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合式教學在機電液壓傳動的應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各高校對課程教學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以“學生”為一主體,依托“世界大學城”線上課堂和“液氣壓學訓室”線下課堂兩平臺,從“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液壓傳動與氣動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并取得良好效果,對其他課程特別是理實一體化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世界大學城;混合式教學;液壓傳動與氣動;液氣壓;學訓室
1前言
液壓傳動與氣動課程是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液氣壓元件選用、回路裝調、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排除等專業(yè)能力。該課程緊密聯系生產實踐,對接學生就業(yè)崗位,具有原理抽象、理解困難、綜合性強等特點。在有限的學時和有限的實訓條件下,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學習難度大,興趣不足。本研究以“學生”為一主體,依托“世界大學城”線上課堂和“液氣壓學訓室”線下課堂兩平臺,從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液壓傳動與氣動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培養(yǎng)懂知識、會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2混合教學設計
本文提出“一主體、兩平臺、三階段”的混合教學設計框架如圖1所示。課前以職業(yè)崗位能力為導向,教師從知識、技能、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進行課程開發(fā),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并推送至“世界大學城”線上課堂;學生登錄平臺,完成課前預習,并通過“討論”和“自測”反饋學習效果;教師分析反饋信息,精心策劃線下課堂活動。課中課中為線下課堂,安排在“液氣壓學訓室”,基于翻轉課堂模式,教學做一體。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實現重、難、疑點突破以及知識內化;采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系統(tǒng)(回路)設計和小組裝調,培養(yǎng)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裝調技能;通過系列的小組活動,如小組討論、小組裝調、成果分享、評價總結等,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等職業(yè)素養(yǎng)。課后教師開展教學反思,完善補充線上資源,供學生進一步參考學習;布置線上作業(yè)和考試,拓展主題討論,引導學生鞏固學習成果,并提升能力。
3混合教學模式應用與實踐
以崗位職業(yè)能力為導向,液壓傳動與氣動課程整合成五個學習情境,24個學習任務(見表1),并在15級機電一體化專業(yè)01班開展混合教學實踐。在此詳述學習情境三任務1“溢流閥的選用”的教學過程。1)課前預習。學生課前預習資源如表2所示。從自測答題以及主題討論獲知,學生對先導式溢流閥的工作原理以及遠程調壓原理的理解不到位。2)課中內化。如圖2所示,首先,教師針對學生課前預習存在的問題以及重難點,以先導式溢流閥工作原理動畫和遠程調壓動畫為素材,組織小組討論、成果分享、評價總結,突破重、難、疑點;然后以HY32-400壓力機液壓系統(tǒng)為實例,引導學生完成討論、任務工單、成果分享、評價總結,實現知識內化;接著引入膠粘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資訊、方案確定、系統(tǒng)繪制、檢查完善、評價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各小組依據設計的液壓系統(tǒng)在液壓實訓平臺上裝調,依次完成液壓元件選用、油路連接、控制電路連接、檢查調試、成果分享、評價總結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裝調技能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各環(huán)節(jié)的“評價總結”,分小組評價總結和教師評價總結兩部分,用于小組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以及知識技能的總結提煉。3)課后升華。課后,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補充和完善線上資源,供學生進一步學習;同時作業(yè)和考試,用于學生鞏固學習成果和查驗學習效果;另外,拓展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能力拓展。
4混合教學模式效果
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學習資源,集文本、圖片、動畫、微視頻、仿真、案例、討論、自測、考試于一體,資源豐富、生動、形象,學習時間、地點自由,互動性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該班課程平均出勤率達到95.6%,線上討論留言達1066條,線下課堂學習熱情明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提高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比較,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更好,裝調技能有明顯提升,在校技能抽考中合格率為100%,期末綜合成績良好率達到62.2%,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提高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師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課程開發(fā)和資源利用,需要提升信息化技術手段創(chuàng)建優(yōu)質課程資源,需要具備信息化資源有效利用的方法和手段,還要有信息時代數據的分析與整合能力。課程組教師在第二屆湖南省微課大賽中獲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在2017年湖南省職業(yè)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2017年成功立項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供給側改革下高職立體化課程資源建設研究”。
5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服務教師和學生,能顯著增強“教”與“學”的效果,在液壓傳動與氣動課程上得到真實體現,對其他課程尤其是理實一體化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現[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2):15-20.
[2]付艷芳,楊浩.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7(26):36-41.
[3]汪燕,鄭蘭琴.實踐、反思與交流:聚焦國際混合式教學研究:第三屆混合式教學法國際會議綜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5):7-11.
[4]龔友根,林列書.基于信息化教學的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教學模式改革[J].內燃機與配件,2016(12):159-160.
作者:王江蘭 呂小艷 李芳 單位:湖南 電氣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