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應對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主體,財務報告是反應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情況的報告文件,編報真實、客觀的財務報告不僅對企業自身有重大作用,也是提高企業財務透明度,維護資本市場秩序的重要保障。部分上市公司迫于各種壓力,存在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規范甚至編造虛假財務報告情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財務報告編制、報送風險。本文試通過分析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尋找應對措施。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獨立性;制衡;企業文化
一、引言
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報告文件,是企業投資者、債權人做出科學投資、信貸決定的重要依據,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財務透明度、維護資本市場秩序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制造企業面臨原材料、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生產運營日趨困難。面對社會公眾對業績持續增長的要求,迫于各項運營指標壓力;為實現增發、配股等再融資推高公司股價;配合大股東高位減持大宗持股謀取利益等行為,上市公司存在粉飾財務報告的動機,甚至鋌而走險,造成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規范甚至編造虛假財務報告。2008年5月份,我國財政部及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0年聯合《企業內部配套指引》,201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雖然財務內控報告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已運行多年,但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造假事件還常有發生,近兩年,更是暴雷不斷,造成資本市場動蕩,投資者損失慘重。本文試通過對現實中存在現象的觀察、思考,分析上市公司在財務報告編制、披露等內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尋找可行的應對措施。
二、企業財務報告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公司治理監督機制不力,影響財務報告編制客觀性、公允性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分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依法行使決策、執行和監督職能,形成相互獨立、權責明確、互相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財務報告編制責任主體和監督主體清晰明確,董事會依法行使企業經營決策權,對公司財務報告編報承擔責任;獨立董事不在上市公司擔任除獨立董事外其他職務,獨立履行職責,不受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單位或個人影響,切實維護公司整體利益;監事會監督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依法行使職責。形式上,大多數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合規,現實中,監事會及獨立董事監督職能執行落實不甚樂觀。在企業財務報告編制、報送等內控監督環節,監事會及獨立董事應對企業實際控制人(更多以公司董事身份出現)、董事會或企業經營層起到監督作用,但多數監事會的存在較為尷尬,崗位形同虛設,監督職能無從談起,列席董事會無表決權,所謂監督權更是重形式、走過場;獨立董事由上市公司聘請,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系,均為能夠對企業運營進行獨立判斷的各行業專家級人員擔任,他們更注重維護小股東利益,參與董事會發表意見,但在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及上市公司自身利益面前,獨立董事無論是在公司信息全面性,還是及時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程度限制。有形無實、有職無權造成無論是監事會還是獨立董事,對上市公司管理層客觀、公允編報披露財務報告,起不到應有監督職能。
2.財務報告編制機構、人員獨立性不夠上市公司一般都能設置獨立財務機構、配備專職會計人員,但由于實際控制人或大股東出于自身利益出發,通過董事會或經營層影響財務機構及人員對重大交易或事項的判斷和處理,極易形成虛構交易事實、隱瞞交易事項等狀況,嚴重干擾財務機構、財務人員按照法律法規、企業會計準則等進行賬務處理和財務報告編制,造成獨立性缺失,影響財務報告編制的客觀、獨立,形成財務報告編制內控失效重要缺陷。
3.內部機構溝通不暢,財務部門和人員對企業運營重大事項信息不能全面判斷和估計機構設置簡潔、信息傳遞流暢,是財務報告編制基礎,部分企業存在財務報告編制、報送相關內部部門設置不合理的情況,造成職責分工、權限不明確,甚至形成不相容崗位。企業內部參與財務報告的其他部門不能及時向財務部門提供全面信息,會造成與財務報告披露事項信息不完整;財務報告編制崗位缺少制衡,失去內部控制流程監督作用;財務分析、使用部門不能對財務報告提出疑問和建議,不利于報告有效利用;法務部門不能對財務報告提供合規性審核,致使財務報告編報、報送披露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4.對國家財務會計政策學習不及時,賬務處理、報告編制不符合企業新準則每個會計年度,為了使財務報告更為有效的為使用人所利用,財政部會對具體會計準則有新的修訂或解釋,會計報表格式會調整,證券交易所也會優化公告報送系統。作為財務報告編制人,財務人員往往對國家新出臺的政策規定學習不透、理解不深,不能領會政策變化初衷和新要求,致使財務報告不能準確、客觀編報。譬如,2018年,上市公司適用新收入準則和新金融工具準則,很多公司出現會計準則執行不到位、會計判斷不合理、信息披露不規范現象,在處理收入確認、金融工具、股權投資等方面處理不當,導致財務報告無法真實、全面反映企業實際情況。
