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高林業投資效益的政策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九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的高度重視下,林業投資呈快速增長勢頭,特別是1998年以后,國債資金和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的大量注人,林業投資總量達到了建國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得益于此,林業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在我國林業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色彩。
1“九五”時期林業投資規模的變化
一定時期固定資產規模的變化最能說明建設資金的投人規模狀況,因為固定資產是此時各種建設資金投人的最終凝結。
1.1林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呈快速擴張之勢
“九五”期間,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1.69億元,比“八五”期間的205.22億元增加296.47億元,增長1科.46%,完成“九五”計劃的92.97%。“九五”期間各年增長速度分別為13.24%、16.16%、17.91%、23.94%、54.76%。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的總額相當于1949一1993年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的總和。
1.2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速度進入快行道
“九五”時期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4.36%,其增長速度與“六五”時期的4.81%、“七五”時期的6.m%、“八五”時期的18.04%相比,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最高點,達到了建國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林業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林業的主要社會公益性質被社會認同,林業投資正逐漸被納入國家公共財政體系,國家加大了對林業建設的投資力度,特別是中央林業投人增幅最大;另一方面是以林業重點工程為龍頭的帶動效應,使林業投資總量呈大幅度上升之勢。
1.3國家投資是林業固定資產形成的主要來源
從林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看,“九五”期間,林業建設資金的一半來源于國家預算內資金。其中,國債資金所占比重最高,為40%,中央財政專項補助經費次之,約占20%。從資金管理渠道看,林業基本建設投資所完成的441.77億元(含債券投資)中,國家投資完成245.23億元,比“八五”期間73.59億元增加171.麟億元,增幅233.24%。
2“九五”時期林業投資結構的變化
2.1從資金來源看’“九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對林業的扶持力度,國家投人林業的各類資金總量達到554.67億元,比“八五”增長5.15倍。其中,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177.09億元(含國債投資),是“八五”的6.4倍;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32億元,是“八五”的40倍;林業各項事業性經費和農發資金均得到成倍增長。其他林業投人除林業專項貸款外,林業利用外資、自籌資金等也呈上升趨勢。
2.1.1預算內林業基本建設投資成倍增長,但總量仍顯不足
林業基本建設投資。“九五”期間,林業基本建設投資441.77億元,是“八五”的2.8倍。其中,營林基本建設投資369.16億元,是“八五”的4.6倍;森工基本建設投資7.26億元,比“八五”期間減少41.6%。“九五”期間,林業基本建設投資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林業基本建設投資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建國以來一直到1996年,森工基本建設投資比重一直明顯高于營林基本建設投資,但是從1997年開始,森工基本建設投資總量開始迅速減少,“九五”期間,年均下降19.71%;二是總量不足導致資金安排窘迫。總體而言,雖然林業基本建設投資增長較快,但總量還相對較少,難以滿足營林造林、森林保護、林業科教、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實際需要,導致目前在資金安排上存在撒“胡椒面”的局面。國債投資。1998一2(X刀年,林業國債資金共安排129.科億元。按項目分,資金主要用于下列方面: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以及東北、內蒙古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以及松花江、嫩江流域防護林工程建設;相關中心示范苗圃、良種繁育中心建設及種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危險性森林病蟲害防治以及預測預報工作;推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大林業科技教育投人。從區域來看,資金安排實行向西部傾斜,充分體現了國家進行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由于國債資金的注人,大大加快了林業重點工程的建設,改善了林業基礎設施狀況,邁出了西部開發生態優先的步伐,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的全面發展。
2.1.2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帶動各級財政向林業投資快速增長
“九五”期間,國家財政投向林業資金181.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32億元,林業事業費30.2億元,財政貼息資金巧.5億元,農業綜合開發資金4.33億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它是中央財政在國家預算中設置的專門用于防護林建設、森林保護、扶貧、防沙治沙等的專項資金。“九五”期間,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是增幅最大的一項投人,總金額為132億元,與“八五”時期相比,增長40倍。增長如此之快,其原因是國家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這兩項投資成為“九五”時期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重頭戲。天然林保護工程專項資金累計n3.05億元,退耕還林工程專項資金10.58億元,這兩項資金占“九五”時期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93.65%。財政貼息資金。財政發放貼息資金也是國家財政支持林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林業財政貼息資金由財政發放的林業項目、治沙、森工多種經營、山區綜合開發四種貼息貸款的貼息資金組成。“九五”期間,四種貼息資金巧.5億元。其中,林業項目貼息8.75億元,治沙貼息2.19億元,森工多種經營貼息2.39億元,山區綜合開發貼息2.17億元。林業事業費。林業事業費包括林業事業單位經費和林業事業專項投人。“九五”期間,中央財政投人林業事業費30.2億元,是“八五”期間的2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旨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項政府扶持農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從1997年起投向林業,每年投人規模基本在1億左右,4年累計4.33億元。
