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畜禽養殖場處理養殖廢棄物最佳的方案之一,本文對當前渝北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措施。
關鍵詞: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問題及建議
1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現狀
2016年底,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是關系6億多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農村能源革命,治理好農業面源污染的是一件利國利民利長遠的大好事。2年多以來,渝北區各部門合力攻堅,在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上下苦功夫,使該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先進實用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技術得到示范推廣,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率達到80%以上。(1)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效果顯著。漏糞板,刮糞溝。刮糞機的配套推廣使用,清潔用水量減少70%以上,不但節約水資源,還大大減少養殖廢棄物產生量。2年多的時間,渝北區指導養殖戶安裝漏糞地板超過8000m2,修建刮糞溝超過4000m,安裝刮糞機近100臺,節約清潔用水10余萬方。(2)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推廣力度大。修建和修繕沼氣池上萬立方米轉換成清潔能源,既解決了養殖戶養殖能源問題,又有效的處理了畜禽養殖廢棄物;安裝還田管網5萬多米,修建多級糞污收集池,滿足種植大戶柑橘等水果及蔬菜施肥需求,搭建種養結合平臺,奠定了種養雙贏的基礎;開展“異位生物發酵床”技術試點示范,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零排放”。
2存在的問題
(1)偷排偷放現象仍然存在。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過程中,養殖戶偷工減料,還田管網安裝不到位,種植用地中轉池建設不規范,養殖場產生的糞污遠超糞污處理設施的承載量,導致偷排偷放仍然存在。(2)缺乏合理的科學規劃,盲目跟風。部分養殖場并不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規劃合適的糞污處理設施,而是生硬照搬別人的模式,反而增加了資源化利用難度。養殖戶劉某,年出欄生豬200余頭,豬場周邊有100余畝柑橘種植,修建有150m3化糞池,50m2的干糞堆積池,50m3的沼氣池,采取人工干清糞,產生的養殖廢棄物完全能消納掉,但看到臨鎮養殖戶異位生物發酵床不錯,借助惠農政策也修建了100㎡的異位生物發酵床,由于糞污量并不能足量供應及技術不到位,不到2月導致死床,反而成了一個新的污染堆。(3)還田推廣難度較大。雖然畜禽糞污進過發酵后是農作物很好的有機肥,但存在費勞力,見效慢,成本高等特點,與市面上多種多樣方便高效的農作物化肥相比,農民還是更喜歡用化肥。(4)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導致處理設施配置不足。對畜禽養殖廢氣物處理,無論是修建化糞池還是沼氣池都需要不小的一筆費用,如果沒有國家補助,養殖戶根本不會自己投資建設,即使有補助資金的支持,養殖戶在建設過程中都會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最大限度地降低費用,所以,在國家補助金額不多的情況下,修建處理設施配置會出現短缺。
3建議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1)明確責任,制定分級考核機制。根據常年生豬存欄規模,將監管劃分幾個層級監管。常年存欄20~100頭生豬當量的養殖戶,納入社工作考核目標;常年存欄100~200以上的養殖戶,納入村工作考核目標;常年存欄200頭以上的養殖戶,納入鎮工作考核目標。(2)建檔造冊,合理規劃。對全區常年存欄20頭生豬當量的養殖場進行建檔,不但要熟悉養殖者情況,還要知曉該養殖場周邊農用地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廢棄物處理設施規劃,并逐步完善。(3)繼續實施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措施。對有條件的養殖圈舍繼續推廣漏糞地板和刮糞機,盡最大可能減少養殖廢棄物總量。(4)加強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培訓。異位生物發酵技術是一項理想的養殖廢棄物“零污染”的處理技術,但由于生物菌的特點,要求操作技術較高,使實際推廣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加強和生物菌生產廠家合作,多開展相關實際操作培訓,讓操作者真正掌握此項技術,推廣應用開來。(5)落實種養結合試點,鼓勵養殖有機肥代替化肥。2017年5月,《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一文中明確要求對“種養大戶采用農牧結合、種養循環模式給予獎補”。通過政策補貼,降低有機肥使用成本,再加上國家對使用養殖有機肥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宣傳推廣,種植戶的效益得到明顯提高,養殖有機肥的使用就不愁了。(6)推向市場,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任何一個產業都不是單一產業,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也一樣,應將其推向市場,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結合其上下游產業,推行產業聯合,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可持續發展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推動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健康發展。
4結論
在全社會高度關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氛圍下,今后渝北區畜牧業發展只能以“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為重點,才能將渝北區的畜牧產業持續發展。
作者:劉新 李金容 楊忠國 徐先明 單位:重慶市渝北區畜牧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