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經濟環境下網絡審計發展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聯網時代的經濟模式正在逐漸改變著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會計審計模式,網絡審計進入人們的視野。網絡審計本質上的智能性、風險性、實時性導致在實現網絡審計的道路上困難重重,出現一些問題。只有通過完善網絡審計法律法規及其準則體系、加強網絡審計軟件的開發、加強網絡審計風險的控制以及系統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網絡審計人才等途徑才能完善網絡審計體系。
關鍵詞:網絡經濟;網絡審計;審計風險;審計軟件
我國正在經歷著由簡單、低級到復雜、高級的網絡審計的探索階段。簡單、低級的傳統審計、計算機審計在不同程度上均為網絡審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網絡審計仍然處于摸索上升的階段,所以國家和有關單位都在加大出謀劃策的力度,只為實現網絡審計的現代化發展。這不僅是因為實現網絡審計可以提高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性,而且還因為實現網絡審計可以化傳統的、計算機的審計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劣勢為明顯優勢,節約了審計成本。
1網絡審計的本質
網絡審計是一次對傳統審計與計算機審計的深華,是今天電子設備多樣化的高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它的載體是互聯網,是審計人員運用高科技技術,采用專業的、人機結合的綜合方法,從而對被審計單位有關會計報表及憑證等信息進行的一種遠程的審計方法。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下,交易活動、決策活動等經濟業務能夠瞬間完成都依靠的是網絡化數據系統,加上各項工作使用的數據信息又都是在同一個信息數據資料庫中提取,而且整個資料庫之間互為前提、互相影響。所以網絡審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它不僅要包含由傳統審計的會計資料及其他資料轉化來的原始資料和信息功能,還要包含計算機網絡的開發設計與控制實施等,具體可以體現為企業計算機系統開發的審計和計算機系統功能與控制的審計等。
1.1網絡審計是一種遠程審計、智能審計
網絡審計即“人+機”的審計。它是審計人員充分運用了具有時代性的科技化產物———互聯網,再結合特定的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財務、會計業務等開展的一項遠程審計。這就對從事有關審計工作的人員敲響了要具備會計、審計等專業財務方面知識和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以及網絡軟件運用等多種其他方面技能的警鐘。除此之外,審計人員還要從相關審計軟件的研發角度去考慮如何降低審計風險、實現審計網絡化。可以說,網絡審計也是一種智能審計。
1.2網絡審計是一種風險審計
在網絡經濟條件下,一方面是計算機、網絡本身存在的風險以及從事審計的網絡人員帶來的風險,例如計算機病毒、黑客入侵以及審計員人為非法篡改數據信息等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的賬務處理由無紙化取代了傳統的手工記賬,企業外部的經濟交易由網上交易(也即無紙化交易)取代了傳統的紙質交易,這些在磁介質上存儲的信息可能會經歷很容易被切斷還沒有留下一些痕跡,而且可能還會讓你沒有辦法檢查。所以說,網絡審計也是一種風險審計。
1.3網絡審計是一種實時審計
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經濟業務中的數據處理日益頻繁,日常審計工作中的審計目標、審計證據、審計結論及審計報告等審計程序都會通過網絡平臺來展現。這樣審計部門和審計機構就可以通過網絡系統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實時審查,收集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和有關經濟業務信息,并及時向有關方面,從而降低審計人員的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限,提高審計工作的時效性。
2網絡審計存在的問題
2.1網絡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一直以來,我國的網絡法律法規建設都滯后于它的發展腳步,致使網絡安全問題一天天嚴峻。網絡審計是把互聯網作為載體從而實施評價、鑒定的時代性事物,只這一點就和傳統審計有著很大程度的不同。但我國今天正在使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等有關審計法規是只對于傳統的手工審計中的一些工作而制定的,它對當今網絡審計中的各項工作如何運行、對于違規行為如何處置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從而導致了網絡審計市場的混亂,最終使得實現網絡審計屢屢碰壁。比如說在網絡環境下,會計憑證存儲于磁介質上,而磁介質具有無形性,這樣就會使得會計憑證中的相關信息輕易被更改。而有關這個問題,我國今天正在使用的的審計法也并沒有做出處罰性的說明。
