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綠色開采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煤炭工業雜志》2015年第四期
一、科學組織小塊段開采,使資源回收率明顯提升
1.堅持完善管理制度。龍東煤礦出臺了《采區收縮及小塊段回采考核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規范了小塊段開采程序。一是確定“以小面主采、大面配采”的開采實施方案;二是加強小塊段安全管理,制定專項措施,強化現場落實,確保安全回采;三是加強生產準備工作,超前準備接續工作面、掘進頭,集中專業化隊伍進行生產準備,發揮專業隊伍優勢;四是加強管理和考核,在大屯公司率先制定《綜采工作面拆除安裝工作標準》,納入作業規程,人人學習掌握,嚴格檢查驗收,提高工作面拆除安裝質量,縮短了工時。
2.嚴格優化設計方案。一是優化開采方案,選擇科學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式,從設計入手,合理設計巷道斷面,保證生產需要;二是優化支護參數,在設計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選擇合理的煤柱留設寬度,選擇合理的巷道支護參數,回采前分析、標記出巷道應力集中區,并在回采過程中進行重點監測,及時加強支護,并選擇合理的兩道支護方式,確保巷道的支護強度;三是優化施工工藝,在小塊段回采中,龍東煤礦摸索出了一套工作面過老巷的回采技術方案,并出臺了相應的技術管理規定,根據老巷不同的層位確定修護加固方案。
3.多措并舉提高資源回收率。龍東煤礦根據工作面煤厚和層位情況,采取機頭三臺支架正常上網等不同方式,重點加強過渡支架段的放煤管理,盡可能將頂煤完全放凈;通過加強出口端頭支護、在巷道內安裝3臺支架、在支架前方進行退錨、剪網等不同方法,使老塘及時垮落,盡可能減少端頭支架頂煤損失;除在中部槽正常安裝放煤置放器以外,通過在簡易機尾后面增加放煤置放器的方法,使巷道內支架放煤能正常回收到溜子里,減少煤炭資源丟失。
二、大力開展無塵化礦井建設,井下作業環境顯著改善
1.建立健全管理機構。龍東煤礦首先成立了以礦長為組長的綜合防塵工作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無塵化礦井建設的組織領導工作,明確礦領導及業務科室管理職責;礦每月以圖表形式下發礦井綜合防塵工作計劃。其次從制度建設入手,制訂了《無塵化礦井建設實施方案》《無塵化礦井建設實施進度表》,明確時間節點、實施步驟及建設目標。第三是落實責任,按照“誰作業誰管理”原則,制定了《綜合防塵責任區域劃分及消塵管理制度》,對綜合防塵工作分片包干,實行掛牌管理。
2.注重源頭治理。龍東煤礦在井口進風口安裝高壓微振動噴霧,下井口安裝凈化水幕和捕塵簾,主要進風大巷安裝自動凈化水幕,采區進風巷和工作面進風順槽安裝自動凈化水幕,產塵礦車全部使用防塵罩,進入工作面前的空氣實施連續凈化;在供水系統上應用軟化水處理裝置、反沖式過濾器和生態抑塵劑及添加裝置,以提高供水質量,確保噴霧效果。
3.嚴格過程控制。綜掘工作面產塵量大、粉塵治理難度大,是生產過程除塵降塵的難點和重點。龍東煤礦建立以KCG-180D干式除塵風機為主除塵設備,配套使用綜掘機外噴霧加壓、附壁風筒、煤層短臂靜壓注水、轉載點自動噴霧裝置、紅外線自動噴霧裝置、壓風呼吸器、捕塵網和粉塵自動在線裝置的綜合粉塵治理體系。
4.強化現場落實。龍東煤礦在采掘工作面推行綜合防塵交接班和任務單制度,堅持現場防塵管理實現“四個做到”:做到開工前必須認真檢查綜合防塵設施設備的完好情況;做到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正常使用綜合防塵設施設備;做到在交接班時必須對所有作業地點進行粉塵沖洗清掃;做到必須采取個體防護措施。堅持“三不生產”原則:防塵設施設備不完好不生產;防塵設施設備不正常使用不準生產;不實行綜合防塵交接班制度不準生產;對皮帶、溜子、變電所、炸藥庫等機房要地,堅持每班至少沖洗、清掃一次,其他地點按照礦管理規定實施定期沖洗,保證綜合防塵措施覆蓋井下所有區域。
