓展下屬企業自主進行財務監督。
3.設立總會計師崗位。所謂的總會計師是一個財務資金運轉量較大的單位對資金進行整體化的預測、控制、管理的財務專業人員。作為事業單位財務方面的總負責人,總會計師可以進一步管理好下屬企業財務監督工作。在財務監督管理中,總會計師可以給出更為專業的財務管理建議,指導日常的財務工作。事業單位管理辦法也要求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的監管力度。總會計師就可以有效履行這一職責,成為單位資金使用安全性的有效保障。
4.強化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一般屬于后勤部門,他們在事業單位的主體工作中難以贏得有效的地位。工作人員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較少,他們與同行之間進行經驗交流的機會不多。因此,很多的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待提升。多元化的刺激他們對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將有利于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對下屬企業的監督。因為這些財務人員是對下屬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重要把關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直接決定了企業財務監督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多元化的加強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參加外出學習、進修機會,與同行之間的交流,提升他們的單位地位,工資待遇等從而有效實現他們對自己本職工作的滿意度,從而強化他們對下屬企業財務監督的力度。
五、結語
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上級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監督。事業單位需要從預算管理,完整制度,提升創新意識,設立專崗,提升積極性等方面拓展財務監督的有效性,從而保證下屬企業財務管理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1]馬杰.行政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實施財務監管芻議[J].經貿實踐,2015(15).
[2]崔敏.淺談事業單位下屬企業財務管理[J].財政監督,2015(02).
作者:周麗萍 單位:浙江環科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的措施
摘要:
市場經濟改革推動了社會的整體發展,我國經濟環境也產生了較大變化,在此基礎上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趨于穩定性并得到進一步拓展,也對事業單位開展財務工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通過我國事業單位完善財務預算相關管理機制,可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我國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為事業單位可持續穩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經濟計劃
事業單位是在政府的引導下所構建社會服務組織,其從事的領域包含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多個方面。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工作主要是以通過綜合性分析資金資源情況,合理性制定經濟計劃為主要內容的工作類型,主要通過分析單位財務資金收入情況對每年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合理制定,以便維持單位資金收入及支出間的平衡,協調單位內各項計劃及指標的開展[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應對自身經營方向進行明確,通過對財務管理流程的改革及完善,確保資金得到有效利用,使單位適應社會整體發展需求,提高財務管理工作開展效率。
一、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主要工作職責是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或公共產品,最終目的與盈利不存在關聯,無需參與市場經營類活動,因此市場經濟模式改變及發展狀況不會對事業單位造成影響,導致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方面存在不嚴格情況,出現財務管理紊亂、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對事業單位的發展進行限制[2]。在開展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工作中容易受單位目標制定及有關措施的更改而產生變化,因此要求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對單位實際財務狀況進行掌握,提高其財政管理能力及專業水平。事業單位通過開展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可達到積極作用效果,資金預算管理可對事業單位日常順利運轉進行指導,經預算資金管理提前對事業單位內部各項公共資源配置進行優化,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制定出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合理化、科學化方案,將工作內容細化,并明確分配至各單位,為事業單位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單位資源合理化應用[3]。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可對工作人員進行激勵,在管理中開展績效考核環節,針對性獎勵管理措施落實部門、個人或工作態度認真工作負責的工作人員部分獎勵。對執行能力有待提高或工作不積極的人員相應進行懲罰。通過在事業財務預算資金管理中應用績效考核模式,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員參與積極性及工作熱情。事業單位內應用預算資金管理可使財務管理更具透明化及高效化,單位內其他人員均可對財務收入及支出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確保事業單位資金的有效應用。
二、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現狀