2.1.3林業貨款實際落實呈下降態勢
國家分別從1986、1992、1望科和1996年起開始發放林業項目貼息貸款、治沙貼息貸款、森工多種經營貼息貸款和山區綜合開發貼息貸款,以及林業技術改造專項貸款,在信貸方面對林業發展予以扶持。“九五”期間國家共安排林業專項貸款計劃233.8億元,比“八五,,增加161.4億元,其中,林業項目貼息貸款為1腸億元;治沙貼息貸款為40億元;森工多種經營貼息貸款25億元;山區綜合開發貼息貸款為40億元;“九五”前3年發放林業技術改造專項貸款22.8億元。“九五”期間,林業專項貸款實際落實175億元,占貸款計劃的83%,較“八五”下降14%。其中,林業項目貼息貸款落實88億元,占貸款計劃的83%,比“八五”下降15%;治沙貼息貸款落實34億元,占貸款計劃的85%,比“八五”下降13%;森工多種經營貼息貸款落實21億元,占貸款計劃的83%,比“八五”下降13%;山區綜合開發貼息貸款落實32億元,占貸款計劃的81%(“八五”沒有此項貸款)。1998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取消了林業技術改造專項貸款。
2.1.4林業利用外資取得可喜成果
“九五”期間,林業對外開放邁出堅實步伐。截止2(XX)年底,林業系統累計利用外資折合人民幣213億元(25.6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折合人民幣91.3億元(11億美元),國外貸贈款折合人民幣121.2億元(近14.6億美元);建立海外林業開發項目30多個,已批準和投人的海外投資金額達3億美元。日元貸款項目和對俄森林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2.1.5其他資金
包括林業重點工程群眾投工投勞折合資金、自籌資金(含育林基金)、其他資金等。“九五”期間,這部分資金總和為325.3億元。其中,林業重點工程群眾投工投勞折合資金110.44億元,自籌資金152.7億元,其他資金62.16億元。
2.2從三個產業看
林業第一產業主要包括營林造林業和木材及竹材采運業;林業第二產業主要指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業、建筑業;林業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運輸、郵電業等。由于林業第三產業的投資量很小,加之統計數據不全,在此只分析第一、第二產業投資的變化。“九五”期間,林業第一產業投資300.63億元,第二產業投資88.64億元。第一產業每年的投資分別為21.63億元、32.53億元、56.58億元、72.56億元和117,32億元;第二產業每年的投資分別為26.54億元、28.24億元、18.11億元、9.75億元和6.00億元。林業第一產業投資年均增長49.00%,每年增長分別為35.86%、50.35%、73.92%、28.25%和61.68%;第二產業投資年均下降26.27%,每年增長分別為一3.66%、6.12%、一35.86、一46.19%和一38.43%。
2.3具體項目
2.3.1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投資“九五”時期,林業重點工程投資發生了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新啟動工程帶動續建工程投資成倍增長。“九五”林業重點工程共完成投資294.82億元,而新啟動的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和珠江流城等四個防護林體系投資合計占林業重點工程投資總量的81.99%,達到241.72億元,使得林業重點工程投資總量比“八五”時期增長5.8倍,年投資規模由1卯5年的16.26億元增加到2以X)年的113.19億元,年均遞增47.41%;二是其投資正在由地方自籌和農民投工投勞為主轉變為國家投資為主體。“九五”林業重點工程國家投資185.99億元,比“八五”時期增長近n倍,年均遞增達83.42%,國家投資的比重由1995年的26.48%提高到雙以)年的78.99%,
2.3.2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九五”時期,林業科技、教育、林業工作站建設、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種苗工程等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總額達到巧9.21億元。其中,種苗工程16.12億元,森林保護19.59億元,林業科教10.55億元,林業工作站建設、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等112.95億元。“九五”期間,林業基礎設施投資年均增長48.05%,使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3“九五”時期林業投資的效果
3.1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九五”時期,林業投資側重在全面推進十大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的基礎上,突出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試點示范工程。與此同時,林業投資還傾斜于新啟動的淮河太湖流域、珠江流域、黃河中游、遼河流域四大防護林體系工程及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工程,使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九五”期間,林業重點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積1550.8萬壇了,比“八五”時期增長23.23%。天然林保護工程使5133萬靦平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
3.2林業基礎設施狀況得到改善
“九五”期間,林業科研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日顯突出,成為全國林業建設的巨大推動力。林業教育培養各類高中等林業專門人才巧.8萬人,全行業培訓各類人員巧oo萬人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林業事業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證。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得到鞏固和發展,確保了各項林業工作在基層的貫徹落實。林木種苗建設穩步推進。建立健全了各級森林防火指揮撲救機構,提高了裝備水平,森林火災發生次數低于“八五”時期。
3.3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高于全杜會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
