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下財務預算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2019年1月1日起,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實施,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成為預算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隨著高校教育經費投入的不斷增加,如何合理分配教育資源,高效準確使用資金極其重要。現階段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還存在預算缺乏戰略性、存量資金未納入預算、預算業財融合度不高、缺乏評價和考核機制等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高校;預算管理;解決措施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校在數量和辦學規模上都有了著較大的增長。在辦學過程中,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實施規模擴張,建設新校區、擴建老校區、大量購置新設備等,從而導致了高校的資金壓力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高校需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緩解資金壓力,以滿足學校各項事業長足發展的資金需求。
一、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要求預算編制更加嚴密化
政府會計制度實行的核算模式一是“雙功能”,即在統一的會計核算系統中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同時記賬的雙重功能,財務會計的核算通過資產、負責、凈資產、收入費用五個要素進行,預算會計的核算通過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三個要素進行。二是“雙基礎”,即財務會計的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預算會計的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進行。三是“雙報告”,即財務報告通過財務會計核算數據形成,決算報告通過預算會計核算數據形成。政府會計制度的記賬和報告模式,增大了高校預算管理的難度。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約經費,高校要加強務預算管理,依法依規編制嚴密的財務預算。
(二)要求預算編制更加科學合理化
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改變了高校一直以來的會計核算模式,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及報告等方面進行了完善和改進,高校作為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主體,必須發揮引領作用,推動預算制度的不斷改革。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請況,使用滾動預算、彈性預算、零基預算等預算編制方法及結合幾種方法有效結合的預算編制方法,將高校的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工作績效結合起來,科學合理的編制預算。
(三)要求預算編制更加精細化
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在編制財務預算時需要確定項目資金來源,因高校項目眾多,資金來源紛繁復雜,有些項目可能涉及多個資金來源,要解決一個項目多個資金來源問題,在預算編制時往往要設置多個項目進行區分,這樣就加大了項目管理成本,增加了預算管理及執行監管難度。為了能達到政府會計制度對財務預算的基本要求,在編制財務預算時應對制度、責任、費用、指標等都進行細化,將項目立項、審核、實施等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
二、當前高校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預算缺乏戰略性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部門由于預算管理能力不足,對學校的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沒有進行充分的考量,在預算編制時不能有效將學校資源優化配置與高校可持續發展工作相結合,對超出年度以外的事項沒有進行綜合考慮,大多都只考慮短期利益和短期發展目標,也沒有對相關活動的預算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論證。然而,如果高校的財務預算管理沒有預見性,有突發事件時就會出現預算混亂情況,阻礙了高校資金的正常運轉。
(二)存量資金未納入年度預算大部分高
校對于以前年度結轉結余的存量資金,一般不會納入本年度的財務預算,只是針對當年的收入和支出進行財務預算編制,有的高校財務預算人員甚至還認為,結轉結余資金預算當年沒有資金進賬,不算有資金來源的資金。這種理解及觀念,對資金緊張的高校,年終決算時可能會產生收支不平的問題;而對于資金較充裕的高校,年終決算時,則可能出現大量的存量資金,嚴重影響高校對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財務預算的業財融合度不高
由于高校財務部門的預算管理人員不熟悉職能部門及二級學院的相關業務知識,對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上報預算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不能正確的判斷,往往只是對上報預算數進行簡單匯總,這樣就有可能造成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的剛性業務支出被粗暴壓縮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由于業務部門對財務預算知識的缺乏,沒有認識到財務預算的重要性,在填報預算金額時,存在拍腦袋填數預算的情況,無具體細化業務指標及資金使用計劃,項目預算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導致有的項目資金使用不完,有的項目存在資金短缺的現象。由于高校的財務預算業財融合度不高,業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資金需求居高不下,財務部門則拼命壓縮,造成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互不理解,矛盾重重。
(四)支出預算精細化程度不高
高校的支出預算精細化程度不高,尤其項目經費的支出預算特別突出。目前各級財政部門都推行項目庫管理,但高校在實際工作中,職能部門及二級學院在項目申報前期對項目庫的建設不夠重視,沒有對項目進行中長期建設規劃,只是在預算編制通知的時間內倉促進行上報,沒有對項目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缺乏細化的相關預算支出,給項目的實施埋下隱患。
(五)缺乏評價和考核機制
2015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明確強調了績效預算的重要性,因高校不同于公司企業,管理過程中不需要核算辦學成本,導致了高校缺乏對預算投人和產出效益的重視和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考核。由于受傳統工作方式和自身業務素質的影響,高校財務預算管理人員往往缺乏成本意識和效率理念,對預算的績效評價基本上只停留在執行率上,即根據花了的錢占預算指標多少來確定預算執行的好壞,而不管經費使用后發揮的效益怎么樣,這種簡單粗暴的評價方法,反映出來的不是財務預算的真實情況。另外,因大部分高校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重預算編制,輕預算執行評價,從而導致了高校缺乏財務預算績效考核機制。
三、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預算管理工作新舉措
(一)統籌存量資金,科學規劃各種資金的運作
高校應結合自身情況,做好學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統籌學校各類資金,科學客觀地規劃資金的使用途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務預算管理部門要全面、系統的分析所持有的全部資金的使用方向,科學分配到所需的教學、科研和行政事務上,確保資金充分發揮其作用,保障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要做好學校因為發展需要,突發性急需完成的工作。同時,在實際工作中,應開源節流,對資金進行統籌管理和宏觀調控,以保證學校教育事業健康長足發展。
(二)改進高校財務預算的編制方法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人員要勇于打破傳統單一的預算編制模式,在預算管理工作中結合學校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以實現資源的優化與合理配置,減少財務預算編制過程中不科學、不公平現象發生。為了使財務預算工作便于開展,對常規預算項目,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上年的基礎上剔除不合理的部分后采取增量預算法進行編制;對于新增項目,應采用零基預算或滾動預算,或者兩種方法相結合進行編制,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對新增項目要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提供可行性分析報告。
(三)完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構建精細化管理體制
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要求高校財務預算的職能部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在預算管理工作中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培養精細化管理人才,提高預算管理能力和水平。高校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發展,要求財務預算的支出要具體落實到每個業務下的項目上,使各項業務的開展與財務預算相匹配。另外,在預算編制中,對項目、指標等要素需進行細化,以達到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四)健全預算績效評價考核機制
在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高校的財務管理暴露出很多問題,最為明顯的就是高校預算制度缺乏績效管理信息,權責不清,沒有建立激勵機制。而高校預財務算管理工作中,預算績效評價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高校財務預算績效評價主要是對預算的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反應,高校要制定制訂合理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及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績效多層次評價體系,落實資金使用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責任,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工作機制,全面反映資金使用效益和學校政策法規實施效果,促進高校提高資金資使用效益,推動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四、結束語
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當前,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后,在財務工作中,還存在工作量增加、預算管理難度加大、信息化建設水平不匹配等問題。因此,高校應完善高校內控體系,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實行預算績效管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落實政府會計制度的新要求,加強高校內部財務管理,讓財務管理工作成為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陳燕 陳亮 梁議化 單位:貴州理工學院 貴州省廣播電影電視學校 貴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