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草原鼠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幾年。隨著內蒙古化德縣草原畜牧產業不斷發展,草原鼠害破壞嚴重和家畜爭草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消滅草地鼠害。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現狀,分析了草原鼠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草原鼠害;綜合防治;對策
內蒙古化德縣擁有豐富的草場資源,各類草地面積23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61%,屬干旱、半干旱型草原植被。主要牧草44科153屬235種,其中禾本科、豆料、菊科等飼用植物84種。草原鼠害是導致草原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外部原因,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十分適合鼠害繁殖,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一直是當地草原站十分頭疼的問題。
1化德縣草原鼠害防治現狀
近年來,化德縣草原鼠害發生率逐年提高,危害面積不斷擴大,嚴重影響到當地草原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切實做好轄區范圍內鼠害防治工作,連續多年縣農牧和科技局嚴格按照《實施方案》《作業設計》要求,成立以主管縣長為總指揮,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滅鼠指揮部,有關鄉(鎮)也成立了以鄉(鎮)長為組長的滅鼠指揮部,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內蒙古化德縣積極向上級政府部門爭取滅鼠資金和物資在草原鼢鼠嚴重危害區采用物理防治,下鼢鼠箭方法,防治5萬畝。在長爪沙鼠嚴重發生區投放D型肉毒素,防治5萬畝。其余地區采用草原圍封、加強草原管護等生態防治方法。為確保滅鼠工作安全有效地進行,草原站對于每一滅鼠人員都進行安全操作培訓,本著“安全、高效”的原則,結合鼠密度監測情況,科學合理用藥。截止到2018年5月,共用毒餌5噸,投入勞動力220人次,出動技術人員50人次,出動車輛25輛次,確保了滅鼠工作的順利進行。
2草原鼠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2.1缺乏有效的鼠害監測手段
化德縣草原鼠害防治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原因是因為鼠害監測手段相對較為落后。通常在夜間或地下活動分布極其廣泛,鼠害爆發規律難以掌握,因此很難進行有效的監測。在當前監測技術條件下尚不足監測鼠害的能力,轄區范圍內受害發病規律難以掌握,無法采取及時有效措施進行防范,這使得鼠害防治工作一直處于被動局面,給防治帶來巨大難度。
2.2防止工作量大操作困難
就現階段草原鼠害防治情況來講,一次鼠害防治往往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由于傳統防治技術覆蓋面積有限,只能采取抑制鼠害發生的方法,在具體工作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以此來提高防治質量。轄區范圍內草原鼠害發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就加劇了草原鼠害防治的難度,給整體防治工作帶來巨大難題。
2.3防治技術落后
現階段,草原鼠害防治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較為落后,存在很大局限,不利于在整個轄區范圍內大面積推廣。加上化德縣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進行草原鼠害防治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方案,這無形就增加了技術的使用難度,給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3草原鼠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3.1構建完善的生態防護措施,保護天然草場
經過多年的研究表明,草原植被的覆蓋程度和植被生長高度是影響鼠類棲息地選擇的主要因素,當草原的覆蓋度達到一定程度就不適合鼠類棲息,因此可以看出長期不合理的放牧導致草原牧草種類減少,覆蓋度下降,草原植被高度降低是引起草原鼠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結合草原生態環境建設,加速天然草場恢復,通過對草原進行有效改良,進行生態滅鼠,防止草原鼠害的進一步擴展蔓延。在牧區應該大力實施退耕還草、封牧、禁牧等措施,適時適地的改良,采用飛播、補播、人工播種等多種方式,保護天然草場,加速天然草場復原,禁止在天然草場放牧,逐步增加草原的覆蓋度。通過開展草場保護和生態治理,能夠有效提高草場植被的覆蓋度和草地高度,增加草場生物群落多樣性,逐步構建完善的草場生態系統,提高草地的抵抗能力,控制草原鼠害數量,實現草場可持續發展。
3.2保護天敵,維護草原生態平衡
草原鼠害防治過程中,如果一直單一的采用化學防治手段,難以起到應有的防護效果。通過引進鼠害天敵來抑制鼠害種類密度增長是有效的防控措施。草原鼠害的天敵主要有鷹、蛇、狐貍、黃鼬等肉食性動物,這些動物對控制鼠害數量增長有著積極作用。在牧區應該實施嚴格的禁止狩獵政策。在防治草原鼠害藥物選擇過程中應該盡量選擇低毒低殘留對草原天敵造成危害較小的化學藥劑,推廣使用生態農藥,減少對各類草原鼠害天敵的危害。通過在操場修建桅桿、巢穴、木屋等多種方式,為鼠害天敵繁殖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進一步控制草原鼠害種群。
3.3掌握鼠害習性,開展針對性防控
盡管轄區范圍內鼠害的發病規律難以掌控,但仍然需要觀察和掌握鼠類的具體活動規律和生活習性,利用鼠類冬季具有群居和大量儲存糧食的習慣,在冬季可以組織農牧民群眾開挖鼠洞,破壞老鼠的棲息環境,清理其儲存的越冬糧食。按照物理學原理制成捕鼠器對老鼠進行人工撲殺。對于鼠害種群密度相對較低,不適合采用藥物防控的草原,可以在草場投放鼠鋏、鼠籠等開展人工機械捕捉,利用窒息式滅鼠彈,將其放置在老鼠洞的洞口,利用產生的煙氣將老鼠熏死。采用物理防治手段能夠有效降低對天敵和周圍牲畜造成的危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往往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和人力資源,工作效率較低,對于大面積草場不適合采用上述手段。
3.4藥物防治
對于鼠害危害嚴重的草場,應該選擇低毒、低殘留、對環境造成負擔較小,不會危害人畜和野生動物安全的新型化學農藥。推薦使用植物性殺鼠劑、細菌性殺鼠劑和生物性殺鼠劑,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比例。藥物防治主要在鼠害集中爆發流行的時間段內投入。
參考文獻
[1]熊玲.新疆草原鼠害綜合防治技術應用[J].新疆畜牧業,2011(6):58-60.
[2]張九昇.荒漠草場荒漠化草原草場鼠害綜合防治技術及效益分析[J].當代畜牧,2005(7):33-36.
[3]楊東生,趙新春,熊琳,徐光青,韓曉玲.新疆草原鼠害的動態監測[J].新疆畜牧業,2004(6):58-60.
作者:吳將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草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