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羊疥螨蟲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治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疥螨蟲病是養羊業中最常見的寄生蟲病,臨床上患病羊主要表現為奇癢、皮膚增厚、脫毛、消瘦、龜裂等,具有高度傳染性,可在短時間內引起羊群嚴重感染,該病多發生在冬未及早春季節,對養羊業危害性非常大,可導致代謝機能紊亂、生長發育障礙、飼料報酬降低。因此,結合多年臨床工作經驗,就羊疥螨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診斷要點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提出有效的防治對策,這對于防控羊疥螨蟲病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疥螨蟲病;流行特點;防治對策
0引言
羊疥螨蟲病又叫疥癬、疥蟲病、疥瘡病等,是疥螨蟲寄生于羊體表皮膚上引起的寄生蟲病,其病原為疥螨屬的羊疥螨,蟲體較小,成蟲體型呈圓形、淺黃白色,長約0.2~0.5mm,廣泛存在于全球各地,是疥螨屬中最常見的螨之一,為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傳染速度快,常造成大批羊只發病,最終因消瘦衰竭而死亡[1],因此,羊疥螨病應引起養殖企業及養殖戶的高度重視。
1流行特點
1.1傳染
源吳金龍[2]報道指出,患羊或帶蟲羊為羊疥螨蟲病的主要傳染源,健康的羊只可通過與之接觸而發生感染,一般主要多發生在皮膚較柔軟且毛較少處,如鼻部、嘴部、耳根等,隨著病情的不斷蔓延,逐漸向背部及全身蔓延。
1.2發病季節
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以寒冷的冬季及早春季節最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冬季及早春季節光照較短,氣溫低,皮膚也較濕潤,圈舍又陰冷潮濕,有利于疥螨蟲的繁殖生長。而在夏季和秋季時,氣溫較高,皮膚表面受陽光照射時間較長,皮膚較干燥,這個時間段又處于換毛時間,羊毛也容易脫落,不利于疥螨蟲的生長[3]。
1.3傳播途徑
羊疥螨蟲病主要是通過皮膚接觸而進行傳播,當患病羊只與健康的羊只接觸后,或與被感染的工具、飼料、飼草等接觸也容易引起感染。另外,圈舍通風不良、濕度過大、飼養密度過大等也容易引起羊發生疥螨病。
1.4易發年齡
羊疥螨蟲病主要多發生1歲以內的羊只,特別是幼齡羔羊最易感染,發病率高達90%,死亡率高達80%。
2臨床癥狀
從羊的頭部開始、皮膚增厚、脫毛并有大量皮屑,向全身蔓延,羊只患病處感覺奇癢,常在欄桿、墻體上摩擦至癢,嚴重羊只患處出現水皰,破裂后形成結痂,最后痂皮龜裂,患處體表大部分毛脫落,皮膚變干石灰狀硬殼。
3診斷要點
3.1臨床診斷
根據羊疥螨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因等方面可做初步診斷為羊疥螨蟲病,但是,臨床上要多注意與羊濕疹、羊痘、禿毛癬疾病等進行鑒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3.2鑒別診斷虱:臨床癥狀上與疥螨較為相似,但皮膚炎癥、皮屑及形成痂程度比較輕,比較容易發現虱和虱卵,并在病料中找不到螨。濕疹:濕疹和疥螨病主要區別在于濕疹的癢癥并不像疥螨病那么劇烈,不受環境和溫度影響,并且無傳染性,皮屑內也無蟲體。山羊痘:山羊痘和疥螨病的主要區別在于,山羊痘主要侵害小羔羊,且多發生在少毛的眼、鼻子等部位,痂皮內觀察也沒有螨蟲。禿毛癬:禿毛癬和山羊疥螨病主要區別在于,禿毛癬患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其上覆蓋有痂皮呈淡黃色易于剝離,沒有什么癢覺,在鏡檢中可發現大量真菌的芽孢或菌絲。
3.3實驗室檢測取患病羊胃內容物進行涂片,經革蘭氏染色,進行鏡檢,沒有發現陰性棒狀桿菌。然后分別取幾只患羊的糞便10g,分別溶入100mL生理鹽水中,充分混合后靜止25min,取上清液進行涂片,顯微鏡下觀察沒有發現蟲卵和蟲體。根據患病羊發病部位,用無菌刀片刮取患處皮屑,滴入加有10%氫氧化鈉的溶液,經過15min后,將病料放入載玻片上,用低倍顯微鏡進行觀察,結果發現疥螨蟲體和蟲卵,成蟲雄蟲0.28~0.23×0.18mm,雌蟲0.33~0.45×0.25~0.38mm,并發現未成熟的蟲體和卵。結合臨床診斷、實驗室檢測等即可確診為山羊疥螨病[4]。
4防治對策
4.1預防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羊只飼養管理,及時清掃圈舍,將糞便及異物堆放到指定區域進行發酵處理,保持圈舍干燥衛生,確保有良好的采光性,控制好飼養密度,保持通風。(2)定期對圈舍及飼養工具等進行消毒,可使用0.5%敵百蟲溶液噴灑圈舍、墻壁、飼養工具等,地面使用20%石灰水洗刷。(3)定期使用伊維菌素或阿菌菌素進行驅蟲。(4)盡量采用自繁自養,若因生產需要從外場引種時,要對羊場是否發生過疥螨蟲病進行詳細調查和詢問,引入后要隔離飼養,確認健康無疫病后進行藥浴,然后再混群飼養。
4.2治療措施
(1)藥浴??蛇x用螨凈靈或除癩靈進行藥浴,以保證每只羊各個部位都可浸泡到,藥浴時間約1min,注意,在藥浴前要準備好藥浴藥物,特別是要準備一些中毒搶救藥品,并且在藥浴前要讓羊只充分飲水,以防止部分羊只因口渴而誤飲藥浴液。也可使用0.5%敵百蟲噴灑全身,嚴重的患處用1%敵百蟲液涂擦。(2)皮下注射蟲螨克注射液,皮下注射0.02mL/(kg體重),1次/d,連用7d,個別嚴重病例7d后可再注射1~2次,體弱羊只盡量不要注射治療。(3)口服伊維菌素0.3mg/kg,1次/周,連用2~3次。(4)中藥治療:硫黃、明礬、艾葉、雄黃各50g。冰片、檳榔、狼牙、花椒各30g,蛇床子、輕粉、馬錢子、百部、大風子各20g共13味中草藥按一定比例組成,將上述中藥用水煮沸30min過濾后待溫度適宜后洗刷羊的患處,若有結節的羊只應盡量輕擦輕洗,羊的擦洗時間不少于10min/只,1次/d,連用3~5d。
參考文獻
[1]黃熙媛,韋永化,曾永姿.山羊疥螨病的發生與診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7(21):274-275.
[2]吳金龍.羊疥螨病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7):184.
[3]匡艷菊,楊連省,薛榮.山羊疥螨病的綜合防治技術探論[J].畜禽業,2016(5):93-94.
[4]田永祥,劉春元.羊疥螨病的診治及預防[J].中獸醫學雜志,2015(5):42.
作者:吳軍明;占金陽 單位: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