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革命循環農業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進步在某種程度上帶來了環境污染,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生命,為了更好地保護好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我們必須采取各種必要的環境保護措施,來消除環境污染問題。由于我國的環境保護發展較晚,經濟力量有限,造成了暫時局部的環境惡化,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學習西方國家的一些先進經驗,繞過其他國家走過的彎路。例如我國的工業廢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新能源開發等領域,都采取了相應措施,加大了投資力度,有望在短時期內取得較大進展。但在農業發展領域,我們還未給予充分重視。筆者認為,我國部分農村和農產品已受到嚴重污染,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們可以采取目前世界上較為流行的發展模式——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以確保農業的發展不造成或少造成對農產品和環境的污染。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此提出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并確定要鼓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快發展有機農業。
一、現代科技革命的負外部性已影響農產品安全
第一次農業科技革命始于德國科學家李比希提出的植物營養理論。這次科技革命促成了原始農業向近代農業的轉變。第二次農業科技革命可以看做是第三次現代科技革命成果在農業中的綜合運用。第二次農業科技革命使美、歐等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以色列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現代科技革命在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也有負面的作用。比如:現代工業的發展和現代科技產品的運用已經影響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我們在享受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現代科技的負外部性。
1.工業污染已使農產品受污染
不少工業生產項目向自然界排放廢棄物,農業則是這些廢棄物的主要接收者和受害者。工業污染使許多農產品受污染,從而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餐桌中毒事件已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現在不僅城市市民而且農村人選購蔬菜、水果時都十分關心其產品的質量安全。
2.農業科技產品的不合理使用威脅到農產品的安全
化肥、農藥、地膜等農業科技產品的不合理使用不僅造成新的環境問題,而且使農產品的質量受到影響。比如:農產品農藥高殘留將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這里面,一是有效率和利用率較低的農業科技產品使用較多;二是其使用比率不合理。
二、保證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意義
1.農產品安全已成為國際共識
農產品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要求的不斷提高和不安全農產品危害事件的頻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已受到人民群眾、政府、農業部門和農經學界的普遍關注。
2.農產品質量關系到我國農產品出口水平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貿易壁壘。據商務部調查,我國90%的農業及農產品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每年損失約90億美元。國外實施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障礙,農產品質量關系到我國農產品出口。中國農產品出口主要遭遇以下兩個有關農產品質量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第一,發達國家都制定了完整的農產品安全、動植物衛生檢驗檢疫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這些法律將不符合它們標準的中國農產品拒之門外;第二,藥物殘留標準要求越來越嚴。
3.循環農業強調經營生態環境,有利于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
循環農業注重生態建設,著力做大做強生態資本。它不僅要求保護和利用好優質的生態環境,對中等的生態環境要進一步優化和開發好,對比較差的生態環境也要在治理改造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在經營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著力提高生態效益,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
發展安全農產品(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是循環農業的關鍵對策和必由之路,關系到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素質、市場競爭力問題,關系到農業的良性循環和持續健康發展問題。循環經濟理論要求
一、
二、三產業聯動,產加銷配套,多學科協同攻關,共同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