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現狀與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推進,黨的已經把我國鄉村振興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投資力度也隨著國家對農業科研投入的持續增長而加大,而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對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科研機構的發展,甚至對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產生影響。筆者結合自己在農業試驗示范基地多年的管理經驗,以及借鑒國內其他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經驗,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研究和探索,并從提高對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的認識、完善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和運行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強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現狀;管理;鄉村振興
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報告中指出,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對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這為我國未來的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鄉村振興要真刀真槍地干,就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1-2]。鄉村要振興離不開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業科技要發展離不開國家對農業逐年增加的投入[3]。農業科研機構尤其是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是我國政府科研投入的重點[4]。近年來,隨著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日益重視,國家對農業科研和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尤其是以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和科技部《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為轉折點,中央和各級地方財政加大了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投資力度,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5-6]。為了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號召,支持農業科研機構的改革和發展,促進農業科技不斷進步,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自2000年以來,國家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持續增加投入,但各級農業科研機構的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水平參差不齊[7],使得國家對農業科研機構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沒有真正地發揮為農業科研活動服務的作用。隨著國家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投資的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從申報、招投標、執行完成情況等方面開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找出制約其發展的癥結所在,認為主要是投資力度不夠、體制機制不健全等方面所謂的“硬件條件”原因所致。筆者根據多年的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管理工作經驗,并借鑒國內其他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經驗,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發現現階段真正影響和制約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發展的根源,主要是項目本身從立項、執行到完成過程中的一系列不科學、不規范的管理方面的“軟件條件”原因所致。鑒于此,筆者深入分析了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為提高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水平,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切實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參考。
1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現狀及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原因
1.1有些項目在立項之初編寫的可行性報告就不切實際
任何領域基本建設項目的前期調研論證工作都非常重要,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也不例外。在作出投資決策前,只有通過調研,充分了解和掌握與擬投資建設項目相關的社會性、經濟性、技術性等方面的一手資料,科學、準確地評估和預測項目本身在建設中和建設完成后產生的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貢獻、影響和作用,才能初步研判建設項目的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實用性、盈利性[7],進而對項目建設本身進行綜合論證。但當前我國仍然缺乏具有專業資質專門編寫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的機構,僅有的一些機構也嚴重缺乏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整體專業技術力量依然薄弱,常常出現想當然地編寫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的亂象。想當然、憑空而出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必然導致接下來的后續工作如設計方案和預算等不可控,項目執行拖拖拉拉,甚至執行不下去,即使勉強執行下去,驗收過了關,項目本身也沒有意義,得不到利用,成了閑置擺設,嚴重浪費國家資源。
1.2在建項目的管理不到位
很多基本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沒有按照頂層設計的要求進行建設,項目的承建方和監理方沒有建立項目管理體系[7],不能滿足項目管理在功能和機構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且缺少基本建設項目崗位責任、組織機構、文件程序、指導作業等相關材料。這一現象在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管理中更加突出,表現出來的是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承建方和監理方的分工不明確,在有的環節分工上雙方都不明白歸屬,更有甚者,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監理方幾乎未露過面,監理方和承建方相互之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樣的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1.3缺乏統一的管理辦法,管理人員水平有待提高
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缺乏系統的科學管理辦法,尤其是缺乏高度統一的科學管理辦法。目前,我國針對基本建設工作雖然已經出臺了與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相關的法律法規[7-8],但國家和地方層面與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少之又少,不夠健全,更是缺少與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相對應的實施細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統一的管理,缺乏頂層設計,勢必導致管理混亂[9-10]。筆者曾見過有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承包商或轉包多次后的承包商,甚至在低于成本價的情況下取得了項目的施工資格,這樣必然導致工程質量存在隱患;有的承包商甚至采用拖欠、克扣工人工資等方式牟取利潤,如此一來,項目停工或者工人采取極端行為向項目建設單位討要拖欠工資,給農業科研機構自身的改革和發展、日常工作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另外,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各個行業、不同專業的人員在他們主持的基本建設項目中成長起來的,他們能力的獲得靠的是經驗、領悟性和不斷學習,真正具有與基本建設相關專業背景理論知識的人才少之又少。
1.4國家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資金投入著實不足
近年來,雖然國家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投資逐年增加,但與國家財政對農業的總支出相比整體上呈下降趨勢,比例不夠科學。據統計,1980年,我國財政對農業支出約為150億元,2006年為3173億元,增長了20倍,而對應年份對農業基本建設支出分別為49億元和504億元,增長了不到10倍[11]。雖然國家財政對農業支出和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支出30年來都保持逐年穩定增長態勢,但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投資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對農業總支出的增長幅度,這表明國家財政對農業基本建設支出的力度在不斷減小,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在了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以外的其他領域。我國多年的農業發展經驗和世界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經驗證明,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加強農業基本建設和建立完善的農業基礎設施體系。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基本建設水平還相當落后,加快我國農業基本建設,對于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加強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建議
