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環境測試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研究項目教學法在“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中的應用,以及實施項目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實踐證明,根據“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引入項目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效改善教學現狀。
關鍵詞:
建筑環境測試技術;項目教學法;自主學習能力
一、“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教學現狀
“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是面向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涉及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統中的試驗技術、計量技術及非電量電測技術等領域的知識,是將傳感技術、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技術控制理論相結合的一門課程。目前,“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的授課多采用講授式的傳統教學法,教學模式單一,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常常拘泥于教材內容,課外拓展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常被忽視。課程開設的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缺少發揮學生創造力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加之任課教師多為年輕教師,理論知識豐富,卻缺乏建筑環境測試技術的實踐經驗,單純的講授較為枯燥,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難以達到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教學目標。因此,加強師生互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問題亟待解決。
二、引入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進行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以完成一個具體的工作任務為宗旨,通過制訂并實施一個教學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把教學內容制訂為一項任務,并通過這一任務的完成進程來推動教學進程,從而改變了以往依賴于羅列、陳述教材內容的授課方式,實現了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1]。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參與教學項目開發的整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成為學習項目的制訂者、咨詢者和參與者,師生之間互動頻繁,在輕松愉快的學習討論氛圍中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教師實施項目教學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極大激發,進而自覺地學習并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作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推動教學改革。目前,許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學校都把項目式教學法作為教改課題的首要選題[2]。
三、項目教學法在“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中的實踐
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步驟主要分為項目設計、明確項目的任務和目的、實施項目和項目評價四部分。具體來說:首先,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任務、目標來設計教學項目,說明各個小項目的具體任務和要求;然后,學習者認領項目,并根據項目要求搜集資料,通過計算、實驗、推理演繹等方式設計完成方案,完成項目任務;最后,教師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盡量引導學生朝工程性、可行性方向考慮,對于項目進行不利的學生組要耐心指導。經過多種嘗試性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3]。
(一)確定具有學習情境又符合課程教學內容的項目
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表現在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性兩個方面,課堂教學中學習任務的設計和評估應以此為主要目標。在“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教學中,利用項目教學法來設計教案,將教學內容設計為一個或幾個項目,以項目為教學對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項目收集資料,并分組討論、協同作業,最終完成教師設計的教學項目。例如,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項目供學生選擇:a.散熱器熱工性能測量測試系統設計;b.通風空調系統風量測量測試系統設計;c.空氣冷卻器與空氣加熱器性能測量測試系統設計;d.空調機組性能測量測試系統設計;e.空氣過濾器性能測試系統設計。
(二)根據確定的項目指明、引導教學的關鍵點
以“散熱器熱工性能測量測試系統設計”項目為例,其教學內容和進度可如下安排:將“散熱器熱工性能測量測試系統設計”項目安排在“溫度測試”章節學習過程中,教案內容大致包括:散熱器是什么?散熱器的形式有多少種,每種散熱器具有的特點及適用范圍是什么?什么樣的散熱器傳熱效果好,原理是什么?不同的建筑內安裝什么樣的散熱器,主要的考慮因素有哪些?散熱器熱工性能測量測試技術采用的測試原理是什么?如何進行散熱器的性能測試,怎樣得到高精度的測量結果和測量結果的誤差分析。教師在設計教學項目問題時要注重問題對關鍵知識點的引導,合理安排項目進度與教學進度的契合點,啟發學生引出新的問題,對出錯點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確保學生切實掌握散熱器熱工性能測量測試系統中的關鍵知識點。
(三)分組實施項目,同時進行指導示范
明確任務后,讓各組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樣本參數,對各種散熱器的結構、材料、換熱能力有深入的了解。為了保證項目實施的效果,每組可以選出小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定時召開會議,了解各小組的項目進度和任務完成情況。對出錯的學生及時提示糾錯,并鼓勵學生努力探索,提倡知識共享和團隊合作以及各小組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四)小組完成項目任務后的答辯評價
邀請專業人士一起對項目成果進行即時評估,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習者研究思維持續性發展的需求,還因為各組任務不同,大家可以相互學習,通過對比完成任務情況進行自測。同時,業界學者、教授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專業評價,可以讓學生得到專業性的指導,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4]。由此,項目教學法的優勢得以彰顯,“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也得以實現。
四、運用項目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師生共同實施、完成一個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目的在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結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項目教學法與所選課程內容的兼容性和契合度要具體分析,切忌一概而論。
(一)與實驗項目的區分
項目教學法主要以虛擬的實驗系統為主,它的實施主要以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查找資料、共同交流課題進度和完成情況、對比完成結果和教師的評價來完成項目的要求。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強調的是項目要求的系統如何構成、測試的方法如何選擇、采用什么儀表等,目的在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結合起來。而實驗項目較為注重實驗設計前的理論基礎準備狀況和實驗過程的記錄,實驗后的驗證結果和多次實驗過程的對比分析,以及對理論的驗證、完善過程,具體包括對實驗項目和實驗設計所需的各種器材的選取、實驗參數的完善以及實驗過程的設計、實驗目標的掌握等。因此,實驗項目更為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驗證,以對理論知識關鍵點的驗證和深刻理解為目標[5]。
(二)與課程設計的區分
項目教學法與課程設計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它更為注重關鍵知識點的學習、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以及業內學者和專家之間的互動。項目教學法注重引導學生的理論思維和實踐應用,注重技術性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課堂氛圍更為活躍,實施過程中,師生參與度更高。此外,項目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沒有課程設計的計算任務重,也沒有課程設計指定的參數范圍要求高,而更為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及理論思維、原理應用方面的探究,因此需要更多的課堂討論和有關實施效果的評價。項目教學法為實驗項目打下了基礎,也為課程設計做了準備工作。通過項目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客觀評估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效果,有針對性地找到學習中的差距,使學生明確其主攻方向,全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并真切地認識到大學學習本身是一個發現知識、探索知識的過程,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共促進的過程[6]。
五、結語
通過“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中的教學實踐可知,項目教學法實現了“教”與“學”的協同共進,在出現知識盲點和易錯點時,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反復討論,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為深刻,也給教師的教學和項目設計提供了靈感。項目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了解。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學現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應該大力推廣。當然,在實際運用中要注意項目設計和所學課程以及教材內容的契合度,不可忽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不可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分組時要注重學生的角色擔當,防止出現小組間的兩極分化,挫傷后進生的積極性。在項目教學法的實際應用中,要時刻關注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并及時、妥善解決,唯有如此,才可以促進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毓英.項目教學法在高職CAD/CAM課程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5(3):39-41.
[2]宋國際,蘭繼明,李東燕.基于項目教學法的計算機教學探索[J].電子制作,2015(4):119.
[3]陳永輝,張春峰,張暉.項目式教學在程序設計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7):91-93.
[4]張艷.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綜合訓練教學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4(2):108-110.
[5]李淑展,李淑強,李洪欣.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2(1):45-47.
[6]周育才.“建筑環境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17):106-107
作者:賴學江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