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基于國內外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與企業績效的相關理論,以2001年-2006年的中國農業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數據為樣本,運用熵統計方法和相關分析方法,在對其多元化經營水平進行測度的基礎上,對不同程度的多元化水平與企業經營績效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關鍵詞: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績效;影響
1研究樣本選取和研究方法
1.1研究樣本的選擇
本文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為基礎,以證券之星截止于2006年12月31日公布的47家A股農業上市公司從2006年至2001年一共6年的數據為總體,并排除已經退市的、已經轉型的、以及分行業資料提供不明確的企業,最終選出37家企業作為分析的樣本,但由于在這6年中,企業上市的時間不同,具體的企業數量見表1,數據從證券之星的上市公司各年的年報中獲取。
1.2計量多元化度和劃分多元化類型的方法
(1)多元化度的計量方法。
在多元化的測度方法上,現在廣泛認同的有Jacqcemin和Berry在1979年提出的多元化熵統計量,此方法可以通過概率統計的方式可以比較科學、完整的描述企業的多元化程度。本文采用DT(總多元化度),DU(非相關多元化度)和DR(相關多元化度)三個指標。其公式為:
DT=-Ni=1piln,DU=-∑Mj=1pjlnpj,DR=mj=1J∈行業集pi/pjln(pj/pi)pj
其中,DT表示總體多元化度,N為多元化經營單元數,pi為第i個經營單元數的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的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DU表示非相關多元化度,M為多元化經營的業務組的個數,pj為第j個多元化業務組的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的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DR為相關多元化度。可以看出
(2)多元化類型的劃分。
多元化類型的劃分在Wrigley博士于1970年提出的專業化率SR的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多元化熵統計量得出的多元化度,對企業的專業化類型進行劃分。其中SR的計算公式為:
SR=企業最大單項業務的年銷售收入企業年銷售總收入
則通過專業化率SR,可劃分為如下四種多元化類型(見表2)。
1.3經營績效及抗風險能力的衡量指標
(1)盈利能力指標。本文選取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來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率主要反映了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水平,數值越大則說明主營業務獲利能力越高,而凈資產收益率則主要體現了企業凈資產即股東權益的獲利能力,數值越大,說明凈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好。
(2)償債能力及風險性評價指標。償債能力指標選取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風險性評價指標采用凈資產收益率的變異系數來表現,其公式為:Cv=σi|i|×100%,其中σ為樣本標準差,為樣本平均值。
(3)資產管理能力指標。采用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來來分別反映企業總資產和流動資產的利用效率。
2實證分析及結果
2.1多元化經營與企業盈利能力
分別以總的多元化度DT和相關、非相關多元化度DR和DU與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采用皮爾遜相關系數法,進行相關分析,得出相關矩陣,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到,除2001年之外,其余幾年總多元化度與凈資產收益率都呈負相關,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與主營業務利潤率的關系則均不顯著;相關和非相關元化度與盈利指標均無顯著相關關系,反映了多元化程度的增加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管理成本,但卻不能帶來相應的收益,反而會降低企業的贏利水平。而相關和非相關多元化度的增加則不一定能帶來企業盈利水平的增加。
進一步對企業的不同多元化類型和盈利能力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4和表5。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基本呈現單一業務企業>主導業務企業>非相關多元化企業>相關多元化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則基本呈現主導業務型>單一業務型>非相關業務型>相關多元化型。說明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戰略類型中,主導業務型和單一業務型的總體盈利效果較好,其原因應該是單一業務型和主導業務型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在市場上這種類型的企業比較容易獲得行業優勢,所以在企業的盈利能力方面會比較突出。另外,這兩種類型的總的多元化程度普遍較另兩種類型要低,這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多元化程度負相關的結論相吻合。而相關多元化的盈利能力低于非相關多元化,相關多元化雖然可以獲得一部分范圍經濟所帶來的收益,但是由于相關多元化型的企業,核心業務不突出,各業務銷售額所占比重都不大,這樣很難在各行業中保持優勢,再加上農業產業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弱質性,導致相關多元化型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而非相關多元化雖然也沒有突出的核心業務,但是由于其進入的是相對于農業來說,具有見效快、利潤空間廣闊等優勢的非農行業,所以非相關多元化企業在盈利方面比相關多元化具有一定的優勢。
