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型農機化促農業現代化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農機化發展環境優化
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機械化,特別是2004年《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實施以來,堅持“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思路不動搖,相繼出臺了((杭州市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實施意見》、《杭州市購置先進適用農業機械財政補助辦法》、((杭州市農機化示范園區建設實施辦法》,從目標任務、資金投人、項目管理、獎勵措施以及政府考核等方面為農機化事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1.2農機裝備結構優化
截止2007年底,全市主要農業機械擁有量達57.42萬臺,總動力達307.06萬千瓦,涵蓋了糧油作物、經濟作物、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產后加工、設施農業、農村運輸等全方位農機服務領域。主要機械存量分布為:耕作機械1.80萬臺,聯合收割機888臺,水稻插秧機100多臺,油菜收割機械40多臺,茶葉加工機械2.6萬臺(套),有各類運輸型拖拉機4.39萬臺,排灌機械16.69萬臺,植保機械8823臺,水產養殖機械3.76萬臺,畜牧機械7887臺,農產品初加工機械3.23萬臺。有冷藏保鮮庫18.67萬立方米(農機統計口徑),微噴滴灌推廣應用3.5萬畝。
1.3農機作業水平較高
2007年,全市機耕面積23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6.08%,機收面積147.03萬畝,占收獲面積的96.07%,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1.22%,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機械植保1059.18萬畝,機械深施化肥31.64萬畝,機械化秸稈還田90.35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此外,水稻機械化插秧有了新的突破,油菜機播機收試驗取得較大成效,水果機械化自動分級作業量1835噸。全市農業生產中的耕整、排灌、植保、脫粒、農副產品初加工、農村運輸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85%,90%,80%,85%,75%,95%。
1.4農機服務組織發展較快
全市已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27個,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ro犯個、農機專業戶6.94萬戶。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股份公司、農機協會、農機中介組織等農機服務組織不斷涌現,呈現出組織形式多樣化、服務方式市場化、服務內容專業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特點。
1.5先進適用農業機械推廣迅猛
近幾年,杭州農機發展注意了結構的優化,一批適合杭州市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機械得到了快速推廣,主要是名優茶炒制機械、漁業機械、果蔬分級機械、冷藏保鮮機械、設施農業機械以及畜禽養殖機械。特別是名優茶炒制機械,2006年一2007年就發展了近萬臺。微噴滴灌技術廣泛應用于果園、茶園和菜園,果蔬冷藏保鮮技術得到有效應用和推廣。
2以新型農機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方向和重點
農機化發展必須緊緊圍繞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布局,有重點地推進,構建具有杭州自身特點的農機結構體系,走有杭州特色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路子。
2.1積極推進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
糧油生產勞動強度大,實現糧油全程機械化生產是農民呼聲最高和各級領導最為關注的問題。發展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要從增強糧油綜合生產能力、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出發,積極引導農民購置高性能、先進的糧油作業機械,提高配套農機的質量,集中解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中的機插難點,全面提高杭州市50個糧食功能區機械化裝備與作業水平。通過努力,到20ro年全市農田機耕面積占可耕面積的90%以上,機械收割面積95%以上,機植保、機排灌基本實現機械化,機插13萬畝,占水稻種植面積的ro%以上。
2.2大力推廣優勢特色產業機械化
按照杭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和50條產業帶建設的需要,重點裝備適合果園、茶園、桑園、菜園的中耕、植保、開溝、起垅、鋪膜,苗木起挖、移栽、畜禽養殖、特種水產養殖和飼料加工等機械,改善優勢特色產業的生產作業環境,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使之成為都市農業建設中農業機械化的新亮點。
2.3不斷提升設施農業機械化
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目前,杭州市農村以鋼管大棚和“智能”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農機必須順應設施農業的發展,積極推廣設施農業機械化技術和噴淋滴灌溫控技術,重點引進推廣多功能的園田管理機,在設施大棚中開展機耕、開溝、起壟、鋪膜、育苗、植保、移栽等作業,增加噴淋、滴灌設備和面積,使設施農業的機械化裝備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4全面加快生態型農業機械化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態立市”的戰略,到20巧年要實現生態市的目標。生態農業建設是生態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撐,為此,根據生態的要求,要積極發展生態型農業機械。積極引進使用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新型適用農業機械,如:化肥深施、物理誘蟲、河道清淤、秸稈粉碎、秸稈還田、畜禽糞便處理、加工和農作物秸稈汽化處理、制作有機肥料等農用機械,把生態環保農用機械作為一個新的發展亮點。通過新型環境農機的使用,使農村種養業的廢棄物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2.5切實加強產后加工機械化
產后保鮮、加工是提高農產品效益的關鍵,也是至今沒有完全解決的難題。隨著農產品短缺時代的結束,產后保鮮、加工滯后的矛盾日益顯露。為此,農機化發展要努力彌補這條“短腿”,加速發展冷庫和冷藏保鮮技術的應用,積極引進推廣果品分級處理、打臘包裝、蔬菜脫水加工、果品遠紅外烘干等產品加工機械。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3以新型農機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的保障措施
3.1認真規劃,完善方案
按照《杭州市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實施意見》的要求,對購機補貼、“以機代牛”、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名優茶機械推廣、果茶菜桑園噴滴灌、食用菌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秸稈還田、“平安農機”、水產與畜禽養殖機械化、果蔬冷藏保鮮等十大項目進行認真的規劃,真正把政策用足用好,把項目落到實處,抓出成效來。
3.2壯大組織,拓展服務
農機化服務要在優化中拓展和提升,必須要從三個方面去努力。其一,要積極培育、鼓勵和扶持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農機服務組織,提高農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和服務水平,認真抓好機械化耕作、播種、植保、收獲、初加工及產后存貯等環節,不斷拓展農機服務領域。充分發揮農機服務組織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中的作用,推進農機產業化進程。其二,要積極抓好農機培訓機構、推廣機構、監理機構的建設,培育一批高素質的農機管理、農機技術推廣和農機監理人材隊伍。其三,要抓好農機標準化工作,圍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農機安全生產三個方面,抓好農機標準化課題研究,建立起集農業機械化標準修訂、推廣、實施、管理于一體的杭州市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使各項農機服務進一步規范化。
3.3加大投入,推動發展
首先要繼續貫徹落實農機購機補貼政策,激發廣大農戶購置適合本地的農業機械,使購機補貼政策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次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農機化建設項目,項目的確定要附合杭州市實際,對全市農機化事業有帶動作用。項目批準后,要制定項目實施和管理辦法,使項目實施、管理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其三,要積極開展農機服務,以農機服務來吸引完成資本積累的企業主的目光,引導他們積極投資農機化事業,形成國家、集體、個體一起辦農業機械化的局面,促進農機化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