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技術推廣初探(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農業技術推廣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
我國的農業正在不斷改革中,其中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的改革,需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滿足多樣化的農業生產以及發展需求。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對策
目前,我國農業正處于重要的發展時期。我國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產品結構、基礎設施等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是,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與外國先進農業相比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為了減少差距,促進農村經濟以及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現狀進行深入分析,不斷改善其質量水平。
1農機推廣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1.1科技成果推廣缺乏實效性
我國目前的技術服務、科技與生產部門之間缺少有機聯系,不利于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1]。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推廣的多為常規性技術,缺少高新技術,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的質量與產量,不利于農業生產效益水平的改善。
1.2農業推廣體制不完善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生產對品質、綜合效益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所需要的技術也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的農業技術協調存在較大的困難,技術推廣服務體制相當于專業機構的簡單疊加,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
1.3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素質不高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數量存在一定的差距,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不少地區的人員編制受到限制,無法有效吸收高校畢業生,不能對技術推廣隊伍進行有效更新,對農業技術推廣造成較大的阻礙。
1.4資金投入數量不足
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資金投入是一個重要的基礎環節,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最有力保障。目前,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缺少有力的資金投入,不少基層農業地區甚至挪用技術推廣的資金到其他地方,嚴重阻礙了農業現代化設備的引進,農業生產水平比較低下,對農業產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2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措施
2.1大力提高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能力
相關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該全面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實現“一個銜接兩個覆蓋”,調動基層技人員從事技術推廣服務的積極性。改善推廣服務手段,重點解決改善簡易的儀器設備和下鄉交通工具問題。逐步建立基層農技人員準入和上崗資格制度,堅決杜絕非專業人員進入農技推廣隊伍[2]。繼續堅持和完善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制度,適當延長培訓時間和改革培訓方式方法,尤其是探索與科研教學單位專家的結合,共同開展相關研究與示范工作,重點放在解決其動手能力的提高方面。比如說浙江采取單獨招生,定向培養、定向使用的方式。
2.2調動教學科研員從事技術推廣積極性
應該不斷促進農業推廣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目前農業技術推廣整個考核評價體系對于農業科研來說,不太符合農業行業的科研特點。農業科研是一種應用型科研,和基礎性研究有差異,不能靠發表一篇論文有多少因子來評價,更多的是要評價它在產業和行業的發展中發揮了多少作用,要思考怎樣應用考核評價體系引導技術推廣人員下基層,考核評價體系應該基于產業發展,對整個產業進步發揮的很大作用,獲得社會評價越高。
2.3要培育和服務好從事專業化服務的組織
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必須積極扶持社會化的、經營化的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比如說統防統治,統一育秧,統一插秧等類似社會化服務組織,包括農機合作社[3]。要積極培育,引導農民。從事專業化服務的組織并不是農業技術規性體系的對立面,應該是規性體系推行的一個很好的補充,作為國家支持的這些公益性體系,要積極地為他們服好務,因為為他們服好務就等于為農民服好務。
2.4發展高科技含量的種植基地
在種植基地,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該深入了解當地種植品種、規模,并和農戶們進行交流,詳細了解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情況,共同分析當前農業種植品種,收挖費工費力等突出問題,探討突破種植瓶頸的對策措施等。通過相關的技術培訓工作,向農戶傳授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到田間向農戶介紹實際操作經驗交流,從如何選種、留種、理墑、施肥、栽種、采挖等方面進行實地操作演示,不斷促進農民農業技術的改善。
2.5有效應用多種推廣方法
農業推廣方法是農業推廣部門和推廣人員為達到推廣目標,對推廣對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組織措施、教育和服務手段。農業推廣方法可分為3類:大眾傳播法、集體指導法和個別指導法。在農業信息推廣服務工作中,必須要依照本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推廣方法,主要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示范、咨詢、參觀等。同時還可以借助技術培訓以及宣傳等手段,不斷促進知識型技術的有效推廣,實現對農業的推動。
參考文獻:
[1]章承兵,李莉云,邵振中.淺談襄樊市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0,02(09):502-504.
