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訓練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主要針對地方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目前發展趨勢以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現狀問題進行反思。通過在教學上改革教育教學方法,結合有限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空間造型能力,從而改善環境藝術設計畢業生就業尷尬局面,為后繼課題研究設計以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空間造型訓練;創造;單元式教學
近年來,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礎物質需求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作為與人生活密不可分的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環境藝術設計人才需求提出新高度,從而導致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越來越傾向于多元化、多維化發展。這就要求高校培育人才應與時俱進,從開始的主要針對二維空間設計慢慢轉化為著重培養空間造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教學問題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在學了如三大構成、工程制圖等基礎課程后,卻仍與設計脫節,甚至許多學生到畢業學完所有課程,對大部分的知識似懂非懂,設計出作品圖紙看著優美但實際施工出來,空間尺度把握上出現嚴重問題。其主要問題表現在3個方面:
1.1學生主體方面
(1)應試教育教學方式單一。現在12年的應試教育,處于傳統教育模式,即老師灌輸知識有哪些,學生就學哪些,學生嚴重缺乏主觀能動性、想象力。(2)高考分數尷尬。有些學生甚至不喜歡這個專業,只因為高考分數僅達到分數線,被“迫”選擇學校專業,對其熱情不高,激情不夠。
1.2教師教學方式方面
(1)教學模式單一。現代教學仍有很多是延續傳統式教學,多是教授課堂內容,缺乏主觀能動性探討,自主引發學生去體驗三維空間。
1.3教學分配方面
(1)課程安排時間順序不合理。如先學習一門基礎課程,讓學生領悟到一定規律,但下一門課程設置時與之前課程聯系不多,反倒讓之前的領悟也慢慢淡化。(2)課程安排教師不合理。三大構成課程多是平面專業老師教授,多是講授理論或是以平面視角去考慮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三大構成課程,導致與環藝后續課程失去聯系。很多環藝學生在學習之后,仍然一頭霧水,空間尺度感把握極差,并沒有讓核心個人素質能力的空間造型能力得到提升,甚至大部分應屆畢業生仍是以手繪、軟件制圖等作為找工作的條件。
2環境藝術設計空間造型能力
教學改革環境藝術生設計專業與空間造型能力密不可分,無論是墻體分割,還是環境功能需求,房屋間距等無不與空間緊密相連。因此,為培養出一個合格設計師務必需要良好的空間能力做支撐。環境藝術設計空間造型能力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1教學方法
2.1.1加強手動建模力度。教學不局限通過三維軟件了解三維空間,可以用簡單三維空間動手制作模型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并通過一定的獎勵措施調動積極性。
2.1.2將課堂帶到室外。不僅局限于課堂學知識,書本看知識,應通過將學生帶到環境中感受空間存在感,通過步量、丈量、手量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空間存在感,并培養習慣外出游玩觀察時,人腦自動形成空間分析意識。
2.1.3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實際項目展示讓學生了解,并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實際考察推敲,才能更好地了解環境藝術設計空間的重要意義。2.1.4單元式教學。如該班人數是30人,5名學生為1組,比如建模、測量等,通過共同完成作業,相互之間的探討,更有利于知識的傳遞與吸收。
2.2教師本身
在環藝專業課程中,加強自身專業培養,在教書育人之前首先完善自己,實時了解行業新動態,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如三大構成等課程,應時刻緊扣環藝專業知識進行展開,讓空間造型融入各個課程。
2.3教學安排
教學中對空間造型能力訓練相對薄弱,沒有專門訓練課程,很多課程僅是涉及,而沒有探索空間造型方法的過程。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學生缺乏空間造型能力,可針對每個學校具體情況酌情定奪。
3小結
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能力重要性與存在問題分析,得知空間造型能力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所必備能力,但其教學發展與應用存在阻力。本文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反思,提出一定參考意見,希望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與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孫芬.淺議怎樣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J].魅力中國,2011(2)
[2]李楠溪.環境藝術設計空間含義與空間構成教學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5(10)
[3]鄒紅,俞進福.《空間構成》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實踐探究[J].成功:教育,2012(8)
作者:張燦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