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防范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估價風險。在企業實行并購計劃時,如果對目標企業的信息掌握不全面、產權價值評估失誤、并購時機不恰當以及估價辦法失誤時,其都會造成并購計劃的失敗。對于此類財務風險,其一般先表現在企業估價偏差上,造成并購成本突然變動。例如,在2005年,我國海爾集團出于進軍國際市場,對美國美泰公司提出并購。但是在這之中,由于估價失誤與錯過并購時機。在美國最大白色家電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加入并購后,其由13.5億美元三次過渡到23億美元,最終獲取美泰公司的同意。綜合并購失敗的原因,除了海外收購的政治因素、缺乏公關策略外,海爾公司對目標公司的估價問題,也成為收購失敗的重要原因,最終結果是使海爾集團錯過了一次進軍國際市場的良好機會。
2.融資風險。確定目標企業后,并購發起方企業需要準備大量的資金,也就是融資。在風風火火實施并購的熱潮背后也隱藏著令人擔憂的問題——資金。當前,在我國企業整體實力偏弱,供血不足情況下,若將融資寄希望于90年代初才成立的證券市場是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是健全且執行有力的,唯恐尚早。加之投資銀行等中介組織在并購中所起的作用有限,使許多并購行為都因收購方自身實力不足,難以籌措大量資金而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甚至被拖入泥潭。融資風險就是指與并購資金保證和資本結構有關的資金來源風險,包括資金是否在數量上和時間上保證需要、融資方式是否適合并購動機、債務負擔是否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等。融資風險是因企業并購融資時影響因素的不確定而客觀存在的,并且這種不確定隨融資額度的增加而加大。在一定的期限內,如果企業無法償還這些債務利息后,將會導致企業內部資金運作結構的變化,輕則影響到企業資金運作與財務目標的實現,重則影響企業負債危機,對企業的影響較大。
3.支付風險。支付過程的財務風險,其主要體現在現金流動、股權支付以及其他支付等層面。其中,如果屬于單一的現金支付,那么對于企業的資金流動與運作必然帶來巨大的壓力,降低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控制能力,影響其他項目運作與增加債務。而如果過多利用股權支付,將會導致并購發起方企業股權進一步分散,而股權流失過大將會引起企業出現失去控股權的風險,導致并購失去本質的意義。另外,在現有的并購案例中,大部分企業通常采用現金與股票混合完成并購支付,一定程度有效緩沖支付風險。但是這種支付方式在操作上較為復雜、缺乏靈活性,如果操作不當將會導致企業財務系統的混亂,引起財務管理風險。
4.流通性與償債風險。一旦并購成功后,并購發起方企業的資金流動將會發生聚集變化,企業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如果無法完成資源整合、隨著債務的不斷增加、短期融資缺乏以及納稅籌劃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加大企業的財務壓力與風險。這一階段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資金短缺、流動性差、債務量大等財務問題。例如,由我國快遞行業元老級人物——陳平所建立的星晨急快遞公司,在2011年實現鑫飛鴻速遞公司并購后,雖然手握阿里巴巴7千萬的投資金額,但是由于自身并購管理的失誤,無法完成資源整合,在直營與加盟中產生直接的矛盾,加上自身資金流通較差與前期虧損嚴重,最后不得不宣告破產。
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1.強化目標企業的有效把握。在確定并購目標企業后,并購發起方企業一般需要委派專人、團隊或專業機構對目標企業進行全面的調查與核實工作,進而為并購估價提供信息參考。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強化目標企業的有效把握。例如,企業的產業結構、生產規模、經營狀態、市場競爭力、收益空間、財務狀況以及現有債務等,對于這些較為基礎的信息,一定要逐一調查與核實,并根據報告作出詳細的分析及評價。一般情況下,要對各分項進行價值評估,其總和一般可以作為并購的價值核算,從而多方面的確定并購企業的具體價值,降低并購財務風險的出現。而在這之前,并購企業同樣要基于自身具體情況出現,對于自身的并購能力進行科學的評估,優化自身的并購系統,并根據具體情況準備多套并購應急計劃,進而降低企業估價風險。
2.優化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并購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力以及能獲得的流動性資源、股權結構的變動情況,對并購支付方式進行設計,合理安排現金、債務、股權各方式的組合,以滿足收購雙方的需要。通常情況下,應考慮并購方支付現金能力的限度,力爭達到一個較合理的資本結構,減輕收購后的巨大還貸壓力。在并購進行階段,其對并購企業的財務狀況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均會在通過融資手段解決相關財務問題,主要可以基于以下幾點入手。
2.1正確選用融資方式:對自身內外部形勢進行準確的分析與總結,盡量在最為良好的融資環境完成融資。
2.2規劃并購融資規模:并購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對其融資規模、來源以及數量等一定要做好分析把握工作,確保融資工作滿足實際需要,避免融資浪費與不足等問題的出現。
2.3完善融資結構:通過市場信息的有效把握,及時了解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而不斷完善融資結構的有效調整。
3.正確選擇支付方式。并購企業要根據自身的財務支付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資金支付方式,支持并購企業資金支付方式的多元化管理及創新。在企業的現金支付、股票支付、債券支付或者是多方支付的混合型支付方式上權衡利弊,取其最利于企業發展的支付方式,有利于降低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并購實務中,除了單一支付方式外,常見的支付對價組合包括:現金與股權的組合、現金與認股權的組合、現金與資產支持受益憑證的組合等。將多種支付工具組合在一起,如搭配得當,選擇好各種融資工具的種類結構、期限結構以及價格結構,可以避免單一支付方式的缺點,既可以使并購企業避免支付更多現金,造成企業財務結構惡化,也可以防止并購企業原有股東的股權稀釋或發生控制權轉移。
4.降低流通性與償債風險。完成并購工作后,并購企業要迅速完成財務資源的有效整合。在實際工作上,主要可以基于財務資源管理、財務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財務機構管理等三個方面進行。對于雙方的資產、債務以及稅收等,可以基于雙方優勢出發取長補短,降低企業資產流失。而在這之中,最為核心的工作是確保企業的資金有效流入,減少企業資金大量流出,從而減緩企業的負債壓力,使并購企業對資金的流通性與債務償還具有良好的把握。例如,吉利在強吞沃爾沃的過程中,市場普遍差評,認為此舉屬于“蛇吞象”。但是在過去的五年中,隨著吉利汽車對沃爾沃業務的全面把握,重視自身的短板,迅速完成資源的全面整合,降低自身項目運作所帶來的資金壓力。現如今,兩家企業已經完成無縫接合。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之間的并購屬于一個較為系統與復雜的工程,在實際工作上需要熟練把握每一個環節,進而降低財務風險的出現。而本文由于篇幅與個人知識受限,在財務風險及防范分析上還較為簡單,因此希望相關專家學者提高此方面的理論探討力度。
作者:陳亞玲 單位:貴州省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