2.2網絡審計軟件嚴重欠缺
由于網絡審計在我國起步較晚,國內的審計工作者和專家團隊對有關網絡審計的理論認識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所以導致了網絡審計理論比較缺乏。我國從事網絡審計軟件開發的公司特別少,目前以“審計”命名的軟件開發公司只有唯一的一家用友審計軟件公司,很難想象我國的網絡審計軟件缺乏到哪一種地步。再加上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成熟性,使得就算是開發出來的網絡審計軟件也存在功能單一、與傳統相比沒有實質性突破、具有高危漏洞等問題。由于高技術化系統和資本主義的國家性質等各方面的綜合原因,我國都不能好好的運用他國的技術性軟件,這一切都將使得我國的網絡審計軟件較少,從而影響我國審計的網絡化發展。
2.3網絡審計的審計風險加大
在網絡經濟條件下進行的網絡審計工作是以網絡為載體的,那么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關于網絡安全問題帶來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網絡系統的設計、實施存在漏洞導致的信息傳輸中斷或丟失和被審計單位的數據信息在網絡系統處理過程中遭遇病毒、黑客入侵或者其他人為破壞導致的審計信息失竊或失真等。實行了網絡審計之后,其審計所需的證據發生了全部電磁化。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根本沒有辦法識別被審計單位的審計信息有沒有被人為地非法更改,也沒有辦法去追查和證明它的審計線索。這就最終會導致審計證據的失真和殘缺,降低了審計證據的可信度,從而加大了審計風險。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要求,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是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要素之一。而在實現了審計的網絡化后,開展網絡審計工作有極大可能是建立在沒有完善的體制機制作保的假賬基礎上的,這樣就必然會為其引進新的潛在性威脅。
2.4高素質復合型審計人才匱乏
在傳統審計中,審計人員只要擁有豐富的財會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就足以順利完成審計工作,因為它的主要載體是紙介質。而網絡審計就不同了,網絡審計的載體是功能多樣且強大的網絡系統,其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必須基于熟練的計算機技能、專業的網絡知識和扎實的會計審計理論知識等多方面的綜合運用。而如今,我國的審計人才是他們有足夠充足的理論知識儲量和工作經驗,但對其他方面的技能卻不是很了解,或者就是不會在互聯網條件下用審計軟件進行實務操作,對于網絡審計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審計人才更是極度缺乏。因此,我們國家急切需要培養出既能夠運用互聯網技術又能夠綜合審計、會計等理論的新型人才,把他們大力用于實現我國網絡審計的發展。
3互聯網經濟下的網絡審計發展對策
3.1加強網絡審計立法
網絡審計法對網絡審計能否在我國順利實施具有深遠意義。在今天,我國的一些法律法規中雖然增添了部分關于網絡財務的內容,但隨著網絡審計的逐步發展,其法律法規仍舊不能完全滿足我國網絡審計的發展需要。因此,我們不能只是在原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等審計法規的基礎上增加內容,還要據此結合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的法制成果,重新出發去制定新的網絡審計法律法規。例如制定網絡審計實務操作法、網絡審計取證法等法律法規,其中必須對無故破壞磁介質會計憑證行為以及其他違法網絡審計業務活動做出具體處罰規定。
3.2制定網絡審計準則
審計準則是一把標尺,所以審計人員開展、評價和鑒定工作都必須遵守它。對于網絡審計準則的建立,我們可以從被審計單位、審計人員和其他關聯方三方面出發,為網絡審計發展提供規范完整的準則體系環境。制定被審計單位網絡審計準則,可以通過制定被審計單位網絡業務約定書對網絡交易業務做出具體規定,嚴禁虛假銷售、強買強賣等;也可以制定被審計單位網絡合同簽訂書,如使用虛假簽章的單位處以罰款等來規范網絡交易的合同簽訂細則;制定網絡審計人員準則,可以制定網絡審計專職人員職場說明、網絡審計專職人員行為指導等準則,對違反職場規定和不服從他人管理的工作人員做出警告、罰款等舉措來規范我國網絡審計專職人員的行為;制定其他關聯方網絡審計準則,讓我國的網絡審計準則立法與國際上的先進審計準則立法接軌,從而可以更好地服務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制定計算機系統開發條例、網絡安全使用辦法等準則來具體規定計算機和網絡的安全使用。
3.3扶持網絡審計軟件開發