[2]高子清,朱玉芬.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07(08):40-43.
[3]李自文.淺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5,16(04):246.
作者:郭建靜 單位:趙縣農林牧業局
第二篇: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措施
摘要:
我國農業在飛速發展的進程中,開始向著現代化和規模化跨進。由于現代農業發展不能離開技術的支持和保障,因而在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前提下,為使各類新技術和新品種處于持續發展的模式下就要讓農業技術得到推廣,這是為農業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前提保障。本文介紹在新的發展模式下,農業技術推廣還存有諸多不完備的方面,需在體制健康發展的前提下,優化農業技術發展,加快農業知識更新,讓農業經濟健康穩定。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現狀;改善措施
目前,我國對農業大力支持,由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保障,為加快農業結構產業調整,讓農業的效益增收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就要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加快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做好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讓農業技術推廣持續創新發展,特別是要加快當前的鄉鎮推廣系統建設,在深入改革中做好當前鄉鎮發展要素,技術支持中,讓農業經濟快速穩妥前行[1]。
1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專業的人才
我國的農業技術在推廣中,需專業人員配合推行,但當前現狀是很多農業推廣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偏低,導致他們對農業技術知之甚少,工作中經常遇到問題,感覺工作很吃力,長此以往這部分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隨之降低,不但不能及時解決推廣中遇到的難題,而且很多專業問題也不能第一時間解決。特別是部分偏遠地域,由于信息技術滯后,人員構成也趨向于分散,出現問題后專業技術人員不能第一時間到位,這就為農業推廣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加之,偏遠地域的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對于推廣中的部分問題和現代化手段的理解不到位,這也進一步加劇了推廣工作的推行難度的因素[2]。
1.2資金投入不充足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可以說是即艱巨又長期,推廣中需要耐性和堅持,想要短時間內取得可喜成效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在發展中長期推行資金就是制約其推行進展速度的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雖然我國在1993年7月以后頒布了農業技術推廣方法,其中詳細的探究我國政府對農業技術工作的支持力度,但是在推廣發展進程中,項目的開發,農業技術宣傳工作都需要有大量的資金維系,然政府在這方面顯然后勁不足,能夠調撥給農業推廣的資金有限,導致很多先進的農業技術不能及時的推廣下去下達給農民應用在田間,部分區域的農業技術還處于粗放模式,生產效率澆帶。基于此,上述的種種因素會挫傷農業技術推廣的積極性,讓農業技術在短期內不能得到提升。
2農業技術推廣改善措施
2.1開展組織創新農業技術推廣
途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理念,要求骨干人員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在生產中,推廣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任務,為讓農業技術有新的發展推廣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推廣工作開展的優劣與否與農業市場利益有切實聯系。目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體工作內容,更是我國建立公益性農業服務的專業隊伍,不但能滿足農業經濟的發展,更是國家建設和發展中的不可或缺部分。農業技術推廣相關部門,在進行公益職能基礎建設的過程中,也需做好興辦實體的經營模式,開展股份合營的合作方式,讓多形式的服務組織成為農業發展的基礎組織形式。保障推廣主體的多元化,并在發展中讓相關的教研部門參與建設,發揮技術優勢,集中力量,讓各方力量都融入其中,指導和培訓農民的種植技術,讓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3]。
