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清潔生產環境管理體系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依據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上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許多的省份已經依據國家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上的要求制定出了很多的可行性措施,在產業的生產與發展上都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對于第一產業農業上的管理,相關的管理部門在管理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采用生產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管理制度制定上的方法來對農業生產環境進行管理。文章針對農業清潔生產環境管理體系內容的制定與實施進行了探討,望得出的結論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的任務開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農業;清潔生產;環境管理體系;內容探討
農業清潔生產上的內容是指農業在生產的過程中,生產活動對于環境上的影響與作用,這些作用對于環境生態平衡上的影響來說是非常的大的,與此同時,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農產品的種類與農藝特點也是不同的,所以,管理人員就要對農業上的生產活動范圍與管理體系的建立,進行基礎性的調查與測評,依據不同的行業與種類上的差別來對實際落實的管理條例進行制定。
1農業清潔生產的環境管理制度
農業污染主要由規?;B殖業導致的點源污染和作物種植業導致的面源污染構成。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是我國點源污染的重要管理制度,在工業的末端污染控制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農業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隱蔽性、發生區域的隨機性、排放途徑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確定性和污染負荷空間分布的差異性,面源污染不易監測和量化,至今還未建立合適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手段。要阻制農業污染物的產生及有毒有害物質進入環境,避免水土流失,減少地表徑流,必須建立污染源削減和外源物質及農藝措施的準入管理制度。把農業源頭投入總量控制和農業環境影響評價作為農業清潔生產污染預防的強制性環境管理制度,體現清潔生產的核心理念。
1.1源頭總量控制制度
對生產中各環節投入的外源物質(原材料、水資源等)進行總量控制,減少非產品輸出。為達到減少農業投入品品種、使用量、使用次數及使用范圍的目的,在當地經濟技術水平和環境容量的基礎上,確定總量控制因子,對農業污染源削減的潛力和機會進行評估和識別。按照農業清潔生產的不同環境標準級別,分別對農業各行業、主要種養種類開展清潔生產需要投入總量的科學預算核定,再按照一定的系數計算污染物排放量,實行允許投入量、允許排放流失量和超標收費制度,把主要種養種類的投入品最高限量標準作為強規執行。
1.2農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農業生產活動均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近年來,人們對農業環境問題的關注主要集中在農藥、化肥的投入上,而對農業產業結構、產品布局、耕作制度、農藝措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復墾、基本農田綜合治理以及重要的農業發展規劃、計劃、方案中的不當行為或決策造成的環境影響,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盡量減少或避免農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各種危害,必須建立農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一是結合生態功能區劃,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污染高風險區進行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和種植制度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采取限定性的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對策,必要時進行限產甚至休耕休漁恢復;二是開展農業工程建設如重大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田綜合治理等對水土流失、地表徑流和土壤生物的影響評價;三是對重要農業發展規劃、計劃、方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減少農業對環境的影響。
2農業清潔生產環境標準體系
2.1建立農業清潔生產環境標準的原則
農業清潔生產管理條例上的制定,一定要在國家制定的產業政策的管理下得以開展。原因是環境上的標準只有符合了產業發展上的趨勢與要求才能發揮出其自身的價值。管理人員需要對管理工作上的細節進行相關的了解與掌握,才能根據農業市場上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措施制定。農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做的是對生產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掌握,并在管理的過程中根據市場上的變化,將產品上的每一的生產環節都考慮到。生產環境上的規定標準需要將生產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完整的進行覆蓋。
2.2農業清潔生產環境標準的基本內容和框架
為了讓農產品上的管理工作開展得到細分,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生產水平上的體現對農業清潔生產上的環境體系進行更為詳細的規劃,只有得到這樣的細分,生產上的事物運行才能得到更為妥善的管理。一般情況下,農業管理體系會被劃分為三個等級,這三個等級上的規定內容也會隨著等級上的差異呈現出不同的管理力度。通過對等級上的內容整理,管理人員就可以在管理的過程中有依據的對問題進行處理。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的是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人類在活動與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對環境進行良好的維護,那么人類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無法估計的,所以為了我們生存的環境可以得到源頭上的保護,生產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首要的前提,只有這樣的條件約束才能讓環境可以一直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狀態運行。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上的生產活動開展都需要遵守基本的清潔原則,讓環境的壓力可以縮減到的最小。
參考文獻:
[1]段然,王剛,孫巖,等.農業清潔生產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3):494-499.
[2]熊文蘭.種植業清潔生產的內涵和技術體系[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3,20(1):26-28.
[3]高騏,張鵬.用清潔生產的理念防治農業污染的初步探討[J].新疆環境保護,2007,29(1):43-46.
作者:王曉輝 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