5.推廣先進裝備。龍東煤礦實施降塵理念的轉變,由濕式除塵向干式除塵轉變,推廣應用干式除塵器,不用水、無污染,免交排污費,每個圓班節約用水10立方米,全年節約用水3000多立方米,平均除塵效率提高22.2%。采取深孔高壓注水,提高了原始煤層含水率;在綜采工作面推廣應用架間智能噴霧系統,并與采煤機聯動,實現了截煤、移架噴霧自動化;在綜掘機上安裝使用KCG-180D干式除塵器、附壁風筒及外噴霧加壓泵,提高了噴霧效果及降塵效率,達到凈化風流的目的。
三、積極開展材料回收修復利用,舊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1.堅持事先算贏。實行成本倒算,細化指標管理,根據全年的利潤計劃,倒推全年的目標成本,然后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把成本目標分解到每個成本項目,最后落實到各職能部門,確保壓力層層傳遞。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加強事前、事中、事后成本的分析、監控和總結,建立與成本同步運行的成本監控和信息反饋系統,實施對生產經營過程各環節的日常成本控制,對成本異常情況,隨時分析出現異常的原因,以針對性的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有效控制。嚴格成本指標的考核,堅持目標成本控制指標與工資資金掛鉤,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完不成考核指標的逐級扣罰當月的工資及獎金。
2.嚴格回收復用。龍東煤礦對井下材料實行回收、修復、領取、使用流程管理,做到每個工作面都設有回收復用臺賬,井下采掘工作面回收材料全部井下周轉,杜絕材料使用上的跑冒滴漏。嚴格回收復用品種。礦下達回收復用計劃,明確材料回收的范圍和品種,大到軌道、皮帶、電纜、鋼軌,小到托盤、錨桿、電纜掛鉤,做到回收品種細、回收數量多,交舊領新明細從原來83種材料提高到103種。2014年,龍東煤礦噸煤平均煤價比2013年底下降128元,人員比2013年減少290人,全年實現盈利2641.71萬元,原煤制造成本實際完成390元/噸,通過舊材料回收復用,噸煤成本比計劃降低了45.66元。
1.實施綠色開采是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龍東煤礦堅持“來自于地下,再還原地下”的綠色循環經濟發展理念,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和新技術研發,順利實現了礦井綠色開采的目的,解決了礦井開采帶來的地面沉降和矸石占地、污染問題。
2.實施綠色開采是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的有效保障。龍東煤礦實施矸石充填技術,減少了提升和運輸環節,免去了員工維護設備、設施,杜絕了運輸和提升事故發生;實施小塊段開采,規范了開采方式,嚴格按設計施工,杜絕了盲目施工和隨意施工,確保了安全生產;實施無塵化礦井建設,使工作環境和現場明顯改善,杜絕了煤塵二次飛揚,為職工安全生產創造了條件;實施舊材料回收,直接將舊材料才井下復用,免去了斜巷運輸、搬運環節,保障了安全生產。
3.實施綠色開采是提高煤礦生產效率有效手段。龍東煤礦自主創新、研發制造拋矸機,直接將矸石拋到廢舊巷道內,簡化了生產工序、減少了用人、運輸和提升環節,每月節約電費48.4萬元,不僅實現了綠色開采,而且使掘進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20%。
4.實施綠色開采是增強礦井發展后勁的一項長期工作。龍東煤礦將在西翼推行沿空留巷技術,2015年預計減少掘進巷道1300米,不僅能節約材料、人工成本費用500多萬元,而且能有效確保礦井正常生產接續。
作者:宋忠應 單位:中煤集團大屯公司龍東煤礦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