通過對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事業實際管理中不能講我國現有財務預算管理政策、制度、相關法律等進行貫徹落實,導致工作人員開展財務預算管理中意識薄弱,導致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管理效果不佳,管理混亂,甚至出現系列性違法行為。事業單位主要職責即為社會提供系列公共服務,因此應在財務管理績效考核評定中納入預算編制,通過有效績效考核情況對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進行調動[4]。但我國事業單位各項績效考核制度的應用重視程度不高,未對考核范圍、指標及相關制度進行明確,導致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管理時無法有效落實應用績效管理標準。事業單位具有非盈利性質,對其開展資金預算管理的模式進行規定,多借助非盈利會計核算模式開展資金預算管理。我國尚未對非盈利會計核算有關內容進行明確,導致在實際開展核算工作中存在一定紕漏。主要包括信息填寫不具規范性、報賬程序模糊、原始憑證管理缺失等,均指出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及工作素質有待提高。通過分析我國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管理的工作人員實際情況,發現其綜合素質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少數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職業道德、法律意識等缺失,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干擾。甚至有工作人員在多元化環境及經濟發展的影響下出現迷失,甚至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造成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由于國家事業單位的預算模式缺乏科學性,而且在預算資金的使用過程中還缺乏相應的監管制度,這便造成了國家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的使用過程中隨著領導的基本意識有所變化,從而降低了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最終不能完成資金所制定的使用目的。
三、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強化措施
應加強建設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體系,通過全面性貫徹預算管理中執行、審批、監督、評價及編制原則,在遵循預算方式及各項規定基礎上進行編制,通過有效應用零基預算方法確保可細化處理預算收支項目,明確各部門預算支出情況。事業單位應公開預算內容,并接受單位職工及社會群眾的監督,在相關制度的指導下實現資金分配,達到有效壓縮預算外支出的目的。通過財務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及各項流程的完善可對資金流動進行規范,加強事業單位各員工對資金應用的認知,加強資金使用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力度,提前做好資金應用規劃,提高資金利用率減少腐敗、資金浪費等情況發生率,使其在新社會環境下更好融入市場經濟發展,并確保其整體可持續發展提高。
(一)加強管理者對財務資金預算管理制度
重視完善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事業單位管理者的思想意識對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起到決定作用,其素質和領導水平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為此,事業單位的管理者要在思想和觀念上加深對財務預算管理的理解和認識,重視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制度的建立。
(二)制定良好的財務資金預算管理制度
一份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指明單位資金預算的方向,還能幫助財務預算規劃出完整的流程,建立資金預算的制度需要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的配合,以此來增強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資金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在事業單位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對國家資金利用的主要狀況加以管理并給予評價,這能有效發揮單位的檢查與審核作用。
(三)預算資金的高效利用與科學管理
預算資金管理措施實施于事業單位中可以管控國家撥下的資金,因此保證財政資金在事業單位中得到有效利用。關于低效率使用財政資金這一問題,單位可以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加以改進,首先對資金給予合理科學的預算方式,事業單位在對資金進行預算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科學地預算。其次,監督資金在事業單位的流向情況,為避免浪費或者挪用資金情況的出現,必須嚴密督查單位的預算資金。最后,對預算資金將要使用的方向給予合理的規劃。
(四)加大預算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力度
在對事業單位進行資金預算時必須以零基預算為準則,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據其績效編制展開,以此對預算的收支加以細化,從而保證每筆資金用到實處。嚴格核查事業單位對預算資金的支出賬務。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體系,并由專業機構對其執行情況進行核查,并對單位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
(五)促進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提升
為了更好的提升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水平,必須要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定期的對其開展相應的技能培訓以及職業道德培訓,從而保證其能夠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要求。與此同時,對不同管理人員的權限進行詳細的規定,同時明確其自身的權利與責任,進而發揮出每一位員工的潛在價值,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
四、結語
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針對非盈利會計核算相關要求進行規范化說明,確保在實際開展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有關條目進行核算,避免核算過程中出現系列性問題,影響財務預算管理。針對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工作培訓,為工作人員提供進修、學習機會,提高其專業素養及工作能力。通過制定及落實獎懲制度,對工作表現好的員工進行相應獎勵,帶動工作積極性及工作熱情,確保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呂美英.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分析[J].財會學習,2016,11:97.
[2]任繼平.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國鄉鎮事業會計,2016,09:78-79.
[3]李碩.事業單位財務預算資金管理現狀與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4,21:173.
[4]宮相榮,劉永泉.事業單位財務預算存在問題與對策——基于《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J].中國集體經濟,2013,04:54-56.
作者:鄭敬袖 單位:沈陽市于洪區國庫收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