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文明下環境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首先針對中國環境管理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生態文明和環境管理的含義,最后根據目前現狀,提出了在生態文明視野下,加強我國環境管理所需要使用的相關對策,希望憑借此次經驗交流,能夠給予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帶來一定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環境管理;問題;生態文明;解決對策
雖然從改革開放時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速度始終處于穩定快速上升的狀態,但是在各行各業不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逐漸忽略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造成我國環境的大范圍污染。所以,針對目前的現狀,政府部門需要使用多樣化的環境治理手段,以改善目前岌岌可危的生態環境,同時國家還提出了生態文明觀念,要求在進行環境管理的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嚴格依照生態文明的含義開展環境治理活動。
1中國在進行環境管理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
1.1環境保護意識缺乏
自中國1978年進入到改革開放時代之后,市場體制從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改變成了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建設速度產生了質的飛躍。盡管國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漸漸意識到了環境管理對于自身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與美國等西方先進國家進行比較,在我國絕大多數城市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環境污染的現象仍隨處可見。國人在環境管理的意識成型上,遠沒有達到西方先進國家的高度,企業自身鮮有積極組織參加相關的環境保護活動,同時為了讓自身的短期利益得到最大化,違反我國制定的環境管理法律政策,隨意對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棄、廢渣進行排放。而在政府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能夠增加自身稅收,會大量地引入一些化工企業,這些企業為地方政府帶來豐厚稅收的同時,同樣也會讓環境污染現象進一步加劇。
1.2環境管理技術過時
在中國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地區進行分析,產生污染的污染源涉及到了很多行業和領域,如:城市居民所產生的生活垃圾與工廠所產生的廢渣、廢氣、廢水等,并且由于工廠性質的不同,這些垃圾有著不一樣的化學屬性。這便要求環境管理人員需要按照所產生的城市垃圾的不同屬性,開展對這些垃圾的針對性處理,由此最大程度地降低這些垃圾對城市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污染[1]。
1.3國家資金支持力度不夠
如表1所示,該表為我國近幾年來用于環境治理和科研投入的經費表。從表1中可以看出,近幾年我國用于環境治理方面所投入的經費,一直是穩步上升的態勢。但是從資金數額上進行比較,一直與科研方面的資金投入存在有較大的差異,同時在這些環境管理經費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到達地方之后,政府對于這些環境治理經費的支配權極度有限。中國屬于地廣人稠的國家,有著14億龐大的人口基數,而這些看似數量龐大的環境治理投入,在落實到地方之后便十分有限,城市當中無法利用更多的資金進行環境管理基礎設備的建設。
2生態文明和環境管理的本質內涵
2.1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的含義是:因為我國的生態環境目前正在逐漸惡化,部分學者便提出了和傳統的工業文明概念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文明,即生態文明。其主要是按照生態學的基本觀念,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生態文明是等級最高的文明,同時按照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讓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進行充分的結合,由此實現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專家認為,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主要涵蓋有以下幾個部分:建立良好的生態意識、選擇合理的經濟發展方法、完善生態制度,從而創造出最好的生態環境。
2.2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有著豐富的含義,包括有管理、治理、統治和處理等,針對我國目前城市環境的污染嚴重程度,原有的環境管理體系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對于環境管理,應采用更加先進的環境治理觀念和辦法,這些先進的環境治理觀念和辦法主要體現于從原有的單一性環境管理轉變成多元化的環境管理,城市所開展的環境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民主。城市在開展環境管理的過程中,政府需要主動邀請市民進行參加,獻計獻策,由此實現城市環境的各階層一同參加和管理,以求讓環境管理達到最佳的效果[2]。
3增強我國環境管理的相關措施
3.1增強城市居民對生態文明概念的認識
目前,在城市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如需要不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就必須要讓城市居民了解生態文明的相關概念,讓城市居民自發地投入到環境管理的監督工作中。為了能讓環境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政府部門在讓市民建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時,需要就對自身工作進行強化。同時,針對當前城市當中已經出現的環境問題,政府應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存在,以座談會等形式讓人民群眾暢所欲言、獻計獻策,拓寬政府對于環境管理辦法的途徑[3]。
3.2增強城市當中的環保技術
當前,在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當中,針對環境管理所采用的相關技術,如污染處理技術等,已經較為落后。針對這一現狀,BONWORLDLOWCARBONWORLD2016/9城市環保部門就必須要進一步增加對于這些技術進行升級的費用投入,并組織相關環境管理技術人員,根據自身城市的現狀,研發更加先進的環境管理技術,由此進一步降低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對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污染。
3.3完善相關法規制度
針對一些在從事生產活動當中,不能嚴格按照生態文明法律的企業單位,政府必須要制定一系列嚴格的地方性規則,對企業生產進行制約,由此改善這些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3.4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在部分地區的領導階層當中,其自身就無法嚴格依照生態文明的法規政策開展工作。針對這一現狀,便需要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并與領導階層的利益進行掛鉤,由此提升領導階層對于開展環境管理的積極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憑借對中國目前生態環境現狀的分析,不難看出,同美國等先進國家進行比較,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狀況仍較為落后,部分地方仍舊為了將短期利益最大化,以犧牲環境作為了代價,同時國家對于環境管理經費投入的不足也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遲遲無法落實的一大原因。因此,在我國普及生態文明的相關概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地方政府部門需要腳踏實地,從生態文明意識的普開始做起,讓中國逐漸實現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管理,使得中國經濟建設能夠在考慮到環境的因素下,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訓芳,等.生態文明視野下環境管理的實質內涵[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9~23.
[2]張道廣.淺析生態文明視野下環境管理的實質內涵[J].低碳世界,2014(13):4~5.
[3]羅勝.生態文明視野下環境管理的實質內涵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2):133.
作者:楊文劍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