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溪滿族自治縣是遼寧省的重點林業大縣,隨著林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該縣的林業有害生物的種類也呈上升的勢頭,防治有害生物的難度逐漸加大,因此,正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對于全面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極其重要。
關鍵詞:本溪滿族自治縣;林業產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
本溪滿族自治縣位于遼寧東部,屬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區,地理位置在東經123°34'53″~124°45'42″,北緯40°48'50″~41°33'50″之間,屬于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全縣境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本溪滿族自治縣現有林地面積20.8萬公頃。全縣林木蓄積量達1323.00萬立方米,年新增林木蓄積量約47.50萬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木蓄積量為951.7m3,人工林木蓄積量為351.6萬立方米。樹種闊葉類主要有本溪柞樹、水曲柳、胡桃楸、黃檗羅、樺、山榆、柳及椴等,針葉類主要有落葉松、油松及紅松等,共計256種。近年來,隨著遼寧省退耕還林工程項目、三北防護林四、五期林業工程的相繼實施,本溪縣林業產業規模由小到大,林業產業效益由低變高,已經進入規模化發展的層次。但不容忽視的是,本溪滿族自治縣森林病蟲害的危害程度也相應加劇,給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提出了新的問題。
1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林種單一,林分結構不盡合理
長期以來,本溪滿族自治縣在實施營林過程中缺乏林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的理念,所栽植的林木樹種比較單一,總體來看,混交林所占的比例比較小,人工造林多以純林為主,所形成的森林植物群落物種表現層次簡單,生物多樣性沒有體現,所形成的森林生態系統抵抗不良環境與病蟲侵害能力降低[1]。
1.2檢疫不配套,檢疫工作存在漏洞
長期以來,本溪滿族自治縣與域外的林業生產、林產品交易活動頻次加大,林業苗木、林木原木和林業附屬產品的進出隨之帶入危險性有害生物,造成了有害生物種類持續增多,為有害生物的加劇傳播提供了可能的環節,導致該區域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性不斷增大。由于林業生產者缺乏林業進出需要實施全面檢疫的概念,防護的重視程度不夠,防護意識不強,造成了有一部分應當實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逃避了檢疫。
2對森林實施有效綜合治理的應對策略
2.1樹立本區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新理念
“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綜合治理、促進健康”是本溪滿族自治縣森防新方針,同時也是實施該區域森林可持續穩定有序發展的唯一選擇,以生態森防、生物森防、綠色森防為主要原則,以森林自我防護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主體,強化預防工作的森林保健理念,強化林業生態建設和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工作[2]。
2.1完善健全測報體系與制度
要通過一般調查和系統觀測預報對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實施準確預報,逐漸加大基礎資料的積累,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具有規律性的數據庫,用現代技術和監測預報信息處理系統實施林業病蟲害防治系統的預報。堅持定期對重大危險性有害生物開展有效的專題調查,對應實施檢疫性有害生物需重點監測。
2.3強化本溪森林病蟲害檢疫
加強林木種苗產地檢疫環節和林木種苗的調入復檢工作,建立與復檢工作相適應的電子網絡信息傳輸查詢系統,加大力度重視檢疫工作,對于帶有病蟲的苗木實施嚴格控制,杜絕蟲源、病源無限擴散蔓延[3]。
2.4積極探索運用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利用微生物實施森林病蟲害防治,如應用真菌、細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質的抗生菌實施馬尾松毛蟲(真菌)防治,利用捕食性天敵防治蟲害是比較理想的生物防治技術[4]。事實證明,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科學有效地實施生態學現象牽制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是一項事半功倍的技術措施。
3參考文獻
[1]梁艷梅.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與營林技術的關系[J].現代園藝,2015(22):94.
[2]杜曉麗,于淑靜.淺析氣候變遷對森林病蟲害在防治上的影響[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06):29.
[3]呂軍美.基于林業科學技術推廣應用及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思考[J].生物技術世界,2015(03):26.
[4]任士華.增強病蟲害防治能力提高森林資源質量[J].現代園藝,2014(08):75.
作者:史淑萍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林業種苗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