2.2多元化經營與企業償債能力及風險
分別以總的多元化度DT和相關、非相關多元化度DR和DU與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和風險變異系數采用皮爾遜相關系數法,進行相關分析,得出相關矩陣,結果如表6和表7。
從表6和表7可以看到,其中2005年、2006年和2001年總的多元化程度和資產負債率顯著正相關;總的多元化程度和速動比率在2004年和2003年顯著負相關,其余幾年則均無顯著的相關關系,風險變異系數和總的多元化度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說明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和分散風險,相反可能會由于為了開展多元化經營所增加的各種成本,有讓企業被動負債的可能。相關、非相關多元化程度與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和風險變異系數均無顯著的相關關系,說明相關、非相關多元程度的增加并不能起到提高償債能力,提高抗風險能力的作用。
進一步對多元化的類型與企業償債能力和風險的關系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8、表9和表10。
從表8、表9和表10可以得到。平均資產負債率在四種多元化類型中,基本呈現出單一業務企業<主導業務企業<相關多元化企業<非相關多元化企業,但是并非十分的明顯,不過單一業務型和主導業務型總體的資產負債率小于相關多元化型和非相關多元化型總體的資產負債率卻比較明顯。平均速動比率在四種多元化類型中,基本呈現出單一業務型>主導業務型>相關多元化型>非相關多元化型。非相關多元化的短期償債能力最低。風險變異系數在四種多元化類型中,由低到高為主導業務型<單一業務形<相關多元化型<非相關多元化型。說明由于主導業務型企業擁有比較突出的核心業務,在行業競爭中容易獲得優勢,在經營中抵抗各種因素的能力會較強,同時還能以一定的多元化經營為輔,所以相比那些沒有突出核心業務的多元化企業風險會相對的低。非相關多元化的風險比其他三種類型要高,主要是由于,這種類型的企業本身沒有核心業務,進入陌生的領域,行業競爭力處于劣勢,再加上開展和維持非相關多元化業務所增加成本與費用,都增加了其經營和發展的不確定性。
2.3多元化經營與企業資產管理能力
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與多元化指標的相關分析,見表4-10。
注:*P<0.05下顯著**P<0.01下顯著
通過對表11的分析可以看到,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均分別和總多元化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表明隨著多元化程度的逐漸增加,總資產和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都會降低。總資產周轉率和非相關多元化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流動資產周轉率和DU的相關關系不顯著。說明非相關多元化程度的增加,使各非相關業務部門之間的資源無法進行有效的相互利用,導致其資產的利用效率會逐漸降低。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與相關多元化度的相關關系則不顯著。
對企業多元化類型和資產管理能力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2和表13。
由上表可以看出,農業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均基本呈現單一業務型>主導業務型>相關多元化型>非相關多元化型。說明對總資產和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上,單一業務型最高,而主導業務型其次,最低的為非相關多元化型。新晨
3結論
通過對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和績效的實證分析,歸納得到了以下結論。
(1)總的多元化度和凈資產收益率負相關,和主營業務利潤率的相關性不顯著,相關多元化度和非相關多元化度與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的相關性均不顯著。說明增加多元化的程度不一定會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還會降低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
(2)總的多元化度、相關多元化度和非相關多元化度與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以及風險變異指數均無顯著相關性。說明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沒有起到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加償債能力的作用。
(3)總的多元化度和總資產周轉率以及流動資產周轉率負相關;非相關多元化程度和總資產周轉率負相關,和流動資產相關性不顯著;相關多元化度和總資產周轉率以及流動資產周轉率均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4)通過對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類型的比較,發現擁有核心業務的企業類型,即單一業務型和主導業務型,在經營績效和抗風險能力上,均優于主營業務不突出的類型,即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型企業。
參考文獻
[1]雷良海,杜小娟.上市公司多角化經營程度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3.
[2]尹義省.中國大型企業多角化實證研究——兼與美國大公司比較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