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財務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總理在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改革、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辦法;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因此,高職院校要順應時代潮流,著力解決發展中存在的諸如資源配置不合理,資金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本文試圖通過探討構建財務預算績效評價,在高職教育領域應用績效評價這一工具,解決績效意識淡薄以及資源利用率低下的問題,促進高職教育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構建財務預算
1構建的意義
1.1促進高職院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高職教育得到國家大力支持,但高職教育領域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資金利用率較低的問題。利用績效指標對財務預算支出進行評價,全方位考核高職院校辦學效果,顯得十分必要。
1.2促進高職院校提升管理水平。
在財務預算支出領域引入績效考評機制,有利于高職院校建立績效考評意識,關注預算資金使用效率,避免教育資源閑置,提高管理水平。
1.3有利于構建科學的預算資金分配體系。
以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進行預算資金分配,優化資金分配結構,推動高職院校逐步從“投入型”向“績效型”轉變。
2構建的原則
2.1真實性原則
在實際應用中,一定要在保證數據真實的情況下對數據進行處理,客觀地統計分析所用到的指標數據,如實反映指標的信息。只有真實可靠的數據才能提高評價精度,減少誤差。
2.2完備性原則
將學校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拉入評價指標體系內,建立一個統一的指標數據庫,自主形成反映學校真實情況的整體,減小因指標覆蓋不足而造成評價誤差。
2.3科學性原則
所選指標必須能客觀反映學校的綜合水平、績效現狀、未來發展潛力。指標內在之間要相輔相成形成整體。
2.4可操作原則
所有的指標數據應從實際使用數據中摘錄、分析提取,不能偽造。數據的采集、指標的利用、評價方法及過程要定義清晰、簡明易懂。
2.5定性與定量結合原則
教育產出不容易進行量化,需進行定性分析,設計評價指標時要考慮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
3評價指標構建
3.1構建思路
本文把平衡記分卡法、關鍵指標法結合起來,在將評價指標分為財務、客戶、業務和學習與成長四方面指標的基礎上,設置、篩選關鍵性、代表性指標,為高職院校構建財務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3.2指標體系構建
3.2.1四個層面的權重如表1所示。
3.2.2財務層面該層面指標從預算、財管、資金結構、變動四方面細化,其關鍵指標及權重如表2所示。
3.2.3客戶層面該層面的指標需從學生及家長、政府部門、就業單位等方面細化,見表3所示。
3.2.4業務層面該層面的指標需從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來細化,見表4所示。3.2.5學習與成長層面該層面需從教職工隊伍建設、教職工能力、激勵機制等方面來細化,見表5所示。
3.3指標體系的應用
定性指標由第三方機構評價給分;定量指標為學校的實際數字,均采用增長率,增長率≧5%給滿分,≤5%者給50分,付增長不給分。綜合評價得分通過匯總計算得出,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高職院校可利用此套體系對整體預算績效進行評價,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和需求,對指標和權重進行調整或更新,為其下設二級學院或項目的預算績效考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黃錦.初探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
[2]彭秋蓮,楊運東.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機制的構建[J].財會月刊,2016,(16).
[3]于海珊.構建高校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財政監督,2016,(19).
[4]于洪艷.構建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初探[J].教育財會研究,2016,(6).
作者:孫應緒 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