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苦參對害蟲整治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玉龍關扎根賈學思吳尚英 魏紅國單位:山西振東道地藥材開發有限公司
作用機理
苦參堿是以苦參的根莖為原料,提取出活性成分加工成的一種植物源農藥,具有對人畜無毒害、安全、低殘留的特點,是發展無公害生產的理想藥劑。苦參堿是天然的植物源廣譜殺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其殺蟲機理是使害蟲神經中樞麻痹,從而使蟲體蛋白質凝固、氣孔堵塞,最后窒息而死。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電子結構相似,都具有殺蟲作用,但氧化苦參堿作用更強一點。苦參堿對成蟲、幼若蟲有效,而對卵無效,因此,該藥遲效性稍差。苦參堿還具有趨避作用,在施用過苦參堿的有效期內,害蟲很少為害作物。由于苦參堿作用于害蟲神經中樞,故其后代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苦參堿對為害莖葉害蟲的作用
1對具刺吸式口器害蟲的防治作用
1.1對蚜蟲的防治作用苦參含有的苦參堿是一種抗蚜蟲及多種農業害蟲的成分,是一種無公害生物農藥。何俐俐研究發現,用0.36%苦參堿AS防治大白菜上的菜蚜具有較理想的效果。每公頃用藥量為750,630mL的處理,藥后3,7,14d的防效分別達88.5%,92.7%,90.1%和88.3%,93.2%,89.7%。測產結果表明,0.36%苦參堿AS的2個用藥處理的產量分別為150750,149250kg/hm2,分別較對照增產10.4%,9.3%。姜雙林等應用0.3%苦參堿300倍液防治麥蚜蟲,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且又可以保護60.9%的天敵,防治效果理想,完全可以替代生產上常規使用的氧化樂果。竇利鋒等田間試驗結果表明,0.3%復方苦參堿水劑8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3個處理防治蚜蟲的效果非常理想,藥后第21天,各處理的平均防效仍在95%以上,說明0.3%復方苦參堿水劑持效期長,是防治蚜蟲的理想藥劑。
1.2對綠葉蟬的防治作用徐榮文等應用0.2%苦參堿防治茶小綠葉蟬時,選用劑量為250~600倍液的效果較佳。在低齡幼蟲盛期用藥,可采用較低濃度;在蟲齡偏高時,以高濃度為好,可增強防治效果。劉碧堂等的試驗結果表明,苦參堿可有效防治假眼小綠葉蟬。大田防治假眼小綠葉蟬,0.3%苦參堿1000倍液噴施后5,10d,對其防治效果分別可達89.56%和80.16%。
1.3對螨類的防治作用苦參堿單味藥或苦參堿配合其他藥劑對螨類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趙敦田等應用1.8%除蟲菊素加苦參堿水乳劑對山楂葉螨進行了防治試驗。結果表明,藥后3~10d的防效達93%,其中,800倍液藥后7~10d的防效高達97%以上。杜華等應用1.5%氰戊苦參堿水劑配合三唑錫可濕性粉劑+“特別王”防治二斑葉螨的試驗結果表明,7d后,1.5%氰戊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特別王”10g的防治效果最好,達89.1%;藥后9d,1.5%氰戊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特別王”10g處理的防效高達94.3%。
1.4對粉虱的防治作用呂朝軍等應用98%苦參堿1mg/L防治螺旋粉虱,在施藥7d后防效為67.23%,表現出較好的持效性。
2對具咀嚼式口器害蟲的防治作用
2.1對螟蟲的防治作用苦參堿水劑對螟蟲具有很好的殺滅作用。謝軍保等應用0.3%苦參堿防治稻縱卷葉螟,研究結果顯示,0.3%苦參堿在稻縱卷葉螟幼蟲高峰期施藥,每公頃施藥450,600,750mL,藥后3d防效分別為65.24%,74.54%,91.68%,藥后7d,3個用藥量防效分別為78.62%,87.75%,98.11%,其中,750mL處理的防效為98.11%,600mL處理的防效達87.75%。程榮久等建議使用3%苦參堿水劑(捷擊B)的用量為750mL/hm2,對防治稻縱卷葉螟就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付振科等應用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1200倍液噴霧防治核桃綴葉螟,具有理想的效果,防效達91%。
