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地理環境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充分挖掘教育資源開展環境教育
地理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環境教育因素,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好教學與環境教育的最佳結合點,不失時機地開展環境教育。例如講“工農業的區位選擇”時,可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面充分討論影響區位選擇的各種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轉嫁問題,懂得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關系思想。另外,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當前大氣環境、水環境、海洋環境以及城市環境問題的發展趨勢,關心我國氣候變化、水質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和自然災害的增減程度,關注我國政府對應的各種環保措施及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國目前的環保工作重點。
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優化環境教育
1、運用對比分析促進環境教育
在地理教學中,通過閱讀材料、地理圖表進行對比分析,可有效促進學生發現環境問題,受到環境教育。如在教學“地球上的水”這一內容時,單從地球上水的覆蓋面積、儲量、水循環方面來看,可以說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當我們把地球上的各種水體按所占的比例用統計圖表進行比較分析,就很清楚地發現其實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非常少,加上人類的污染、浪費,可再生的水資源最終也會變成不可再生資源,從而導致地球水資源枯竭。地球上的水除了儲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極不平衡的,通過對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資源進行對比分析,就可以發現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十分有限,華北地區缺水相當嚴重,從而引導大家討論缺水的原因,探討解決的方法,呼吁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運用對比分析,學生對地理現象的認識更為深刻,環保意識和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得到進一步加強。
2、開展交流討論培養環保意識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許多事物的存在既對人類的發展有益,也可能存在潛在的危害。環境問題同樣受多種因素制約,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人們對同一環境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設計有爭議性的問題,組織學生從不同角度交流討論,讓他們深入理解環境問題,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如在教學高中《地理》“新能源”一節時,可結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地震引發的核泄漏事故,提出“要不要發展核電”這一爭議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組織討論。核電站是全世界公眾關注的環境問題焦點之一,有些學生認為核能是一種清潔、廉價、能量密集、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應積極發展核電站;另外一些學生則認為應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災難性的核事故、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引以為戒,不能忽視突發自然災害對核電站的威脅和來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廢料的威脅,應削減或停止核電發展計劃。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對核電不同的看法,通過爭論,能有效加深學生對核能利用問題的認識。
3、運用多媒體激發環保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對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只運用講述或學生討論達不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電視、幻燈、投影、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講解自然災害時,可播放洪澇災害、沙塵暴、霧霾等一些形象直觀的視頻資料和新聞報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深刻地體會到了人類破壞環境所導致的惡果,然后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分析形成災害的根本原因,引發學生思考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辦法進行防范和治理。多媒體能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增強學生對抽象地理知識的理解,從而將課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解決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我們就可以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感性認識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增強學生環境意識、激發環保熱情的教學效果。
三、拓寬學生知識面豐富環保教育內容
在我們的地理教材中,不可能把所有的環保知識都囊括其中,有許多內容必須靠我們課外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去查閱和拓展。我們可以按問題類別發動學生在課外進行查找,可以從互聯網、報刊雜志、課外書或詢問大人、老師、調查等渠道來獲取有關資料,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有豐富的內容供學生交流、探討。如我們講解“黃河”這節課時,讓學生認識千百年來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但歷史上黃河的多次泛濫曾給中華兒女帶來深重的災難,現在雖然黃河泛濫得到有效治理,但黃河又出現了新的環境問題,就是黃河斷流。通過發動學生課后查找相關內容,就可以讓學生交流黃河的區域環境、水土流失現象、“地上河”的形成、災害情景、斷流原因等,同學會發現許多黃河問題都與我們人類破壞環境有關,再探討我們應該怎么辦?引發學生思考保護環境的緊迫性、必要性。通過知識的擴展、延伸,學生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了,并可以用他們的思想去影響家庭甚至社會。統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運用多種有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強化環境教育,培養中學生對環境的認知能力,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廣大中學地理教師需要為之長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作者:張學曾單位:陜西省洛南縣永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