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機械常見故障及其維護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農業機械的維修
從農業機械維修的經濟方面看,即設備的使用、維修、更新只能以經濟壽命為依據。經濟壽命是指設備還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但由于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使設備的使用經濟性下降,如果繼續使用這種設備,將會造成經濟損失。也就是設備運行到一定時間由于費用急劇上升,就必須進行修理,這樣才能在合理費用支出下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設備每進行一次這樣的循環,費用就較前一次上升一些,運轉周期就短一些。經過數次循環后,就必須考慮更新設備。
1.1修理或排除故障
不切斷電源動力這類事故占維修事故總數的25%,未切斷動力而進行維修作業,實際上是一種嚴重違反農機操作規程的行為,出事故也是必然的。雖然農機監理部門反復強調,但是不少機手仍我行我素,導致此類事故不斷出現。比如有的機手在收割作業中,因碰到割刀纏繞雜草、輸送或脫粒等部件堵塞、皮帶脫落等小故障時,為了搶時間,在未切斷動力的情況下,自接排除故障或安裝,常常造成傷亡事故。
1.2維修技術不熟練
機修工由于維修技術不熟練,未弄清機械部件結構,不懂拆裝竅門,盲目硬拆硬裝,憑力氣蠻干,其后果一是會損壞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過猛滑脫,常會造成修理工受傷。如某一修理工在安裝一臺拖拉機電機時,由于擰螺絲時用力過猛,螺絲擰斷,造成人從發動機上掉下,臉部被摔壞出血。
1.3修理工沒駕駛經驗
拖拉機經修理后,通常需要駕駛一下,有的車要試一下剎車等部件是否調整到位。有的車由于更換了活塞、缸套,需要牽引磨介。有的修理工修理技術還可以,但駕駛技術不一定行。如一臺泰山-25型拖拉機牽引磨合時,開車的修理工無證駕駛,制動不及時,致使后車撞前車,造成拖拉機前橋、水箱等嚴重損壞事故。
1.4維修不徹底,關鍵安全部件敷衍了事
現在農村的拖拉機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機手貪圖眼前利益,修理時能省則省,平時不注意檢查、保養,農忙時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時只求快,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造成維修事故多發。
1.5維修設備不完好
完好的修理設備是維修質量的重要保證。有的鄉村維修網點,沒有起碼的維修設備,照樣進行大修業務,形成修理事故隱患。如某鄉農機站修理一臺農用運輸車,用小千斤頂和麻繩將485型柴油機抬上駕駛室,還未等固定,千斤頂滑脫,整個發動機向后倒去,麻繩根本拉不住,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手指被砸斷。深刻教訓告訴我們,條件不具備不應接收大修理的業務。
農業機械的保養要按照“防重于治、養重于修”的原則,切實執行技術保養規程,動力機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確定保養周期,按時、按號、按項、按技術要求進行保養,達到技術保養標準,確保機具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農業機械的保養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及當地農機管理部門規定的內容進行。機車的高級保養應在機務管理人員指導下在室內進行。燃油動力機械要做到四小漏(小漏油、小漏水、小漏氣、小漏電)、五凈(油、水、氣、機器、工具)、六封閉(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機油加注口、機油檢視口、汽化器、磁電機)、一完好(技術狀態完好);配套農具要實行常年修理,做到三靈活(操作、轉動、升降靈活)、五不(不曠、不鈍、不變形、不銹蝕、小不件)、一完好(技術狀態完好)。
綜上所述,從以上農機修理事故分析可以看出,農業機械出現了故障要及時進行排除和修理,絕不能怕花錢而讓機器帶病作業。所以,機具使用中發現異常后要立即停機,查明原因并確認已排除后方能重新投入生產進行作業。遇到自己排除不了的故障,要找專業人員幫忙解決和修理。
作者:劉麗紅 單位:161022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共和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