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抗蟲棉凱豐16培育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凱豐16是由河南農業大學選育的高產、優質、抗病、早熟的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1999年以(豫2067石遠321)F2為母本,以本單位從轉基因抗蟲棉GK12品種中自選優系9901為父本進行雜交,后代材料經過連續多年定向選擇而成。2008—2009年參加河南省常規春棉區域試驗,同時進行了抗病性鑒定和品質分析。2009年參加河南省生產試驗。2010年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2010第099號),安全等級為Ⅰ。2011年5月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豫審棉2011002)。
1特征特性
凱豐16為單價轉基因抗蟲常規春棉,生育期123d。出苗好,全生育期長勢好,整齊度高;植株塔形,稍松散,莖稈茸毛較少,透光性好;葉片掌狀,缺刻略淺,葉色濃綠;結鈴性較強,結鈴集中,鈴長圓形,中等偏大;吐絮暢,易收摘;纖維色澤潔白;早熟性突出。株高111.7cm左右,第一果枝節位6.4,單株果枝13.7個,單株結鈴20.0個,鈴重6.2g,子指10.7g,衣分40.7%,霜前花率95.2%。
2產量表現
2008年參加河南省常規春棉區試,9點匯總,平均每公頃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3594.0kg,1446.0kg和1363.5kg,比對照魯棉研21分別增產12.3%,7.7%和7.7%,分別居春棉4組13個參試品種第3、4和3位,皮棉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9年續試,7點匯總,平均每公頃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3466.5kg,1425.0kg和1378.5kg,比對照魯棉研28分別增產7.6%,4.4%和6.9%,分別居春棉1組14個參試品種第6,8和5位,皮棉增產達顯著水平。2010年參加河南省常規春棉生產試驗,8點匯總,平均每公頃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3331.5kg,1335.0kg和1251.0kg,比對照魯研棉28分別增產12.86%,12.9%和15.7%,均居春棉2組7個參試品種第1位,豐產性突出。
3品質、抗性
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HVICC標準):2008年,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7mm,斷裂比強度29.5cN•tex-1,麥克隆值4.9,伸長率6.55%,反射率72.9%,黃度7.0,整齊度指數86.1%,紡紗均勻性指數148.7;2009年,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3mm,斷裂比強度29.2cN•tex-1,麥克隆值4.9,伸長率6.2%,反射率77.9%,黃度8.2,整齊度指數86.3%,紡紗均勻性指數147.4。纖維品質優良、協調一致。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抗性鑒定:2008年,枯萎病病情指數6.8,黃萎病病情指數29.0,抗枯萎耐黃萎病;2009年,枯萎病指12.6,黃萎病指27.2,耐枯萎耐黃萎病。2009年,經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抗棉鈴蟲鑒定:抗蟲株率100%,抗棉鈴蟲。2010年,經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與中棉所45相比,凱豐16對4代棉鈴蟲抗性的校正死亡率增加了72.1%,差異達顯著水平,2~3代棉鈴蟲抗性的校正死亡率分別增加了0.5%和3.8%。綜合評定抗性級別為抗(2級)。
4栽培技術要點
4.1種植區域。適合于黃淮棉區麥棉套種。
4.2播種適期。育苗移栽時,4月上旬根據天氣在寒尾暖頭搶晴育苗,營養缽中要加入腐熟的有機肥,保證苗期不缺肥,5月上旬移栽;地膜覆蓋種植,于4月15—25日播種。
4.3適宜密度。育苗移栽每公頃4.05萬~4.95萬株;地膜覆蓋種植每公頃3.75萬~4.50萬株。
4.4合理施肥。地膜覆蓋種植,播種前要施足底肥。育苗移栽的地塊,移栽時要施足“安家肥”,做到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保證全生育期肥料供應充足。無論采取哪種種植方式,花鈴肥均要重施,根據地力和長勢,每公頃施尿素150~225kg;8月初補施蓋頂肥,每公頃施尿素45~60kg;棉花生長中后期,視棉花長勢,噴施葉面肥,延長葉片功能期,預防早衰。
4.5適時化控。凱豐16生長穩健、結鈴集中,應適當減少縮節安用量。一般根據棉花長勢,初花期每公頃噴縮節胺0~40g。如盛花期棉花長勢偏旺,每公頃再噴施縮節胺30~50g。4.6病蟲害防治。苗期病害一直較重的棉田,建議使用包衣種子。當苗病發生時,及時用苗菌敵、枯黃克星、多菌靈等殺菌劑防治。苗期還要注意地老虎、蚜蟲和棉薊馬等蟲害的防治;在蕾鈴期,2代棉鈴蟲一般不需防治,3,4代棉鈴蟲若大發生時,應連續防治2次左右。同時注意對伏蚜、盲蝽、棉粉虱等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