5.未及時報送財務報告,違反法律法規,導致財務報告信息使用價值降低上市公司定期財務報告披露有嚴格時間范圍規定,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存在一個有趣現象,效益優秀企業會在財務報送規定范圍前期披露,而效益差或內控存在瑕疵企業多數在臨近報告披露規定最后期間報送。若企業與審計機構在重大會計事項處理方面存在分歧,就可能無法準時報送,違反法律、法規時效性規定,喪失公眾信任,影響企業形象。6.缺少誠信經營的理念與真實透明的財務文化誠信和契約精神是市場經濟的根基;清晰、透明的信息披露體系是企業反映真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制度保證。根據中國證監會“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督報告”,截至2019年4月30日,滬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共有2709家了2018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或鑒證報告,其中否定意見74家,占比2.73%,主要問題是: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不完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前后矛盾;內部控制缺陷區分不準確等。如此高比例否定意見審計報告說明除對業務、事項處理判斷存在專業能力差距外,還有許多公司不愿意或不敢披露自身客觀信息,形成公開、透明的資本市場環境尚需時日。
三、完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內控制度的路徑和對策
1.完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規懲戒機制,加大信息披露違規成本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加大對違規披露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懲罰力度,逐步形成敬畏法律和規矩的資本市場外部環境。上市公司內部,亟需形成獨立董事能夠獨立、審慎履行職責,敢于對財務報告披露環境、過程、結果發表不同意見,徹底擺脫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利害關系單位或個人影響,維護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保證監事會成員構成的獨立性,做到監事能力與監督領域相匹配,有效監督董事會、經理層履行職責,監督董事會及管理層在財務報告對外披露方面的客觀、公允。
2.健全企業財務報告編制報送規章制度,明晰各崗位職責,規范財務報告控制流程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業務特點和運營模式財務報告編報流程,明晰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在財報編制過程中職責權限,明確崗位分工,規范財務報告編制流程,加強全過程審核審批,保證會計信息生成、加工、分析、輸出全過程協調一致,確保財務報告真實、完整,防范因內部部門和人員溝通協調原因造成財務報告不當編制和披露。
3.充分利用現代會計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使財務報告編制更加快捷、準確;利用計算機分析技術,使財務報告系統前后銜接和勾稽;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可以將企業各種運營信息進行集成、轉化,形成財務報告信息化管理平臺;財務報告編制、審核、報送等環節,通過網絡權限控制實施內部授權、審核控制,減少人為操作因素,避免對交易事項的調節;財務報告信息傳遞更加快捷、安全、可靠。企業應該站在戰略高度和全局視野建立高效、安全信息系統,也是企業財務報告客觀、完整的硬件保障。
4.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會計專業人員素質財務人員專業化是基本要求,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勝任能力的財務人員是編報高質量財務報告的保障;財務人員還需對企業財務戰略、財務目標及財務追求進行深刻理解和篤定執行;增強財務部門獨立性和財務人員是非判斷能力,將法規、規則挺在前面,不能只做聽話的財務人員。具備職業修養和操守財務人員,是保證企業財務報告高質量編報、報送的基礎和保障。
5.樹立敬畏誠信的經營理念,創造公正透明的內控環境,培育優秀財務文化優秀企業一定具有優秀文化,誠實守信是企業至高美譽;積極正確的企業經營價值觀,能夠引導或影響員工形成良好職業行為和素養,真誠面對企業股東和社會公眾;只有具備這些優秀品質的企業才能穿越經濟周期、行穩致遠。優秀財務文化是優秀企業的縮影,也是成為優秀企業的基礎,真實、客觀是財務管理之魂,能夠對全體員工財務行為產生深刻影響,誠信經營是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土壤和根基。
四、結語
財務報告是外部使用者了解企業的窗口,是企業內部解剖、分析自身現狀的依據,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企業外部生存環境會得到明顯改善;企業內部,改善運營環境,健全完善并嚴格執行企業內控措施,保證財務報告真實、客觀、完整呈報給使用者,發揮其最大效用,是每個優秀企業和財務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S].
[2]中國證監會.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督報告[EB/OL].中國證監會網站,2019-7-26.
[3]財政部會計司.企業內部控制規范2010講解[S].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7.
[4]陳波,李欣,潘立生,徐建國.內部控制、財務報告質量與股價同步性[J].財會通訊,2018,(6):107~111.
[5]徐小敏.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綜述及探討[J].江蘇商論,2017,(11):100~102.
[6]許杰.基于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缺陷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經濟,2018,(11):102~103.
作者:黃鳳臣 單位:天津百利特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