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農業保險的道德風險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內涵
張維迎(1996)將信息不對稱分為兩類:一種是導致逆向選擇的事前信息不對稱,另一種是導致道德風險的事后信息不對稱。投保人逆選擇投保人(農戶)的道德風險分為兩種:隱藏信息道德風險和隱藏行為道德風險投保人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都會損害保險人利益,打擊保險人積極性。我國農業生產極需要正確的風險分散方式和機制。農業保險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具有“雙向性”,對于保險人和投保人都廣泛存在這一現象,體現為“投保容易、索賠難,收錢迅速、理賠拖拉”,保險公司易以社會優勢地位損害農戶這一弱勢群體的利益。
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外延
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外延主要是指該問題帶來的一系列弊端,因為投保人和保險人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雙向性,造成的弊端也是多有交叉影響的,在此列舉幾條主要的后果:農業保險的客觀需求和有效需求相悖。2009年我國農作物受災面積13570千公頃,成災面積6532千公頃,受災人口1.39億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400多億。實際我國農業保險市場嚴重不足,很多地區的農戶并不清楚具體的風險管理措施也就無法有效分散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保險人無法有效獲得厘定費率所需要的信息,投保人的逆向選擇迫使低風險者退出市場,此時的保費厘定只能利用平均損失概率進行預期損失厘定,造成保費和風險之間惡性循環。信息的配置對于農業保險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有重要作用,而目前雙方的信息無法共享導致市場發展緩慢,市場化程度低,對大多數農戶來說,農業保險的認知程度較低。其次會因為身處保險人的利益博弈對手方而不再信任或理解農業保險。近幾年對于我國農業保險市場的發展模式爭議較多,各種模式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也相繼展開,就目前我國支持的“政策性發展、市場化運作”模式而言,仍然有規模小、數量少、財政補貼、政策性稅收優惠有限的問題。
三、信息不對稱雙向性的對策及建議
3.1建立符合國情的互助合作式農業保險經營模式綜合考慮本文建議我國農業保險積極發展由政府扶持、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的農村互助合作式經營模式。將保險人和投保人的利益一體化,從而有效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
3.2設計費率合理的保險合同對于高風險的農戶采用較高保費提供較高的保額,相應地較低這提供相反的保障水平,誘導投保人表達真實信息便于保險人甄別。另一方面要注意風險分區及不同農作物品種之間差異性較大。
3.3設計激勵相容的保險契約該類應用分為三類:第一,無賠款優惠條款,這樣能有效促進投保人防損減損;第二,免賠額條款,規定損失金額小于某一個設定的臨界值時,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第三,共保條款,適當共保機制可以有效的緩解投保人的道德風險問題。
3.4加大保險技術投入,改善信息甄別能力和定損評估系統在農業保險中投保人占優信息時,應該利用科技這一生產力,采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信息甄別。還可以利用衛星導航、遙感技術、測繪技術等高科技空間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和跟蹤以及時掌握受災受損情況。
3.5加強農戶保險誠信意識宣傳和保險人重理賠觀念保險人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歷經許多困難,保險公司也應看到義務和責任,針對農業保險這種準公共產品來說,純粹唯利是圖的方式加以推銷是有違保險精神的,應在政府扶持下健康發展。
作者:向淳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