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反映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額所增加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數量,是衡量投資效益的一個比較權威的指標。“九五”期間,林業的GDP(增加值)5年累計42團.87億元,同期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501.69億元,所以,計算出的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為8.49。與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3.21比較,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是其2.65倍。另一個反映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的指標是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它是衡量建設過程中宏觀投資效果的指標,反映固定資產的動用速度。“九五”期間林業累計新增固定資產191.95億元,林業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38.26%,大大低于81.50%的全社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
4“九五”時期林業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4.1林業投資總t不足
林業投資總量盡管在“九五”期間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形勢和林業產業建設肩負的任務相比還存在突出的矛盾。投資總量不足仍然是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林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4.2林業投資渠道單一
“九五”期間,林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國家預算內資金、自籌資金和國內貸款,所占比重分別為50%、24%和10%。林業建設資金一半是國家的投人,而民間投資、外商投資等廣闊的投資源泉尚未大規模開發。
4.3兩大體系建設投資偏頗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分析得出結論:一是林業重點工程投資偏重生態工程。“九五”時期林業重點工程投資294.82億元,其中生態工程投資272.49億元,占92.43%,而商品用材林基地投資22.33億元,僅占7.57%,二者的投資比為12:l;二是營林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大幅度上升,森工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急速下滑。“九五”時期,營林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2.69億元,森工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00億元,所占比重分別為74.29%和25.71%,營林固定資產投資所占比重比“八五”期間上升了34.32個百分點,而森工固定資產投資所占比重比“八五”期間下降了34.32個百分點;三是前文分析的林業第一、二產業投資的變化趨勢也足以說明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投資在萎縮。
4.4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呈減小趨勢,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較低
“九五”期間,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雖然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但它呈現出下降的趨勢,5年的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分別為:12.89、11.69、9.47、7.84、5.32。說明林業的增加值中投資拉動的因素在減小,換句話說,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額所增加的GDP的數量在下降。雖然我們知道,新增GDP不完全是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還受其他因素影響,但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指標卻能近似地反映固定資產投資宏觀經濟效果的變化趨勢。“九五”期間,林業新增固定資產較少,每年林業新增固定資產分別為32.22億元、39.77億元、34.22億元、犯.印億元、53.巧億元。新增固定資產少說明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較少,建設的進度較慢,一方面是林業生產的長周期性決定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林業在建工程占的比重過大,同時,導致林業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低。“九五”時期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每年分別為:50.46%、53.61%、39.13%、30.m%、31.68%。
“十五”時期,我國林業發展的方向是要構造新世紀林業建設的生產力布局,林業的投資重點是經過系統整合后的六大林業重點工程。為進一步發揮投資對林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作用,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5.1多方籌資
在林業生態體系建設方面,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同時,既要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把全民的力量動員起來,也要通過市場機制,充分調動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籌集資金;在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方面,鼓勵和吸引企業、團體、外資、個人等多元化的社會資金投人,引導商業資本流向林業生產建設。既解決林業投資總量不足問題,也可拓寬林業投資渠道。
5.2兩大體系投資并重
要改變當前重生態體系建設,輕產業體系建設的投資傾向,做到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投資并重,使兩大體系建設由思想、口號變為行動。正如一些林業專家把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比喻為肌體和血脈的關系,當生態體系真正成為肌體,產業體系真正成為血脈之時,也就是林業兩大體系協調發展之日。
5.3加快林業投資體制改革步伐
“十五”期間,要利用林業投資正被納人國家公共財政體系的良好契機,結合林業分類經營改革,以公益林國家投資、商品林企業投資為突破口,劃分政府、企業各自的投資范圍與責任,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明確企業投資主體,建立風險約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林業投融資體制。
5.4提高林業投資效益
針對當前林業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林業經濟的作用減小,新增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不高等問題,必須注重提高林業投資效益,才能確保林業GDP的增加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動力。也只有在投資效益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才能實現林業經濟增長方式的真正轉變,做到投資規模的增長低于經濟增長甚至零增長時,仍能保證林業經濟的適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