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動物強制免疫對象和病種的變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動物疫情形勢的變化,動物強制免疫的對象和免疫病種也隨之發生變化,根據相關資料記錄記載,江津動物強制的免疫對象和病種也呈逐漸增加的趨勢。
關鍵詞:動物;強制免疫;對象;病種
0引言
動物強制性免疫的對象和病種,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雖然有所相同,但總體仍然是呈現逐漸增加的態勢。2018年,江津境內動物強制免疫的對象由20世紀60年代單一的牛,逐年增加至牛、豬、羊、禽、犬和人工飼養的鴿、鵪鶉、鹿等。強制免疫的病種也由原單一的牛出敗、牛炭疽逐步增加偶蹄獸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新城疫、羊小反芻獸疫等。隨著炭疽的消滅,該病種已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退出了強制免疫。
1豬的免疫
自20世紀80年代起,基層畜牧獸醫站因系“自收自支、自負盈虧、自求平衡、自我發展”的四自集體事業單位,為穩定和增加站的經濟收入,江津依靠政府行政命令,對全縣生豬統一實施豬瘟、豬肺疫、豬丹毒“三聯苗”的強制性免疫;仔豬在30日齡閹割時,除進行“三聯苗”免疫外,同時變相進行仔豬副傷寒的強制性免疫,并統一實行“一刀一針一缺一證”(一把閹割手術刀、一顆注射針頭、一個免疫耳缺、一張免疫證明)制度。自2008年開始,豬由“三聯苗”免疫改為豬瘟單一疫苗免疫,并同時增加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3種疫苗分3點3次不同部位注射。母豬的免疫病種和時間一直與仔豬閹割免疫同步實施。從2009年開始,仔豬在2月齡時,再加免1次豬瘟和口蹄疫;從2016年開始,重慶市取消豬瘟強制性免疫,改為養殖者自愿免疫。
2牛的免疫
20世紀60年代中期,牛炭疽、牛出敗在全國部分地方流行,為控制和消滅2種疫病,國家農業部將此列入強制性免疫病種。隨后,牛炭疽因逐漸被消滅而退出了強制性免疫,實行在不同年份根據國內疫情發生情況,實行按時段重點免疫。2000年后,牛出敗也退出了強制性免疫,只保留口蹄疫疫苗的強制性免疫,并逐步將單一疫苗過渡為二價苗、三價苗免疫。
3羊的免疫
1998年《動物防疫法》頒布實施前,由于當地飼養量少,且未強制免疫,羊實行養殖者自愿免疫,免疫的比例一直較低,效果不理想,致使多地接連發生羊的口蹄疫疫情。1998年起,羊的口蹄疫免疫被國家農業部列入強制性免疫病種,開始用O型口蹄疫疫苗進行強制性免疫后,大大提高了羊的免疫密度和質量。2013年起,改用口蹄疫O型、亞Ⅰ型二價疫苗對羊進行免疫;2013年起,又增加了羊小反芻獸疫疫苗的強制性免疫(每3年普遍免疫1次)。
4禽的免疫
2002年以前,禽的強制性免疫病種主要為新城疫,2002年開始,除繼續進行新城疫強制免疫外,增加用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H5N1亞型疫苗)免疫,免疫品種增加至雞、鴨、鵝、鵪鶉、鴿、家養野雞等。從2004年起,散養戶飼養雞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簡稱“禽新二聯苗”)免疫。鴨、鵝、鵪鶉、鴿等仍繼續沿用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H5N1亞型)免疫。2016年3月起,由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H5N1亞型)改為用重組禽流感病毒H5亞型二價滅活疫苗免疫。
5犬的免疫
1980年前,國家和畜牧獸醫部門未實行犬的強制性免疫。1980年后,農業部將狂犬病的免疫列入國家強制性免疫病種目錄,免疫工作由畜牧獸醫部門負責。從2000年開始,江津市政府根據重慶市政府文件和《通告》要求,對狂犬病免疫工作進行了分工,即: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協調、衛生部門負責疫苗管理、畜牧獸醫部門負責免疫操作、公安部門負責犬只管理。2008年3月,《重慶市養犬管理暫行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208號)頒布實施后,養犬管理仍由公安部門負責,疫苗管理和免疫實施由獸醫部門負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分村集中進行。
6結語
就江津動物強制免疫對象和病種的發展變化進行了簡要回顧和敘述,以便同行了解動物強制免疫對象和病種的發展過程,以便更好地做好動物強制免疫工作。
參考文獻
[1]范開慶,鐘揚萬,吳宗友.重慶江津區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的經驗[J].獸醫導刊,2008(8):58-60.
作者:馬榮臻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油溪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