2.2對菜青蟲的防治作用苦參堿在防治菜青蟲方面有較多的研究,并證實了其對菜青蟲有明顯的殺滅作用。成曉松等試驗結果表明,0.36%苦參堿對菜青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氰戊菊酯的防治效果相當,無明顯差異,而且對小白菜安全,無明顯不良影響。防治小白菜菜青蟲以每公頃用0.36%苦參堿水劑1249.5~1555.5mL為宜,在菜青蟲1,2齡幼蟲盛發期施藥,可有效控制菜青蟲為害。王銀忠等的試驗結果表明,使用0.38%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用量900mL/hm2對水900kg/hm2(1000倍液)噴霧,施藥后1,3,5,7d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39.1%,71.0%,80.1%,82.8%;用0.38%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用量600mL/hm2,對水900kg/hm2(1500倍液)噴霧,施藥后1,3,5,7d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23.3%,59.4%,69.05%和71.8%。
2.3對蝗蟲的防治作用苦參堿對蝗蟲有一定的防治功效。拉毛才讓等應用植物源殺蟲劑1.2%煙堿和苦參堿乳油防治草原蝗蟲,結果表明,4次重復的平均防治效果均在97%以上,具有低毒、對環境污染小、對人畜相對安全的特點,且防治效果穩定,以用量300mL/hm2在大面積草原蟲害防治工作中使用,防治效果完全可達到蟲害防治的驗收標準,值得推廣。豆衛等應用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防治李氏大足蝗(Gom-phoceruslicenti)、狹翅雛蝗(Chorthippusdubius)、癩蝗(Sinotmethisbrachypennis)、毛足棒角蝗(Dacyhippusbarbipes),結果表明,苦參堿3個劑量對防治荒漠草原蝗蟲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藥1d后,苦參堿225,300,450mL/hm2處理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7.48%,91.91%,94.06%,在施藥2d后,防治效果分別為93.41%,97.58%,99.46%,優于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
2.4對象甲的防治作用有研究報道,苦參堿具有防治象甲的作用。李春雨等在進行安全防治蟹田水稻害蟲技術的研究中發現,1%苦參堿水劑對稻水象甲等水稻害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750mL/hm2處理在施藥后第1,3,5,10天防效分別為96.1%,95.9%,96.3%,94.2%;900mL/hm2處理的防效分別為96.1%,98.0%,98.1%,94.2%。這2種劑量的1%苦參堿均可有效防治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蟲,顯著降低種群密度。而且,苦參堿水劑對河蟹的安全性高,無明顯不良影響。經過連續3a的試驗和示范應用,該藥劑的殺蟲效果和對河蟹的安全性均很穩定。
2.5對尺蠖的防治作用王路德等試驗結果表明,0.6%苦參堿水劑750,900,1125mL/hm2對茶尺蠖的田間防治效果,在藥后1d分別為72.0%,87.0%和80.0%;藥后3d,3個劑量的田間防治效果在94.3%~98.7%之間;藥后5d,田間防治效果為95.7%~97.7%;藥后7d,田間防效分別為85.3%,97.7%,96.1%。0.6%苦參堿水劑公頃用藥750~1125mL對茶尺蠖低齡幼蟲藥后7d均表現出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茶樹害蟲茶尺蠖的田間防治,推薦使用劑量為900~1125mL/hm2。吳學海等選用1.2%苦參堿•煙堿乳油生物源藥劑防治春尺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平均蟲口減退率近97%,平均葉片保存率在98.5%以上。
2.6對毛蟲的防治作用苦參堿對毛蟲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鄭進國試驗表明,1.3%苦參堿防治茶毛蟲效果較好,對茶毛蟲具有很強的殺傷力,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較好,藥后1,3,7d防效分別達到79.69%~87.10%,87.08%~94.88%,92.03%~95.43%。據試驗觀察,試驗藥劑施藥后對農田生態環境影響小,未發現對茶樹產生藥害,是對天敵殺傷較小、對環境友好的一種植物源殺蟲劑。王佳建等應用1.2%苦參堿•煙堿殺蟲煙劑防治落葉松毛蟲,防效達97%以上,建議生產上用量為15~22.5kg/hm2。張先動應用0.36%苦參堿水劑進行防治油茶毛蟲幼蟲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采用300~1000倍液防治≤4齡油茶毛蟲幼蟲,72h后,其殺蟲率達91.2%以上;防治≥5齡油茶毛蟲幼蟲,72h后,其殺蟲率為89.7%~96.1%。在該試驗設計的濃度范圍內,苦參堿水劑的殺蟲效果(包括殘留藥效)隨濃度的增大而提高,隨氣溫的升高而降低。
