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保護與林業發展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付出慘重代價后才具有的清醒認識。遠古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可能過度地開發濫用資源,進入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后,人類在征服自然的沖動下,無節制地索取自然資源,造成環境的極大破壞,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現在不得不付出慘重的代價。要改變人類征服世界主宰世界的觀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實現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在林業發展中,要尊重自然規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產力,保證可持續發展,這應當作為林業建設最起碼的評價指標。在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時,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用生態文明的發展觀指導林業生產,在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上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一致,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上構建生態文明的新的社會形態,以此改善生態狀況,實現山川秀美。
2推進林業生態建設
森林作為地球上最大的資源庫,對地球生態的影響和作用是巨大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林業建設要承擔改善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責任。林業建設就要實現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加大林業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的力度,用科技的力量,用科技手段,實現科技創新,實現林業生產力的提高。同時要建立在科技支撐下的新型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發展水平。要高度重視人工林的培育,在采伐方式上實現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為主轉變的發展戰略。采取有效的強制性措施保護天然林資源,重視商品林基地的建設。保護好我國的天然林資源,就要對森林利用結構和發展模式進行改革和調整,解決木材供需平衡矛盾。通過政府政策導向,結合市場需求,實施分類經營,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大力發展工業原料林及其他速產豐產林,以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開發森林資源和保護森林資源是一對矛盾,如何做到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林業生態建設必須解決的問題。
3通過經濟手段建立生態建設動態機制
據專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態效益比其物質產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態效益大于其自身經濟價值的10倍以上。建設生態林業,只有政府投入一條腿走路是不夠的,要利用經濟手段建立生態建設動態機制,推動生態效益市場化、動態化,使民間資本、民間力量在市場化條件下投入生態建設,通過政府推動和各種社會力量的融合,共同進行生態建設。消極的保護和被動的建設要成為積極的保護和主動的建設,這樣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加強宏觀調控
生態的改善事關整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涉及全體公民的切身利益。生態建設是以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為出發點,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等各種手段綜合治理,建立各種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共存關系。生態建設需要國家按照生態建設發展的客觀要求,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宏觀調控。在發揮政府投入導向作用的同時,建立政府主導、宏觀調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只有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建設,營造生態建設良好的政策環境、輿論環境,建立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生態建設才能順利進行,也才能取得生態建設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的改善才會取得進步和發展。
作者:王鐵軍單位:河南省中牟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