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經濟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長,對外貿易逐漸增多,我國貨幣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人民幣也漸漸地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支付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是大勢所趨,所以本篇文章就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和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作出了以下的討論。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經濟發展;相關影響
中國自從加入WTO以后,在世界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經濟全球化,世界貿易多元化發展,交易貨幣也不再單一化。隨著世界經濟趨勢發展,新貨幣的出現是必然的,而隨著中國的經濟實力影響日益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出現也是必然的。現如今,許多外資企業的交易貨幣不再只是美元、歐元,還以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由此可見,人民幣國際化應當是大勢所趨。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一)人民幣跨境流通規模
據統計,在近年來,人民幣對外流通數量逐漸增多,規模逐漸增大。無論是人民幣的流入量、流出量、流通規模還是人民幣在國外的滯留量都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在1980年我國的出口貿易總額還只是19121億美元,但是到2012為止,我國的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1599435億美元,增長速度十分迅速。另外我國的進口貿易總額也從200億美元增長到191456億美元,增長速度也十分驚人。由此可以看出實行人民幣國際化之后,我國的跨境流通規模大幅度增長了。
(二)人民幣跨境流通的主要方式
人民幣跨境流通有兩種分式,即出境和入境。人民幣出境主要有貿易出境、旅游消費出境、投資出境、貨幣互換、非法出境五種方式。貿易出境即外資企業進口貨物以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旅游消費出境即隨著經濟的增長,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許多人不再愿意在國內旅游,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國外,所以人民幣也隨著人民流通在國外,那國外可以用人民幣作為支付支付貨幣的商店也越來越多或者兌換人民幣的金融機構也越來越多;投資出境即企業或者政府在境外的投資;貨幣互換即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一些國家選擇對貨幣進行互換,其中就有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互換;非法出境即交易,走私等等的非法交易。人民幣入境有貿易入境、消費入境、銀行信用渠道、投資入境、走私入境五種情況。銀行信用渠道即境外居住人在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存入人民幣或者境外銀行將它收入的人民幣轉至我國境內銀行;消費入境即境外人員來旅游或者居住在境外的人員帶回來的人民幣流通;走私入境即非法交易或者非法槍支交易等等一系列的非法活動所帶來的人民幣的流通。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影響
(一)鑄幣稅帶動經濟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使我國獲得豐厚的鑄幣稅,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收益即是鑄幣稅的收入。我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以后,我國就可以向境外國家收取鑄幣稅,即我們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收取大量鑄幣稅。比如日本拿5噸大米和我們換10萬塊錢人民幣,俄羅斯拿10噸大豆和我們換5萬塊錢人民幣。這5噸大米、10噸大豆我們實際上只花了15萬人民幣的印刷成本換回來的,成本極低,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大力的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大大的提高了我國的財政收入。
(二)節省外匯儲備,規避匯率風險,降低貿易成本
以前,外資企業的外匯存儲一般是美元與歐元,人民幣國際化之后,人民幣也成為國際見交易的貨幣之一。外資企業可以減少外匯存儲量,不用因為外幣貶值對企業造成不可挽救的風險。2009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只有36億人民幣,到2010年已上升到5063.4億人民幣,增加了139.6倍。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企業不僅節省了外匯儲備,也規避了匯率風險,也降低了貿易的成本,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與進步,也有利于中國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與前進。
(三)緩解國內危機
在二戰以后,可以看出美元成為了世界貨幣的霸主,在外匯存儲中也占有絕大部分比例。據統計,美元的外匯存儲在全球占有60%以上,即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占有很大的地位。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出口商,而你的出口都是用美元來結算的。當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造成美元貶值,你的實際收入就會受到影響。2008金融風暴之后,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實際上就是把通膨的壓力輸送到全世界,間接性的把經濟衰退擴散到全世界。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緩解本國的金融危機。
三、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問題
(一)宏觀調控的難度增大
目前,我國央行通過收放銀根來控制國內宏觀調控,實行人民幣國際化以后,人民幣流入境外,那央行的調控系統將從國內調控轉換為國際調控,而由于我國相關政策的不足以及相關經驗的不足,使調控難度大大的增加,貨幣的供應量將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此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央行對人民幣的掌控能力下降,嚴重影響了國內宏觀調控的實行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減弱,加大國內金融遭受外部沖擊的可能性
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之后,我國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緊緊相連,國際金融市場一旦出現任何風險就勢必會影響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后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激等狀況的出現,都會給國際投資者見縫插針的機會,刺激了短期資本的流動,而且有一定的幾率出現國際金融危機,給國內的金融市場帶來更大的沖擊。
(三)國際投機資本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加重
實行了人民幣國際化之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一旦世界金融市場出現危機,那必然會影響我國金融市場,導致金融危機。人民幣國際化之前,我國的經濟市場相對比較穩定,之前出現的國際金融危機也并沒有給我國帶來過大的影響,那一旦人民幣流入境外,其他貨幣流入境內,那勢必會給我國帶來沖擊,造成金融危機。所以人民幣國際化降低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抵御風險的能力,給我國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金融沖擊。
(四)外資企業面臨考驗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出口量大大的增加,促使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化使人民幣升值,那為了讓出口產品的價格不變,那與美元的兌換率就得下降,外資企業賺取的利潤就相應地減少了,這就會給外資企業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掌握國際貨幣的一種發行權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民幣國際化不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讓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更上一個層次,可以在國際事務中擁有發言的權利。
人民幣國際化雖然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許多有利的影響,例如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節省外匯儲備,規避匯率風險,降低貿易成本,促進我國金融創新,完善我國金融市場等等,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例如宏觀調控難度增大,外資企業面臨考驗,給國內金融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等等,所以說人民幣國際化仍存在一系列的消極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增加了我國金融市場所面臨的風險,具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中國要想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主要地位,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競爭行列并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國應該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制度,加快國內金融市場的建設,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參考文獻:
[1]莊翔.人民幣國際化的障礙分析與路徑選擇[D].安徽大學,2014.
[2]張彥.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障礙與相關對策[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02):62-66.
作者:方學鳳 單位:埃斯特朗微導體技術(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