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人才現狀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瓶頸
根據我市科技局“十二五”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分析,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將由2010年的160家增加到200家,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將由2010年的81家和85家分別增加到90家和100家,再加上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在現有35家基礎上的新發展需要,僅以科技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的學術技術帶頭人為主要培養提高對象的高端人才和高端領軍人才及后備人才的培養需求數量將超過500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人才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人選需求數量也將在千人以上。適應產業、科技、人才一體化,引領和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市科技創新高端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
經濟發展,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構筑人才優勢,轉型發展是“牛鼻子”,重中之重是識才、育才、用才。我市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面臨的高端科技人才嚴重缺乏;領軍后備人才儲備不足;關鍵人才能力短缺;人才政策嚴重缺失;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經費比重較低,事業環境優勢不足及重使用輕培養弱激勵,政府服務不足等種種突出問題,主要原因是在思想文化、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一是認識不到位,思想觀念滯后,尚未把科技創新高端人才作為我市科學發展的戰略核心與根本舉措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培養目標不夠明確,普遍缺少中長期培養計劃,事業環境優勢不足,人才價值認可上存在著“馬太效應”。解放思想、尊重人才的任務很重,錯失良才危機意識有待增強。影響認識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方面是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戰略、方針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別一方面是沒有對科技人才成長的規律和發展的戰略進行深入的研究,工作重點和發展目標不明確,缺少科技人才發展的規劃和頂層設計。二是投入不到位,人才培養投入力度有限,企業作為投入主體的投入水平不高,多數企業在價值鏈的低端,經濟效益水平低,創新實踐層次低,制約創新平臺建設、創新活動強度和創新人才培養的投入能力。關鍵是政府部門對科技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缺乏強有力的財力投入保障,沒有鼓勵企業和引導社會對科技人力資源的持續性投入及制定完善的監督與控制制度。三是機制不健全,市場配置人才的基礎性作用還沒充分發揮,以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為核心的人才科學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尚未建立,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技術職稱評定行政化管理模式制約了創新人才的選拔、使用和成長。促進創新人才成長的選人用人機制尚不夠完善,聚才、育才、留才、用才和人才成長與產業發展銜接互動,激勵科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及培養領軍人才的長效機制、創新活動強度和創新人才培養考核機制有待完善。四是服務不到位,扶持人才發展的配套政策缺失,政府相關部門尚未形成合力,專門為科技創新高端領軍人才服務的機構和特事特辦制度、為解決他們后顧之憂的服務平臺與綠色通道有待建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創新文化氛圍有待進一步營造。目前我市還沒有出臺有效的專項高端科技人才引進政策、培養政策和激勵政策,已有的政策措施尚未普遍得到落實,科技人才服務業發展滯后,成為科技人才引進培養的制約瓶頸。
二、對策建議
一是發揮政府統籌協調職能,完善科技人力資源相關制度,為科技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保障。制度設計制定包括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科技人才財力投入、科技人才培養考核、科技激勵政策落實監管和科技人才引進、培養的計劃項目平臺建設、科技人才金融支持等規劃和政策措施。
二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為釋放科技人才潛能提供動力。重點加強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職稱評、聘制度改革,轉變行政化管理模式,實行技術職稱評定和崗位技術職務聘用分開,鼓勵科技企事業單位自主評價科技人才績效。
三是加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科技人力資源環境,為推進科技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提供條件。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庫、專家庫,支持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著力扶持科技人才載體平臺戰略升級,充分發展科技創新載體平臺對優秀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養使用功能,大力支持科技人才服務業發展,鼓勵科技人才合理流動、合作交流和開展創新創業。
四是強化企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主體地位,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和聯合培養科技人才高地建設,在京津冀一體化提速的背景下,著力借助京津科技資源發展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和培育知識產權領軍企業、科技型企業家隊伍,促進高端科技人才隊伍的成長。
作者:張元杰 單位:河北省委黨校2012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專業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