2.1提高對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新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堅持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12]。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積累,我國經濟總量已占全球經濟的10%,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加上中央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13],農業部門尤其是農業基本建設相關部門要以此為契機,認真學習和領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刻認識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繼續轉變觀念,加強管理,在國家持續加大對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的大背景下,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充分的論證,做好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總體規劃和建設工作,統一布局,著眼長遠,整合現有資源,改革現行的管理機制,培育一批新型的、穩定的、現代的和可持續的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充分發揮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在農業科研、教學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重要作用。2.2把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工作經過長期的積累,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積累了不少的實踐經驗。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從原來的“能吃飽”向“要吃好”轉變。因此,更需要采用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農業生產方式,在這種形勢下,政府部門不僅僅是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投資者,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做好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的公共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創新機制,落實政策法規,營造并進一步建設促進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創新的環境[14],對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驗收,加強層層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的管理辦法,推動農業基本建設的發展。在加強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工作的同時,一方面,直接增加農業基本建設人力、物力和財力;另一方面,在建設專業化的農業科研基本建設管理運營服務團隊的同時,加強對社會專業服務機構的支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讓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真正在高效而有序的系統中運行。
2.3完善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和運行機制
在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工作中,建設后使用、維護和管理工作與建設前立項、審批和招投標工作同等重要[15],沒有孰重孰輕,必須徹底解決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中由于重復建設而普遍長期存在的“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等問題,充分發揮使用效益。在規劃建設階段,必須通盤考慮建成以后的使用、管理和維護的成本等經費問題[15],將其納入基本建設項目的總投資或者另行明確上述經費的來源,為項目建成以后的使用提供保障。另外,對符合條件的基本建設項目可引入市場機制,推行多種經營運行模式。例如,對已經建成的項目要制定管理制度,建立長效運行機制,還要配備人員和經費,做到制度、人員和經費“三落實”。對純公益性的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由財政安排一定的管理和維護經費,使得建成項目在使用中真正走上使用有人管、出故障有人修和更新升級有保障的良性循環軌道,確保農業科研活動長期受益于農業基本建設項目。
3結語
在各級政府部門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工作取得累累碩果。實踐表明,政府部門通過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大投資力度、規范對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已經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門主導投資、科研機構作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運行機制。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業發展面臨著許多新需求。當前正在進行的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升級正不斷地驅動著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應用效率的增長,呼喚著農業科研基本建設項目為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科研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創造條件。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社會主義新時代,有效提升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基本建設項目在農業生產中的創新能力和水平,使之在全面貫徹落實“三個面向”、“兩個一流”和“一個整體躍升”指示精神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作出更大的貢獻,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4參考文獻
[1]丁曉云,李會影.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農村現代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2):198-199
[2]韓長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N].人民日報,2018-08-27(7)
[3]鄧蓉.試論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J].現代化農業,2018(3):5-6
[4]李金祥,劉瀛弢,毛世平,等.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政府投入缺口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4,35(7):27-35
[5]竇莉,任玉婷,阮方鵬.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支撐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與思考——以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9,38(1):53-56
[6]陳業兵,楊英閣,趙海軍,等.鄉村振興背景下對農業科技創新與服務模式的思考——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9,38(1):57-60
[7]李專,劉昭華,楊衍.農業科研單位基本建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苦瓜設施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為藍本[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22):89-90
[8]孫成英.農業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15):177-178
[9]劉濤,魏延迪,劉建安,等.淺議現代農業科研院所科技平臺建設管理工作——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2):42-45
[10]楊力鋼,鞏文紅,李國鋒.國內農業科研院所試驗基地運行模式初探[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5):32-34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12]蔣彥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核心論點[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4(1):20-22
[13]董峻,侯雪靜.一卡速覽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面布局鄉村振興[J].農民文摘,2018(1):6-7
[14]李專,劉昭華,楊衍.提高農業科研單位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水平的幾點思考——以“苦瓜設施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23):208-209
[15]王欣,萬桂林,李衛東,等.淺談如何推進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執行進度——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7,36(3):35-37
作者:馬江 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