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科學與中藥保健的教學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緊扣專業優化教學內容
1.1選擇適宜的教材教材作為提供給學生信息的最基本載體,是本課程教學開展的基本要素,因為教研室老師在教材選擇上極為謹慎。經過反復論證比較,最終確定在原有教材(《中藥營養與保健》黃漢強主編)的基礎上,重新修訂編寫適宜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材,由我校中藥學教研室秦海洸博士、易蔚博士、胡小勤博士等聯合編寫完成。該教材分為總論和各論部分,前者重點介紹保健中藥的相關理論知識,而各論部分是將篩選出的100余味中藥分為益腎溫陽、滋陰補血等9類,內容集中在保健中藥的性能、保健作用、營養成分、使用注意等方面。在教學內容上體現中醫藥基礎理論對保健中藥應用的指導,并以藥物本身的傳統藥性功用為載體,聯系現在藥物在營養保健方面的應用,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把握。
1.2凸顯專業特色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開設是以廣西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需求為目的,依托廣西的壯瑤醫藥資源特色,以“深入推進教育優先發展和實施人才強桂戰略”為契機,解決現有食品專業中藥保健特色不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足,廣西食品產業高層次人才嚴重不足等關鍵問題,構建富有特色的新的食品專業體系,為廣西地方經濟建設和我國及東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培養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中藥保健食品的特色突出、全面掌握中醫藥理論與食品生產、管理、安全檢測技術的與國際接軌的食品現代化創新型應用人才。結合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歷史沿革和特征,為更好地突出中醫藥院校食品專業的特色,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極其重視保健知識與中藥知識的整合,充分體現“加強基礎、注重應用、增強素質、培養能力”的教育原則,對理論課程實施以知識點為模塊,聯系基礎、拓展應用的構建模式。
1.3突出教學重點《中藥保健與營養學》總學時為42學時,而課程涉及到的保健中藥多達百余種,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很難達到知識的面面俱到,而且學生的接受程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吃透”教材,查閱相關的文獻,做到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根據藥物的保健作用,我們將藥物分為益腎溫陽、滋陰補血、健脾益氣等九個類別,而各個章節中對各類保健中藥的性能特點、作用機制進行概括性的講授,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每一章保健中藥的作用特點。與《臨床中藥學》課程講授相比,我們在課程內容設計中偏重于中藥的保健作用、營養成分以及保健制劑的應用,著重于預防保健、防治結合,以養生保健為主要作用形式達到未病先防、康復保健的作用。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既要體現中藥學的內容,如中藥的產地、性能、保健作用、營養成分、使用注意等,同時還針對常用保健中藥各種應用制劑類型、服用方法以及保健品審批等內容進行概括講授。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對于教學學習技能和技巧特別是應用型知識技能的掌握有很大影響。而教學的成敗在較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妥善地選擇教學方法。我們在講授《中藥保健與營養學》多以“啟發式”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將激發式講授、探討式討論、實踐能力訓練等進行優化組合,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2.1幫助學生完成縱向、橫向比較針對本課程教材中的保健中藥的九大分類,幫助學生在每一章節講授前幫助學生進行同類藥物保健作用的比較,提煉共性知識點重點介紹,而各藥的個性作用在講授每一味中藥時補充。在完成教材內容的講授后對具有相同保健作用的中藥進行縱向比較,例如,在講授的過程提及“祛斑”功效,教材中涉及的藥物有薏苡仁、冬瓜子、益母草等,但分屬不同章節,所以在教學過程進行歸納有助于學生的記憶。
2.2加強課堂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直接影響到課堂效率,并且是決定學好保健中藥的直接因素。啟發式和問題式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問題的切入點,就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然后在問題的基礎上引入教材內容的講授將起到很好的效果。
2.3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選擇活躍課堂的同時增強感官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生動、豐富的教材,有價值、有說服力的理論,接觸實際的實驗課、先進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牛黃”為例,在講授時以淘寶網天價安宮牛黃丸網絡截圖為切入點,讓學生先注意到5萬元的價格炒作,從專業角度幫助學生分析此現象產生的原因,將天然牛黃的保健作用引入,這比單純地介紹牛黃的保健作用、營養成分以及使用注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技能
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必修課程之一,我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實用性知識講授,將強化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實習延伸到上崗實踐中。例如,我校食品專業每年舉辦食品文化節,“保健藥膳制作大賽”是其中的保留比賽項目,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后將其與《中醫藥膳學》相結合運用保健中藥完成實踐,既幫助學生掌握藥物的功效又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4結語
《中藥保健與營養學》作為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主干課程開出后,受到學生的一直歡迎,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綜合測評也取得較為滿意的成績。與此同時,我們針對人文社科學院等其他專業的學生開展選修科目,也取得一定教學成果。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如教學課時總共42課時比較少,在精講重點保健中藥的同時,難免有顧此失彼的現象出現,影響到學生對教材內容細節的掌握。因此,針對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的《中藥保健與營養學》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仍需總結完善,并始終圍繞本專業為廣西地方經濟建設和我國及東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培養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中藥保健食品的特色突出、全面掌握中醫藥理論與國際接軌的食品現代化創新型應用人才目標,進行課程的深入探討和研究。
作者:范麗麗易蔚陳衛衛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