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筆者通過大量文獻資料法和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我國城市園林綠化與管理的部分問題,以其為有關園林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管理。
園林城市是在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園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城市發展,適應城市需要,順應當代人的需要,以整個城市轄區為載體,以實現整個城市轄區的園林化和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園林。它的總目標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城中有鄉,郊區有鎮,城鎮有森林,林中有城鎮,總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滲透,共同提高。
一、城市綠化建設應遵循生態、景觀、和經濟三個原則。
城市綠化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增進人民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一個城市的綠化水平,營造出一個宜人的居住環境,在綠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生態,景觀,經濟三個原則。
二、科學的搞好城市園林綠地規劃
根據國家綠地規劃要求,借鑒國外城市綠化成功經驗,改變過去那種用綠化點綴城市,見縫插針、小打小鬧的城市綠化模式,著重于整體城市大環境建設和整體規劃,在結合大規模市政建設和舊城區改造的同時,同步進行高質量,高標準的園林城市。
1、從生態園林城市出發,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塑造城市景觀特色。
2、著眼于城區內外綠地景觀的銜接和協調,重視對城區出入口、工業區及城區內重點地段和重要節點處的形象設計。
3、突出“系統”的觀念,強調綠地景觀的整體性,突出城市整體環境觀念,保護城區自然環境,以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的提高為目標指導綠地系統規劃。
4、規劃公共綠地活動功能應從人的需要出發,滿足居民游憩休閑等多項活動需求著重建設沿河地帶的綠地系統。
5、突出因地制宜、經濟節約原則,以較小的投資獲得較好的效益。
6、設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大力搞好創新。
三、加快立法建設進程,完善園林綠化配套法規和技術標準,理順管理體制,依法強化行業管理。
1.根據國務院立法計劃,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條例)和《城市公園管理條例》的起草、協調工作;爭取早日頒布實施。
2.根據城市園林綠化標準體系,抓緊專業標準、規范的編制配套。
3.充實加強城市各級人民政府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或配備專門的人員),依法行使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職能。
4.各級政府的園林行政主管部門要參與編制園林綠化規劃,行使行業審核、協調、服務、監督的行政職能,管理城市各類園林綠地的建設和維護。對經營園林綠化設計、施工,苗木花卉生產、銷售等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進行行業監督管理。
5、搞好城市園林綠化成果的保護和管理。城市綠化種植不得隨意砍伐和損毀,特別應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職責。
四、實行科學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增加科研的投入。
1.改革傳統的管理方式,吸收應用管理科學的新成果,改變園林綠化事業的落后面貌。
2.加強園林植物的引種馴化、遺傳育種的研究。培育具有特性和抗性的園林植物新品種。實行以植物材料為主進行園林綠化建設的技術政策。
3.加強瀕危、珍稀動、植物種的異地保護、繁育、研究,為保護物種多樣性做出貢獻。
4.針對園林設計、施工、植保、養護、管理、測試監控、專用機械等方面的發展開展科學研究。同時加強園林綠化科技情報工作,開展國內外橫向交流,引進先進的園林綠化技術和植物品種。
5.利用自身一切條件和手段加強對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園林綠化成果和各項園林綠化科學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社會維護生存環境、自然生態,園林綠化的意識,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搞好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
五、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加強園林管理的科研工作
園林城市的成敗得失,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人才的有無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養工作當作一項根本大事來抓,根據全社會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設法加大培養力度。加強各級園林綠化部門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崗位技術、職業道德的教育,有計劃、多形式、多層次地培養人才,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素質。育種、植保、環衛、室外高空作業等工種職工的勞保福利應享受專業隊伍的同等待遇。
推進城市綠化科研工作,重點是加強以植物為主的生物多樣性的資源調查,建立信息化數據庫系統,合理劃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適當選擇移地保護對象,并加強對鄉土植物的研究和園林引種培育工作,促進城市綠化建設中合理引入地帶性植被群落,達到促進城市綠化自維持、減少建設養護成本的目的。
六、規范規劃審批程序,完善審批監督機制,增加管理透明度
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完善管理體制,并根據部門職能的調整,在配合城市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加強對綠化用地審批、審查的監督管理,確保綠化用地的物質空間,協調好綠地系統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協作與監督關系,并建立完善的批前監督、批后監督管理機制,建立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制度,建立穩定的管理機構,建立定期匯報制度以評估綠化建設情況,達到對綠化規劃實施管理進行監督的目的。
七、要把發動群眾參與園林綠化和加強法制相結合
建園林城市是一項公益事業,具有社會性、群眾性,離開社會和群眾的支持參與是不可能辦好的。為使群眾能熱愛并積極參與,應以多種方式廣泛地進行有關園林綠化和人類關系的宣傳教育,進行有關樹木花草種養知識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其認識,培育其興趣,力爭把愛護園林綠化形成社會風氣,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同時要大力加強園林綠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項事業行之有效。
八、搞好園林事業的改革開放
多年來,園林系統都是按事業單位加以管理,這種局面、這種管法很不適應大園林的需要,應該根據政事分離、政企分離、重心下移的原則進行體制改革,從體制上、機制上實現根本性的轉變。應該從政策上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興辦園林事業,從事園林設計施工和苗木經營等活動。可以預期,通過改革開放定會進發出巨大活力,定會使園林城市蓬勃發展。創建園林城市,即建成適合人們高質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態環境,也稱為綠色城市。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滿足群眾需求的唯一途徑。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走進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