2.7對蛾類幼蟲的防治作用有研究證明,苦參堿具有顯著的防治蛾類幼蟲的作用。顧玉霞的試驗結果表明,應用1.2%苦參堿煙堿乳油的600,800倍液防治楊扇舟蛾幼蟲,均能夠獲得顯著的防治效果,但600倍液的防治效果更佳,生產上宜采用該劑量進行噴霧防治,并且該種藥劑屬于植物源殺蟲劑,可實現無公害防治的目標。蘇遠達等試驗結果表明,應用1.2%苦參堿煙堿乳油的600倍液和800倍液防治楊小舟蛾、楊扇舟蛾幼蟲和黃翅綴葉野螟幼蟲,均能夠獲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以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許嘉慶等應用新型無公害植物源殺蟲劑1.3%苦參堿可溶性液劑1000倍液大田防治美國白蛾2,3齡幼蟲,死亡率達100%;1500倍液大田防治美國白蛾2,3齡幼蟲,死亡率達98%以上,且幼蟲齡期越小,防治效果越好。
2.8對紅蜘蛛的防治作用0.26%苦參堿水劑500~1200倍液施藥后1~10d,對柑桔紅蜘蛛的防治效果均達80%以上。
3對具虹吸式口器害蟲的防治作用
由于苦參堿可影響小菜蛾幼蟲體內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s)活力和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力,證明苦參堿對小菜蛾幼蟲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梁卿等應用1.8%苦參堿•阿維菌素乳油防治甘藍小菜蛾的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其對甘藍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公頃噴施該藥劑450g,7d后,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達到80%,顯著優于對照藥劑1.8%阿維菌素乳油300g/hm2和0.36%苦參堿水劑900g/hm2的防治效果,說明1.8%苦參堿•阿維菌素乳油在蔬菜生產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苦參堿對為害根害蟲的作用
苦參堿對地下害蟲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王華報道了應用苦參堿防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方法。每公頃用1.1%苦參堿粉劑30~37.5kg撒施或條施,或拌種防治。拌種處理時,先濕潤種子,每1kg蔬菜種子用1.1%苦參堿粉劑40g拌勻,堆放2~4h后播種。防治根莖類蔬菜地下害蟲,如韭蛆、根線蟲等,可用0.3%苦參堿水劑400倍液灌根或先開溝然后澆藥覆土;或于韭蛆發生初盛期施藥,每公頃用1.1%苦參堿粉劑30~37.5kg,對水4500~6000kg灌根。在遲眼蕈蚊成蟲或蔥地種蠅成蟲發生末期,而田間未見被害株時,每公頃用1.1%復方苦參堿粉劑60kg,適量對水稀釋后,在韭菜地畦口,隨澆地水均勻滴入,防治韭蛆。
苦參堿對為害花以及果實害蟲的作用
苦參堿對為害花、果實害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蘇學亮應用0.5%苦參堿液防治棉鈴蟲的效果較理想,其藥效期較長。使用0.5%苦參堿2000倍液、2500倍液,施藥1d后校正防效分別為80.00%,90.00%;施藥3d后,校正防效分別為87.18%,89.74%;施藥7d后,校正防效分別為93.55%,98.33%。噴藥1d后調查,發現有草蛉、瓢蟲的活動跡象,0.5%苦參堿處理區天敵數量上升較快。所以,0.5%苦參堿對天敵、作物及其他有益生物較安全,對生態環境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張權炳應用0.26%苦參堿水劑600倍液、1000倍液防治柑桔矢尖蚧雌成蟲和2齡雌蟲,防效均在90%以上,還可兼治糠片蚧和褐圓蚧等蚧類和螨類,對柑桔比較安全。
結語
通過對苦參堿在農業害蟲防治方面大量的研究,證實苦參堿有一定的殺蟲活性,對其作用機理也有一些前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對于苦參堿防治害蟲的深入研究起步較晚,其防治譜研究不夠全面,作用方式、作用機理以及對害蟲生長發育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少,還有待于進一步系統研究。苦參堿在農業害蟲的防治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前途和應用前景,因此,開展苦參有效成分的分離鑒定并進行作用機理研究,為苦參堿的深入開發以及化學農藥的合成奠定理論基礎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未來苦參應用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