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銀行發展的功能定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支持地方經濟的特色發展
首先,農村商業銀行受政策影響大,可以根據政策靈活變動,向政策優惠和傾向的產業和企業提供金融產品。例如,長春農村商業銀行利用吉林省的民營企業三年發展計劃,為民營企業、微小企業提供量身訂做的金融貸款服務,幫助民營企業發展,實現了地方經濟與農商行的“雙贏”。其次,支持地方特色發展。例如,長春農商行開辦汽車抵押貸款,支持汽車企業發展。江陰農商行支持華西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發展
由于自身資金規模和管控能力不足等原因的限制,農商行在金融市場中的高端、優質客戶領域的競爭力較弱,所以,中小企業這一客戶群就成為了農商行的目標客戶領域。因為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具有“金額小、周期短、信用低”的特點,所以,農商行通過實地考察、引入第三方擔保信托機構等方法,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
(二)服務民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金融危機波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時,當地的農商行通過風險控制、妥善安排資金等方法,與當地民營企業和百姓共同抵御金融危機。在農民工輸出省份(例如:江西、四川、河南、重慶)的農商行向農民工提供回鄉創業貸款、工資支付結算業務、留守家屬致富幫扶等服務農民工的舉措。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農商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第一時間把資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開展幫助災區搶險、重建的金融服務。
二、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農村商業銀行是屬于農村正規金融體系中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而且其功能定位也區別于其他金融機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屬于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近年來的業務逐漸轉向城市,而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農村商業銀行則成為了服務“三農”的主力軍。
(一)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從開始組建至今,發展穩健,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截止2012年全國共有已掛牌的農商行250家左右,還有一些正在籌建過程中的農商行。其中,江蘇省40家,是我國農商行保有量最多的省份;其次是安徽省31家,湖北省21家。在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現有分布中,首先,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省份的農商行保有量為166家,遠超北方省份的84家的發展勢頭。其次,東南沿海地區因其經濟發達、民營企業規模大,所以共有98家農商行,占全國總量的39.2%;而經濟相對落后的西北地區只有14家。再次,農業大省(例如,山東、黑龍江、江西、河南、四川、安徽、湖南、湖北、河北、江蘇、吉林、浙江)因農業發展的需要,這些省份的農商行保有量為174家,占全國總量的69.6%。另外,我國四個直轄市中:天津2家,北京、上海、重慶各1家,農商行數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城市化較為顯著。
(二)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雖然發展勢頭良好、規模逐年擴大,但是在改革發展的探索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
1、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問題。第一,思想觀念上的轉變困難。從2003年開始改革至今,農商行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股份制改革,從農村合作金融向現代商業銀行的思想轉變是較為困難的。第二,公司經營管理上的問題。首先,公司實行股份制銀行的組織構建,股權結構主要是法人股和自然人股(職員股和非職員股),而法人股東主要是以地方民營企業為主,缺乏優質的股東。獨立董事和監事主要為科研學者,缺乏其應該具有的制約作用。其次,人員激勵、績效考核和工作監管是公司經營管理上主要問題。第三,缺少優秀管理創新人才。在今后的發展壯大過程中,勢必會增加支行、營業網點的數量,而行長等骨干人才的缺乏以及金融產品創新人才的缺乏都是致命的。第四,資金支撐方面,因缺少像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那樣雄厚的資金支持,以及在吸收存款方面所受到的地域限制,這些都導致農商行在發展過程中缺少有力的資金支撐。
2、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外部危機。第一,外部競爭壓力增加。首先,農村金融市場中,國有銀行仍處于市場領導者的位置。其次,郵政儲蓄銀行只吸收存款,不從事貸款業務,這就在存款來源上對農商行造成擠出效應。現存金融機構和正在進入的金融機構都增加了農商行的外部競爭壓力。第二,消費者的偏好發生改變。首先,當消費者可選擇的金融機構增多時,消費者就會選擇最適合自己、最信任的對象,也就是說,當郊區、城鄉結合部、村鎮等地區的金融機構增多時,農村商業銀行原有的壟斷優勢就不復存在。其次,隨著經濟轉軌和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城鄉、村鎮等地區的金融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偏好發生轉變,例如從原來的單純存款需求到現在更多的貸款、資金理財需求的變化。第三,企業形象樹立時間短。在金融市場中,影響消費者存款選擇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金融機構的企業形象,在農商行處于企業形象樹立初期時,消費者還不了解這個“新生”的商業銀行。
三、促進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建議
通過對農商行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為了使農商行更好的發展,對我國農商行的未來發展建議如下:
(一)加強政府部門對農商行的政策扶持
農商行是受國家政策影響很大的銀行類型。首先,因為農村金融業務的經營成本和風險都較高,政府應該建立補償機制。利用財稅的調節作用,通過財政補貼、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來幫助農商行主動介入農村金融市場。其次,銀監會應充分考慮農商行的歷史包袱和客觀因素,出臺適合其發展的監管政策。再次,地方政府應幫助當地農商行發展,使農商行參與到地方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中,例如:農業、交通、通信等。
(二)明確市場定位,突出農商行特色發展
通過發展內部優勢,利用政策優惠,共同推進企業的戰略發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發展戰略。
1、明確服務宗旨。農商行具有服務“三農”、支持中小企業這一特定的服務宗旨,而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宏觀政策上的支持又為企業發揮內部優勢提供了機會。
2、利用地理、歷史優勢。農商行脫胎于農村信用合作社,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營業網點分布最廣泛的金融機構,所以,應該發揮地理優勢和歷史優勢,深入市場,挖掘市場潛力。
3、植根本地,謹慎異地擴張。我國現已擁有250家左右的農村商業銀行,每家農商行都是獨特的,每個省份的金融市場也各不相同。不同發展形勢下,應該謹慎異地擴張,更應該注重根植本地,深耕當地金融市場。
(三)利用外部機會,吸收優質資金支持
首先,要根據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適當引進戰略股權投資。其次,還要根據所在地區經濟的發展特色,吸收這些行業里的龍頭企業的資金入股,優質的資金支持才能提高資金質量。
(四)吸引優秀人才,注重人才培養和績效考核
農商行實現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和考核體系。首先,應該利用外部機會。借助政策優勢和本地區地理、經濟發展優勢,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其次,學習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建立以人為本的、適合人才發展的人才培養和提升的體系。再次,要注重激勵和考核并重。加強對員工的激勵制度,并且輔以績效考核和監督管理。
(五)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做最專業的涉農、惠農業務
首先,以專業服務建立企業形象,提升市場競爭力。其次,以專業吸引消費者的需求選擇。當專業的涉農、惠農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業務推出后,一定時期內,市場口碑就會建立。只有做專業的、最能夠滿足農村消費者的金融需求的業務,才能夠提升外部競爭力,增加市場份額,逐漸改變消費者的偏好選擇,減輕外部威脅。
作者:胡予曉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