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壓電器配電網系統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電力科技的飛速發展,高壓智能電器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方面有了諸多應用。介紹了智能化電氣與控制的意義,較為深入的分析了高壓智能電器配電網絡保護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構成及相關原理,為高壓智能電器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建設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高壓智能電器;配電網;自動化系統
隨著電力科技的飛速發展,高壓智能電器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方面有了諸多應用。伴隨著高壓電器智能化,配電網的保護自動化受到了電力工程行業的高度重視,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在微型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高壓設備的促進下,配電網絡保護自動化技術更是降低設備間的相互作用,保證供電連續性及可靠性的關鍵技術[1]。
1智能化電器與控制
現今,具有在線檢測和自診斷功能的電器與開關柜大批涌現,而電氣領域的智能控制旨在高層控制,也就是組織控制,即對實際過程或環境進行規劃與決策。這些問題解答過程類似于人腦思維具有“智能性”,運用到了符號信息處理技術、啟發式的程序設計技術以及與自動推理決策的技術[2]。高壓智能電器是配電自動化系統中是一個重要組成單元,動作要適應總體規劃,通過多元結構解析與上級通訊。因而,人們常這樣理解智能電器:采用智能控制方式、依照外界特定的要求及信號便可自動實現電路的短通、電路參數的轉變,從而達到對電路的檢測、轉化、維護等的電器類設備[3]。
2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構成
2.1中心主站系統
中心主站系統管理配電調度各個子站系統,是整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核心,具備三大功能。(1)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功能:信息處理、配電事故順序記錄處理、配電事故追憶、配電事件處理、相關數據標識、各種表格打印、程序運行控制等;(2)DA(配電自動化)功能:自動故障診斷、對故障進行隔離、對故障線路進行重構等;(3)DMS(配電管理系統)功能:網絡數據分析、潮流計算、對網絡進行重組、負荷管理、電壓與無功優化以及安全性與可靠性分析等。配電調度主站系統大多使用通用性極強的商用數據庫、分布式的環境網絡支撐軟件、客戶/服務器計算模擬技術,中間環節相關數據的交流與互換通過總線進行,提供開放式程序接口和數據庫接口,能夠和管理信息系統(MIS)、調度自動化系統聯接,從而實現數據共享,同時能和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結合,為配網設備管理開辟了新天地。
2.2中間子站系統
中間子站系統即變電站子站系統,它的軟件平臺一般由實時與多任務操作系統組成,要求實時性良好、可靠性較高、能夠遠程維護以及便于擴展[4]。子站系統完成最基本的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功能的同時,還需具備以下功能:故障檢測、定位、隔離及系統恢復。配電網中監控設備面域廣地點多,把全部終端設備直接與主站連接很難實現,這就需要站端系統劃分級層,在主站與設備之間要增設中間配電子站系統,借此管理線路上相關監控單元,從而實現數據集中的功能,完成任務的上傳下達,最終達到故障就地隔離、定位以及恢復的功能。調度主站的配電管理系統(DMS)分析軟件可以有效地避免負荷盲目轉移。
2.3終端裝置系統
配電房終端裝置系統要求具備以下特點:(1)遙測、遙信、遙控作用;(2)自檢、校驗作用;(3)能夠模塊化設計,且可以自由組合;(4)體積小、防塵、防潮、抗干擾、可靠性較高;(5)接口靈活,能支持各種通信模式;(6)界面操作直觀,維護方便;(7)備用電源高溫下具備穩定性。終端裝置系統不僅要求對饋線終端設備(FTU)及一次設備實用、靈活、可靠[5],同時對配電房開關要求功耗低、可靠性高,通過光纖互感器檢測出線路上的故障。備錄波功能可以安全準確地反饋故障點,為配電系統建立數據源,同時也為檢修人員提供數據材料,保證了檢修率[6]。
3結論
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離不開電力事業的強有力支持,社會發展對電力需求不斷增長,進一步壯大了高壓智能電器配電網絡,配電網絡自動化系統結構日趨復雜,電壓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電力管理系統商品化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供電企業面臨挑戰,供電技術面臨革新。我們必須認真的規劃高壓電器配電網絡,不斷提高配電系統自動化,不斷完善配電網架結構,采用先進的技術建立高水平的配網自動化系統。
參考文獻:
[1]楊文英,蓋志強,張華峰等.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可靠性問題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6(27):176-177.
[2]高吉普,徐長寶等.智能變電站IEE1E588以太網交換機故障案例復現測試及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4,7(1:4)97-98.
[3]楊歡紅,姚建華,阮遠峰等.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二次設備在線監測技術研究[J].華東電力,2014,5(7)154-155.
[4]蔣先乾.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問題初探[J].中國水運,2007(5):56-57.
[5]曾杰峰.配電網自動化發展展望[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81-84.
[6]趙擁華,方永毅,焦彥軍等.逆變型分布式電源接入配電網對饋線自動化的影響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3,4(24):85-86.
作者:許東杰 耿曉璐 單位:河南平高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