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經濟管理中信息化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化和信息化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要想在互聯網時代下取得快速發展,就需要將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發展進行有機融合。信息化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可以彌補傳統經濟管理中的不足,使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加快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進程,從而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1.1使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
農業生產要素與農業經濟活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農業生產要素指的是以水、土地為主的自然資源、科學技術、勞動力以及資本等。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信息已代替資本與土地,對農業信息化環境起決定性作用,同時知識與智慧也代替勞動者的體能來提高農業的生產率,還有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傳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使資本、土地的管理效率和利用率都大大提高。總之,農業生產要素的信息化,使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不斷的創新和改革。
1.2使農業教育信息化
近年來,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體系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多。而農業產業以及農業經濟管理想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對信息化的農業技術人才進行培養。在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教育內容的開放性及教育形式的先進性,從而提高農業勞動者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
1.3使農業市場信息化
農業市場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得到保證,即農業市場信息化體系的建立可方便農業勞動者對農產品市場的所有信息進行了解。農業勞動者根據對市場的了解,再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對農產品的種植類型進行調整,可有效防止農產品因供大于求而出現嚴重滯銷現象。
2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
2.1加快農業的快速轉型
在信息化時代,基于對知識經濟的需求,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逐步向知識型農業轉變。即傳統的手工農業被機械農業代替,使農業的發展趕得上時展。而農業在轉型過程中要做到:1)以教育、知識以及科技為基礎;2)引進先進的機械工具和科學技術;3)對新的機械設備和新的農業技術加以利用,從而促進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傳統農業向知識型農業的轉變是我國政府對農業全面發展的期望。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引入到農業的實際生產中,對農產品進行科學生產、加工及改造,使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收益得到提升,從而實現農業向高效率、高質量以及高水平的方向發展。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可以在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收益的同時加快農業的快速轉型,而且也可以把各種新技術引入到農業發展中,如互聯網、物聯網及云計算等,從而為農業的發展和農產品的銷售提供更多的渠道[1]。
2.2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經濟收益
近年來,我國雖然對農業生產進行了深入改革,使農產品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農業勞動者的經濟效益卻未得到明顯增加,原因之一就是信息化技術未在農業生產管理中進行有效應用,導致其電算化程度較低,信息共享以及經濟往來速度緩慢,從而無法跟上時展的步伐[2]。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種經濟往來逐漸公開化、透明化,政府部門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農業勞動者加強對信息化的理解和應用,同時組織農業勞動者學習科學技術;農業經濟管理部門要科學、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對農業市場加強研究的同時進行真實評價,從而增加農業勞動者的經濟收益。
2.3實現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目前,我國農業服務體系并不完善,從非農業人員角度來講,無法買到優良的農產品;從農業勞動者角度來講,農產品沒有銷路,導致農產品出現嚴重的滯銷和浪費,從而使農業勞動者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3]。而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可構建合理的、科學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為農產品以及農戶提供相應的技術援助,使兩者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更加方便的同時也可省去中間環節,將農產品直接投入到固定市場,使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銷售市場進一步擴大的同時也能保證農產品的銷量。
3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3.1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隊伍建設
1)加強農業勞動者的信息化培訓。即通過培訓的方式,加強農業勞動者的信息化意識,使其對信息化的應用能力得到提升。2)加強農業信息服務能力。即通過各種方法,對信息服務人員的能力進行培訓,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提升。3)成立專業的信息化隊伍。該隊伍人員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具有高專業、高技術水平,從而使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不斷加強,信息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得到提升,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其跨部門、跨區域的同時也跨行業。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將各個方面與農業信息化建設有關的人員、行業、部門進行積極調動,然后在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建立專款專項的同時做好統籌措施,以此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政府部門也要根據農業經濟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和改革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貸款政策,如提升貼息比例、降低農業貸款息率等,從而推進農業經濟信息化的全面發展[4]。
3.3整合農業現有資源
政府部門需要全面了解農業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然后采取相應的農業經濟管理措施,根據宏觀調控政策,對農業現有資源進行整合,以此構建農業經濟信息共享機制。統一規劃農業信息,使農業經濟變得公開化和透明化,如政府可通過網絡平臺及時公布玉米、大豆等農產品的年產量及市場價格等信息,使農業勞動者可全面掌握農業經濟的最新動態。另外,農業經濟管理部門應加強經濟信息管理工作,保證信息的有效性、真實性、系統性以及完整性。
3.4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目前,我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農產品缺少信息化的開發技術,農業技術設備與實踐操作不匹配等,從而使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成效并不突出。因此,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要想取得一定成效,就要完善農業信息體系,即建立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對農業經濟的各項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并進行詳細分析,然后通過各種報告,為農業勞動者提供農產品的外輸服務、農產品種植技術以及管理措施等,從而使農業經濟得到全面發展,農業勞動者的經濟收入得到提高。另外,農業經濟管理體系還可收集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使農業勞動者的種植技術得到提高,同時掌握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作用,促進我國農業全面發展。
3.5信息網絡與傳統媒體的結合
信息網絡與傳統媒體相比,其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儲以及傳播方面占有非常大的優勢,但在農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仍然是傳統媒體。傳統媒體具有非常廣的覆蓋面積,能更直接、更快速地對信息進行傳播[5]。因此,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時,可將傳統媒體與信息網絡結合起來,各取所長的同時也能進行互補,以此使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進行更好的應用。
4結語
總的來說,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既可加快農業向知識型農業轉型,也能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經濟收益,而且也可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研究及重視,使信息化在農業經濟中得到全面的應用,進而促進我國農業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武云.淺談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時代經貿,2018,440(15):17-18.
[2]馬克億.淺析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1):143.
[3]姜秀杰.淺析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2):128-129.
[4]唐雁野,譚建榮.淺談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時代經貿旬刊,2014(1):37.
[5]熱合木•夏熱莆漢.淺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J].中華少年,2015(12):120.
作者:宋增霞 單位:蒙陰縣坦埠鎮財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