2.2改善農業推廣方式,強化農業資金收入
當前,鄉鎮農業技術要結合農民群眾的實際狀況,在融合市場發展潛能的基礎上,要率先考慮農業生產的現狀,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農業技術的覆蓋效率,改善推廣方式,進一步提升工作效果,進而才能滿足農民的實際生產需要,讓農民對農業推廣工作滿意。但是在轉變時需要理念轉變開始,農業推廣由原有的服務性轉向營利性,科技示范方式也要做好改善。各級財政部門,都要將農業技術等相關經費推進到服務機構內,讓人員的收支狀況真正的納入到財政預算模式中,結合薪酬福利和人頭經費,比對當地的公務員工資待遇標準,讓所有的人員資金能夠足額,按時到位。同時,可增設資金的渠道來源,借助于支農之間、財政撥款的方式讓資金籌備方式更具多元性[4]。
2.3強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能帶動我國農業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在推廣工作開展時要求全體人員都參與到推廣中,無論是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或者是農民自身,都要積極的參與到該項工作中。通過推廣認識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并要求在推廣活動開設進程中為帶來切實的利益,讓農民看到先進技術所帶來的高效生產,并從本質上轉變自身的推廣理念,配合推廣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這樣能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步伐。
3結束語
我國在推進科技興農戰略發展的進程中,為強化農業技術工作,就要提升農民的科技知識含量,讓農民將掌握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水平,雖然當前鄉鎮農業技術的推廣還存在諸多難題,但是為加快其推廣機制,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創新發展,這是讓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的最佳途徑,以期帶動我國農業技術工作飛速前行。
參考文獻:
[1]李貞亮.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措施[J].北京農業,2015,(21).
[2]李東鋒.當前我國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措施[J].現代園藝,2015,(2).
[3]羅大賢.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對策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
[4]陳新忠,李芳芳.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研究回溯與展望[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作者:趙家福 單位:湖南省桃源縣夷望溪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
第三篇:農業技術推廣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我國政府一直在強調“三農”問題,而農業生產也逐漸成為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因此,農機推廣自然成為農業生產中的關鍵因素。近幾年來,我國在農機發展上有了顯著的成就,并且正在被應用,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性,因此,對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基層;農機推廣;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隨著農村改革的進程加快,我國政府也頒布了相關農業發展的條例,以推進農機發展,以現代農業作為目標,轉變農業發展模式,將新型的農業生產模式取締陳舊的生產模式,使農民實現最大的收益。農機推廣工作在農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但其中依然不足性。
1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1.1經濟問題
隨著國家相關農業政策的出臺,我國各地區政府在生產機械上也進行了相應的經濟投入,而我國的土地面積巨大,其省份劃分較多,并且省份之間經濟情況也各不相同,由于經濟投入的不同,造成了農機推廣工作情況各不相同。此外,農業生產是我國傳統的生產模式,相對于先進技術科技有較大的差距,加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少高樓大廈平地而起,社會崗位需求逐漸增多,更多的人會選擇放棄農業,投入城市建設,使耕地的人群越來越少,造成農業發展進程較慢,對于先進的農業機械購買能力較低,長此以往,阻礙農業的發展,以及影響推廣工作進程。
