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融資機構存貸比例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信用環境不佳,影響投放力度。走訪的幾家金融機構均表示信用環境不好,影響貸款投放現象比較嚴重。一是相關職能部門履職不嚴,使轄內很多企業經營不規范,許多項目在資質和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可以擅自立項、開工。這樣企業即使有貸款需求由于條件所限也不會得到滿足。二是許多貸戶養成了貸款不愛還的壞習慣。哈爾濱銀行利民支行在發放農戶貸款時聘請許多信息員,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可是事與愿違,他們提供了很多不真實的信息,甚至還有的與貸戶合伙騙貸不還,致使哈行一年就開除40多個信息員。三是假按揭貸款、利用“三五戶聯保”壘大戶現象非常多,信貸員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風險,給信貸員帶來極大精神壓力和工作壓力。
監督管理不夠靈活,影響投放力度。由于監管不靈活,城市與農村,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采取一個監管模式,落后地區、欠發達地區就很難得到貸款支持。如,銀監部門就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流動資金貸款管理、個人貸款管理及項目融資業務出臺了“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無形中提高了貸款的“門檻”,就目前縣級經濟發展狀況相當一部分企業想得到貸款支持有“蜀道之難”。
經濟水平不高,影響投放力度。工業化率(工業增加值與GDP之比)和城鎮化率(城鎮人口與總人口之比)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本地區承接貸款能力的重要指標。2011年末呼蘭區工業化率為34%,按照國際慣例屬正在工業化初期(工業化率20%-40%),呼蘭區城鎮化率為2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因此,經濟水平不高也嚴重影響著貸款投放力度。為此,哈爾濱銀行手中有150億元的規模找不到好的貸戶也就不足為奇了。
提高存貸比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影響存貸比例偏低的諸多因素,著力從完善政策機制,構筑誠信環境入手,努力營造政府主導,人行助推,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綠色金融生態環境氛圍,從而形成資金“洼地”效應,引導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轄區的實體經濟中。
1、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助力信用環境建設。政府部門要在“誠信龍江”建設大潮中,真正開展誠信社區、誠信村、鎮建設。公、檢、法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形成合力,堅決打擊逃廢債現象,努力營造誠信氛圍。同時,政府要結合轄區特點,制定有約束力的貸款投放指引和幫助金融機構發放、清收保障的具體措施,督促、鼓勵轄內金融機構提升發放貸款積極性。
2、人行策劃銀企對接,破解信息互不對稱。當地人民銀行要靈活傳導貨幣政策,針對企業、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策劃搭建銀企對接平臺,解決企業貸款難,銀行難貸款的老問題,并建立長效機制,真正實現靚女不愁嫁,并且能找到一個“好婆家”。
3、金融機構轉變觀念,貸款不能“因噎廢食”。金融機構不能畏懼風險,發放貸款收取利息是銀行的立行之本,不能因為發放貸款有風險就退避三舍,不敢放款。銀行本身就是經營風險的,看你怎樣對待風險,怎樣合理規避風險。只要經營的好,風險就會自然減少,因此發放貸款決不能“因噎廢食”。
4、因地制宜靈活監管,杜絕一管就死現象。監管部門出臺的政策和措施要有連續性和針對性,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且使用同一個藥方。監管就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有所區別、有保有壓,才能真正實現監管的保駕護航作用。
5、同心協力制造“洼地”,共促區域經濟發展。轄區各個部門都要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為轄內金融機構打造一個良好的資金投放“洼地”,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承接貸款的能力就會提高,區域經濟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就會指日可待。
作者:梁正山孫立國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呼蘭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