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脫葉劑對棉花的影響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機采棉的大面積推廣,收獲前使用化學脫葉及催熟的手段已經越來越普遍[1]。為了更好地推廣機械采棉,減少棉葉對機采子棉的污染,降低機采子棉的含雜率,機械采花前要進行化學脫葉[2]。為了尋求降低脫葉成本的脫葉劑配方,更好地推廣國產脫葉磷,特進行了本試驗。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棉花高代品系徐00121和棉花品種蘇棉20號。脫葉劑種類:藍豐脫葉磷(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分S,S,S-三正丁基三硫代磷酸酯),脫吐隆(德國拜耳),乙烯利(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
1.2試驗處理試驗于2010年在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棉花試驗田進行,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行距1m,行長6.6m,株距0.31m,密度32265株•hm-2。2個脫葉劑品種各設8個施藥組合,其藥劑用量及配方相同,即脫葉劑1800mL•hm-2,2400mL•hm-2,3000mL•hm-2,3600mL•hm-2;脫葉劑1800mL•hm-2+乙烯利2250mL•hm-2,2400mL•hm-2+2250mL•hm-2,3000mL•hm-2+2250mL•hm-2,3600mL•hm-2+2250mL•hm-2,設2個清水對照。
1.3施藥時間和方法9月20日每行選取連續10株進行施藥。在施藥前,統一將各點棉株新生小葉片全部摘凈。施藥時先將噴霧器內放入一半清水,再將試驗用藥量放入,然后將另一半清水加入攪拌均勻,把噴頭對準棉株由頂端開始均勻噴霧。每一個用量施藥完成后,用清水沖洗噴霧器2遍再進行下一個用量的施藥。
1.4試驗資料的調查分別于施藥前和施藥后5d、10d、15d調查棉株總葉片數、總鈴數、吐絮鈴數,計算脫葉率和吐絮率。
2結果與分析
2.1藍豐脫葉磷與脫吐隆不同配方脫葉效果比較
2.1.1氣溫與降水量分析。與往年相比2010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氣溫平均值變化不大,基本能穩定在20℃左右,降水量相對于往年偏少;在9月下旬有小幅降雨,降水量為5.7mm,相比2009年同期減少8.9mm。
2.1.2藍豐脫葉磷不同用量的脫葉效果。施藥后5d,單施用藍豐脫葉磷處理棉花脫葉率平均值在94.3%~98.7%之間(表1),清水CK為42.1%,各個處理較對照均達到極顯著水平。隨藥劑用量增加脫葉效果提高,在3600mL•hm-2的水平時效果最佳,不同用量之間差異不顯著。
2.1.3藍豐脫葉磷+乙烯利不同用量的脫葉效果分析。相對CK42.1%的脫葉率的各個處理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增施乙烯利后,脫葉效果要優于不施用乙烯利的對照,棉花脫葉率平均在97.4%~99.2%之間,同樣在3600mL•hm-2的水平脫葉效果最佳達到。與不加乙烯利比較差異不顯著。
2.1.4脫吐隆不同用量的脫葉效果分析。施用脫吐隆,藥后5d,各處理棉花脫葉率平均值在96.0%~98.5%之間(表2),均達到極顯著水平。隨著藥劑用量的加大,脫葉效果也隨之增大,但到了3600mL•hm-2水平時出現一個低值。因此施用脫吐隆在3000mL•hm-2水平時脫葉效果最佳。2.1.5脫吐隆+乙烯利不同用量的脫葉效果分析。施藥后5d,脫吐隆増施乙烯利以后脫葉效果也是隨著藥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相對于不増施乙烯利的對照沒有較大的變化。各個處理的脫葉率平均值96.0%~98.2%之間,對照為42.1%。
2.2藍豐脫葉磷與脫吐隆不同配方吐絮效果比較
2.2.1藍豐脫葉磷不同用量吐絮率比較。不同藍豐脫葉磷配方的吐絮率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表3),不同脫葉磷配方的吐絮率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多次調查,改善了各樣點的通風透光條件,多次調查過程,促進了棉鈴吐絮,縮小了各脫葉劑配方催熟作用的差距,以致于未能達到顯著水平[2],但不排除脫葉磷本身對吐絮率影響較小的可能。從表3來看,增施了乙烯利的對照吐絮率要高于單施脫葉劑的對照,說明增施乙烯利可以促進棉鈴的吐絮。
2.2.2脫吐隆不同用量吐絮率比較。同樣施用不同脫吐隆配方的吐絮率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脫葉劑配方的吐絮率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增施乙烯利同樣提高棉鈴的吐絮率。但是,單施用藍豐脫葉磷的處理吐絮率要平均高于單施用脫吐隆的處理1.2%,增施乙烯利后,施用藍豐脫葉磷的處理比施用脫吐隆的處理吐絮率平均高0.8%。
2.3對蘇棉20施用不同藍豐脫葉磷用量的吐絮率分析為了驗證藍豐脫葉磷對其它棉花品種的吐絮率是否有影響,對蘇棉20號進行了上述同樣的4個藥劑用量的處理試驗。結果表明,蘇棉20施用不同用量的藍豐脫葉磷也未達到顯著水平(表4),說明藍豐脫葉磷對棉花吐絮率的影響較小。
3討論
從16個施藥組合來看,脫葉效果相對于對照都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脫葉率大多在95%以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有利于棉花的大面積收獲,減少雜質含量。雖然2種脫葉劑都在最高用量時脫葉效果達到了最佳,但就生產而言,施用1500~1800mL•hm-2就已經能夠達到理想的脫葉效果。對于1500~1800mL•hm-2是否是生產施用的最佳用量,還需要用更低的用量進行對比試驗。從試驗結果來看,國產藍豐脫葉磷和脫吐隆所達到的脫葉效果基本相同,藍豐脫葉磷在增施乙烯利以后可以增加其脫葉效果。在相同的脫葉效果下,國產藍豐脫葉磷相對脫吐隆在價格上明顯占有優勢,施用國產脫葉磷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此外,2種脫葉劑16個施藥組合的吐絮率與對照相比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同時用藍豐脫葉磷對蘇棉20進行單獨噴灑,吐絮率差異也未達到顯著水平。由此可見2種脫葉劑對棉花的吐絮率影響較小,同時増施乙烯利可以提高棉鈴的吐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