企業一方面,國家可以對從事網絡審計軟件開發的企業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例如通過免征或減征網絡審計軟件開發企業的相關稅費、降低網絡審計軟件開發企業的準入門檻等舉措來鼓勵現有企業積極進行創新以及尋求潛在的網絡審計軟件開發企業。另一方面,國家可以聘請國外優秀的網絡審計專家和組織國內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的審計人員創立專屬網絡審計軟件科研項目小組。在我國網絡審計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引進外國的先進網絡審計技術來開發既可以展開審計工作,又具有我國特色的網絡審計多功能軟件。為了解決我國審計軟件少、開發難的問題,我們應該讓審計知識分子和軟件技術人才一起加入到審計軟件的研發和維護探討中。軟件技術人員通過審計知識分子的專業化介紹,明白其具體的工作內容,然后對審計軟件的使用進行市場調研,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審計程序,最終將其應用于審計軟件的開發。
3.4加強網絡審計風險控制
為了控制網絡帶來的審計風險,一方面,國家和各有關單位應創新技術、加大投入力度,從而進一步完善我國網絡系統的安全設計與實施;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大各指標的投入力度來創新我國的低能防火墻技術來阻止像病毒、黑客等外在的威脅性因素進入到企業的信息系統,提高網絡安全。對于網絡審計線索缺失問題,審計工作人員一方面可以借助最新的跟蹤軟件對被審計單位的網絡會計信息進行實時追蹤,確保網絡審計所需證據完整無缺;也可以把被審計單位的有關信息整合成一個資源庫,這樣審計人員可以在以后的審計實務中隨時查閱、收集、核實審計證據,從而減少審計線索消失、審計證據缺失等帶來的風險。同時還要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政府或權威部門制定內部控制標準體系,規范企業內部行為,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企業高管層從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出發綜合考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降低因內部控制失調帶來的審計風險。如建立動態監督制度、建立企業內部激勵和約束機制等。
3.5系統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網絡審計人才
國家可以在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各財經類高校,特別是支持會計、審計等領域的建設發展。例如提供專項資金為財經類高校購置多媒體教務系統、聘請有經驗的網絡審計人員為高校學生做模擬教學等來系統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網絡審計人才。企業可以為現在在本單位任職的審計工作人員開展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后續教育。如開設計算機培訓班、網絡審計輔導班等,讓他們可以完全認識到在網絡環境下所開展的審計工作,從而熟悉審計軟件的工作原理,高效地運用互聯網進行審計。網絡審計人員更應該注重自身的職業技能培養,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欲以從事網絡審計工作的人員來說,必須從自身出發制訂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如通過參加培訓班或是自學等各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職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薇.試論網絡環境下的網絡審計[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3):139-140.
[2]李杰平.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審計面臨的挑戰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4).
[3]高山.我國企業網絡財務報告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3.
[4]林歡,張孝友.完善網絡審計的幾點看法[J].財務與會計,2010(2):50.
[5]王世安.我國網絡審計的應用研究[J].財政監督,2012(17):67-68.
[6]張嚴,衷雅琴.淺議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湖北經濟管理,2014(18):32-33.
[7]羅彬,孔莉.內部控制缺陷與內部控制環境及其優化[J].經濟論壇,2004(7):79.
[8]鄧賢珍.淺析網絡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時代金融,2014(10):133,139.
[9]胡穎梅.網絡審計風險問題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3.
作者:王喜榮 單位:榆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