1.2缺乏專業性的農業人才
農民是農機推廣的主要目標,成為主要目標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民的文化素養普遍較低,使得在引進新機械上有一定的難度性存在,此外,農機推廣需要較多專業型人才進行推廣,但在一些區域,卻缺少專業型的人才推廣,以至于無論在技術,還是在推廣工作上有一定的實現難度,使得推廣效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1.3機械推廣類型上存在不足
我國是一個擁有較多土地資源的大國,而每個區域的土地情況也各不相同,因此,采用的機械設備也有差異,而在一些地區,由于地勢的原因,大型機械并不適用,只能采用小型的機械設備,但一般小型的機械設備相比于大型設備,它工作效率較低,這也是其主要因素;對于大型土地區域,小型機械的使用較多,原因是大型機械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農民群眾沒有較多的資金投入,這也影響了農機推廣工作的進行,另一方面,缺乏專業型的技術指導,這些問題導致農機推廣工作很難能夠順利進行。
1.4機械設備結構不合理
隨著我國推廣工作的深入,各農機服務部門也將加大推廣力度,根據當前機械設備使用情況反映,機械設備有較多的不足,小型機械設備過多,而大型機械設備卻較少,這在一定方面上,影響了農業推廣的進程,另一方面,目前基層農機推廣范圍較狹隘,阻礙了農機工作的發展。
2加強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策略
2.1加強推廣工作
農民是農機推廣的主要目標,想要進行推廣工作,就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千家萬戶,與農民群眾連成一片,做好相關推廣工作,這也需要當地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積極配合宣傳,我們也可以進行現場宣傳方法進行推廣,利用播種農作物機械的方式進行展示,將農民聚集到同一個地點,進行現場試驗,應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更具有說服力,使農民能夠主動進行小麥秸稈粉碎技術,播種技術,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成效,這對推廣技術具有重要影響。
2.2利用惠民補貼政策
想要實現現代化農業,首要任務就是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資金問題,一定要有足夠的資金保障,隨著農機工作的推廣,我國區域政府也進行了相應的經濟補貼,以支持農機推廣工作的進行,同時也降低了農民經濟投資的壓力。農機推廣在進行前,可以與當地的經銷商和政府做協調,得到更多的經濟補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此外,有些地區已經采用了這種方法,并有了較顯著的成效,將技術支持和政策補貼相互結合,實現農民最大利益化。
2.3擴大推廣范圍
要想使農機推廣工作有實質性進展,則需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擴大其推廣范圍,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尤其是擴大到農機生產安全、農機服務層面上。將不同品牌的農機分別進行實驗,選擇最適合當地情況的農業機械,這樣既保證了實用性,又保證了機械的先進性,除此之外,還要進行農機安全活動,普及安全意識,將農機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2.4引進先進的培訓方法
進行農機培訓是農機推廣工作的必然趨勢,合理進行農機培訓,使農民都能夠合理的利用機械設備,提高農民群眾的綜合素養。因此,要全面進行培訓活動,尤其是在引進先進的培訓方法上,要做到全面普及。例如:一年之中,每逢播種秋收的季節,組織全體的推廣人員聚集到農業生產的前線,對農民不懂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在培訓中,主要講解如何進行機械保養、機械維修,運用科學的種植方法,加大農機推廣工作。
3結語
總而言之,使農業生產實現全面轉型,就要從農機推廣工作開始,隨著“三農”問題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下,實行推廣工作將會有顯著的效果,即使有著不同的問題存在,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將會得到解決,在新時代下,將農業建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全新推廣創新精神,為基層農機推廣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閆麗君.芻議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6,(10):153.
[2]馬繼承.淺談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現狀及建議[J].河北農機,2016,(7):183.
[3]吳朝林,陳忠祥.淺議如何做好基層農機推廣工作[J].河北農機,2016,(7):28.
