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山地作業農機具應用與發展狀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國山地農機廠具應用與發展現狀
由于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農民耕作觀念、設計制造者的認識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山地農機具的應用、推廣、設計研發制造等都還很落后,目前很多山地農民還處在耕種靠馬牛,收獲用鐮刀,運輸靠肩挑背扛,脫粒用輾滾壓,清選靠人工借風揚,只有脫粒、清選大部分地區實現了半機械化,用拖拉機帶動滾子輾壓或用打麥機脫粒。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劉恒新表示,目前丘陵山地機械化發展的任務很重,還有11個省區市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不到40%,其中5個省低于30%。
2山地農機具使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2.1設計者不重視,制造者不熱心
由于山地地理條件復雜,農機具設計考慮的因素多,設計難度較大,人們對山地農機具的發展不太看好,農機設計者對設計山地農機具一直不太重視,又加上對山地農機廠具市場發展前景不太樂觀,國家缺乏支持政策,投資回報率低,農機生產制造商也對制造山地農機具不太熱心。
2.2山區農民收入低、觀念守舊,購置使用農機具的積極性不太高
山區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造成了山區農民收入普遍較低,對農機具的購買力低,對使用農機具增產增收、減輕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的認識不足,加之大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習慣于傳統的耕作方式,在使用、維修維護農機中缺乏技術,心懷疑慮,因此大多數農民購置使用農機具的熱情不高。
2.3山地道路狹窄崎嶇、地塊小,大部分地塊陡度大,限制了農機具的使用與推廣
山區道路普遍較差,特別是通向地塊的道路非常狹窄,只能單人通行,有些地方甚至是羊腸小道,不利于農機具運送到地塊,山地土地大多是陡坡地,且陡度較大,有些地塊超過了45°,有限的平地大多數是20世紀整修的梯田,地塊窄小,互相間通行道路條件差,這些因素限制了山地農機具的發展。
2.4政府重視扶持力度不夠,各級服務部門工作不到位
目前國家對農機行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出臺了農機補貼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各級農機推廣、管理部門也對農機發展非常重視,在千方百計支持農機行業的發展,但重點都放在平原、川地的農機發展上,對發展山地農機化政府沒有特別的支持政策,各級管理服務部門也沒有把工作重點放在山地農機具的推廣、指導和服務上,山地偏遠地區很少有農機維修服務單位,山區農民既難享受到政策扶持,又難得到地方農機服務管理部門的支持,得不到農機使用、維護技術指導,了解不到農機具相關信息,也解決不了農機具的維修問題,這就使得農民不了解農機具發展動態,對農機具的使用心存后顧之憂,怕買了不會用,壞了沒法修,限制了山地農民購買使用農機具的積極性。
2.5部分農機具較笨重,使用不方便,不適合山地農藝要求
山區道路通行條件差,到地頭往往要翻越地埂,爬陡坡,上臺階,農機廠具若是太笨重,就要兩個人甚至幾個人抬,在農忙季節農村勞動力又非常緊張,這就使得農民感覺農機具使用起來很麻煩。另外山區大都是旱田,土壤條件和平原、川區差別很大,耕作農藝存在著很大差別,有些農機具設計中參考了平原、川區的農機具,耕作參數不適合山地農藝要求,農民又缺乏調整,改進農機具的能力,因此造成了農機具使用的不方便,不適應。
2.6現有農機具種類少,通用性差,操作安全性不高
現有的山地農機具種類較少,有小型耕地機、旋耕機,小型小麥收割機、小型打麥機、小型玉米脫粒機、小型拖拉機、小型農用車等。適宜主要糧油作物的的小型播種、田間管理、收獲機械極少,特色經濟作物和中藥材種植機械、養殖機械幾乎沒有,這些農機具一般只能完成一、兩種耕作項目,不能更換組件一機多用,對操作中的安全問題考慮較少,農機具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3發展山地農機具的建議和對策
3.1加強宣傳、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和推廣示范力度
山區農村信息不暢,農民對農機具的相關信息了解太少,不知道有什么樣的機具,知道有某種農機具也擔心不會使用,因此購買熱情不高,地方農機服務推廣部門應加大山地農機具的宣傳推廣力度,并加強農機具使用、維修、維護技術培訓,讓農民能了解山地農機具發展信息,掌握農機具的使用與維護方法,這樣農民就會熱心購買、放心使用農機具了。
3.2重視山地農機具的研發和制造
農機科研部門要多了解山地耕作農藝,調查山區農民需求,明確山地農機具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出符合山地耕作農藝要求、調整靈活,運輸輕便、使用維修方便,轉彎半徑小、耕種能到邊角、操作靈活性強的機具,種類上考慮作物收獲、播種、耕作、果園、養殖、存貯、加工等多方面,增加山地農機具類型,價格上盡量便宜,多考慮機具使用安全問題。
3.3加強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山地道路、地塊等條件限制了農機具的使用,地方政府應指導農民整修田間道路、改善耕地條件,加強各方面的基礎條件,為農機具的使用創造條件。
3.4加大扶持力度
國家在相關政策方面對山地農機具制造企業和山區農民應當有所傾斜,給予資金上的補貼、信息上的幫助,加強技術上的服務培訓,同時大力扶持山地農機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轉,降低農機具的成本,解決農民購買能力低等方面的問題,加快山地農機化的發展。
作者:王海峰單位: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