作者:馬文兵 單位:湟中縣農機管理站
第四篇:農業技術推廣探究
引言
目前,我國農村經濟改革發展不斷深化和具體,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體現出獨特的發展優勢,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作用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和應對策略,以期使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農業技術推廣得到普及。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業技術推廣的理論聯系
1.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原則和特征
市場化的跨越式大發展是經濟全面發展的產物,農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的發展成效顯著。其主要特點是以一定范圍內的農戶作為組織主體,為農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在專業合作社成員之間形成自主經營的管理模式。同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一般都進行同類農產品的生產,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很好地為成員集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促進合作社成員的互助發展。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形式相適應的基本特征包括主體的自愿性、服務的專業性、服務和收益主體的同一性及突破地域限制等。
2.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農業技術的實踐機制與發展路徑
農業技術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推廣農業技術,能夠及時、有效地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普及,并及時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介紹給合作社成員,通過合作社成員的交流、合作,實現技術的最大化應用。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是通過專業化的試驗、集中培訓、指導咨詢等方式,將其推廣到農產品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3.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推廣農業技術的主要載體
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農業技術的推廣是以政府為主導,通過政策引導和政府支持,有效促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立,形成較好的互助發展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迅速組織起同類農業生產活動,從而能高效率地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同時,能夠實現統一的技術傳播和應用,使產銷有效結合,進而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農業技術時,除了依托本身的組織結構框架,政府還能成為其技術推廣的強有力依托,可以更有效地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傳播體系的構建,使其成為政府和農戶進行有效連接的橋梁和紐帶。
二、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農業技術的機制
1.組織運行機制
目前,呼和浩特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企業與農戶合作,結合地區發展和農產品銷售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以企業為依托、同類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建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此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企業與農戶可以簽訂農產品產銷訂單,保證產品及時出售。例如托克托縣早先建立的大羊場蒙川綠色蔬菜生產合作社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社,合作社中設有理事會及監事會,能夠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和運營機制,同時,合作社在農產品生產運營的全過程中,為農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實現了合作社成員農產品的統一定價與銷售。
2.經營管理機制
經營管理是組織有效運營的前提和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營管理根據組織的類型確定,合作社的運營管理主要是通過董事會與監事會來實現的。作為自發性的合作組織,其建立的目標是實現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經營管理能較好地達到其管理效果,從而保證合作社成員的共同利益。
3.推廣服務機制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廣的服務具有專業性的特點,依靠當地的科研機構,在合作社所在地,對農產品生產經營全過程提供技術服務,以此來增加合作社成員生產產品的技術含量。如土默特左旗奶牛協會作為一個集聚養殖大戶的合作組織,主要是針對農戶的奶牛購買、養殖、銷售及奶制品的生產銷售,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增加農戶收益。
4.技術創新機制
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創新,呼和浩特地區發展起來的合作社在技術創新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合作社能夠迅速集結相對數量的同類產品生產經營者,并且為了成員的共同利益而積極促進技術創新,實現技術的快速更新和有效利用。
三、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推廣農業技術中出現的問題
1.組織規模小,科學化程度低
呼和浩特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著運行機制不健全、服務層次較低和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力等問題。而合作社的建立往往是由最早的受益者組織的,因此,成員之間的利益關聯度明顯不高,且存在著相當數量未經有關部門登記注冊的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存在時間短、組織機構不健全、服務內容相對較少、運行機制不暢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2.農民對專業合作社認識不足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組織形式,但目前呼和浩特地區存在著農民對合作社認識明顯不足的問題,嚴重制約著合作社的發展。其中,政府作為合作社的重要依托,其支持的力度不大是農民對合作社認識不足的重要原因。其次,相關專業性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從而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成員素質有待提高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民集合性質的組織,面臨著成員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發展困境,這使農業技術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合作社成員文化水平低會導致市場觀念差、對技術的接受和應用能力低,自我服務、自我學習、自我總結的能力不高。例如,伊利作為呼和浩特地區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和奶牛養殖戶的關系主要是個體與企業的合作,如果能夠有高素質的人才來領導和帶動,建立起有效的乳業協會,定能更好地實現農戶與企業的有機結合,更大程度地提高農戶收益。
四、對策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合作社發展
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以政府為依托的發展組織,加強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使政府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同時,對已經發展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要加強指導和服務,使其逐步向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2.開發和引進人才,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目前,呼和浩特地區的農業經營方式主要是分戶經營,農民的經營管理層次較低。農業合作社可以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有效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而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農民配合,并對新型技術及時進行了解、應用。要積極鼓勵人才的開發與引進,多方位為農民開展農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或者開展知識講座等。
3.實行標準化生產和規范化管理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堅持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不動搖,保護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并且不與現行的農業政策相違背。堅持平等、自愿、合作的原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到農民自行選擇、自愿進退。突出以農民為主體的專業合作社性質,注重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提供無償服務,維護全體成員的權益。堅持邊發展、邊規范的原則,根據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實際,促進其更好更快發展。
作者:云慧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