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南美白對蝦飼養管理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鹿寨縣江口鄉是南美白對蝦養殖較多的鄉鎮,也是該鄉新興的養殖品種,針對這幾年養殖戶的普遍反映,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成活率低、飼料利用率低、如何減輕病害、減少養殖損失等情況,經過技術指導、跟蹤服務,使該鄉養殖南美白對蝦走上穩定、走向規模、走出效益。
關鍵詞:淺談南美白對蝦管理技術要點
養殖南美白對蝦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產量高等優點,已成為我國南方地區最主要的養殖品種之一。養殖南美白對蝦我認為必須認真抓好以下要點:
1、清塘和消毒
1.1、清塘池底經過曝曬10天以上并清除淤泥或沙質池底變白,最后清理池底表層泥土,達到清除殘餌、糞便、動植物尸體的目的,亦清除病原體。
1.2、消毒放苗前10~15天用漂白粉5~8千克/畝消毒,第二天,用70~150千克/畝生石灰消毒。
2、水處理
進水(用60~80目雙層網過濾)0.5~0.6米后,施肥培養基礎餌料,5~7天后,水體可用0.1毫克/升二氧化氯再次消毒。
3、肥水繁殖基礎餌料生物
蝦塘首次進水70cm(低溫期)~100cm(高溫期),用尿素l~3千克/畝,過磷酸鈣1.5~2千克/畝,先施磷肥后施氮肥,肥水后3~4天視水質情況適當施肥,池水水色呈黃綠色或茶褐色,水體透明度在30~40厘米,pH7.8~8.8,用蝦苗試水確認毒性消失后可考慮放苗。
4、選苗和放苗
4.1、選苗選擇大小均勻、體長0.8cm~1.0cm、有活力的蝦苗;蝦苗體色透明,蝦體不變紅,鰓部不發黑,附肢干凈,無寄生物;第一觸角兩條小觸鞭并攏,尾扇要完全張開,腹節要較長,彈跳靈活,逆水性強,無損傷,腹節斑點少,吃食能力強,頭胸甲可見食物團將蝦苗放在盛有水的盆內轉動盆水,健康蝦苗逆流游動,而較差的蝦苗則沉積于盆的中央久久不動。不選擇超過32℃的高溫苗、育苗中使用抗生素的蝦苗、密度稀(表明發過病)的蝦苗以及池底沉積物多且發臭的蝦苗。從育苗池內隨機取出若干尾蝦苗,用擰干的濕毛巾將蝦苗包埋10分鐘,取出放回原水,如果蝦苗存活則是優質苗,否則是劣質苗。
4.2、放苗一般備有增氧機的泥塘(水深1.5m~1.8m)每畝放養5萬~8萬尾,一次性放足。放養時間:每年5月左右,水溫在22℃以上。應根據自身養殖條件和技術程度作出合理的放苗量,放苗時應注意的事項:一是池水pH、鹽度要與育苗池相近,若鹽度差過大,則蝦苗要淡化二是運輸蝦苗應選在晚間進行,放苗時間為晚20時~翌日晨6時,若有風則應在池水較深的上風口處放苗,不要迎風放苗,同時要避免在淺水處或閘門附近處放苗;三是同一養殖池內最好用同一批孵化培育的蝦苗,且一次放足,并將盛有蝦苗的袋放入池水里浸泡20分鐘,使蝦苗袋內水溫接近池水水溫后解開袋口,讓池水慢慢進入袋內,再提起袋角,讓蝦苗自然游到池塘中;四是放苗后應留出100尾蝦苗放在池塘中的一個小網箱里暫養1周,計算其成活率,并以此作為飼料投喂量計算依據以及確定是否需要補苗。
5、科學投喂
蝦池可設2~4個食臺,每個面積0.5米z左右,觀察蝦吃食情況。將飼料均勻投撒在整個池塘里,放養初期,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0%;6~10厘米長時,每天投喂4~6次,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5%;10厘米以上時,每天投喂6次以上,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3%,具體以食臺剩餌情況而定,一般半個小時吃完為好。早晚投喂飼料多一些(各占日投喂量的30%),中午和夜間投喂少一些(各占日投喂量的20%);水質好時多投喂,水質差時少投喂;天氣好時多投喂,陰雨天、臺風天、寒冷天少投喂;蛻皮時少投喂,硬殼時多投喂有殘餌時少投喂甚至不投喂;發病時少投喂。
6、增氧措施
6.1、采用功率為1.5kW四葉輪水車式增氧機、功率為1.5kW射流式增氧機以及池底鋪設鼓風機帶動的管道式增氧設施,每畝池塘保證有1臺增氧機,提高水中溶解氧。
6.2養殖早期,每口池塘對角開啟2臺增氧機;養殖中后期,根據池水溶解氧指標(必須大于4mg/L)確定開機次數和時間。6月份每天中午和下半夜開機,每次開機2~4小時,隨著蝦苗的增長,逐漸增加開機時間,7月份每天開機20小時以上;8-9月份除投餌時停0.5小時外全天開機。
7、水質調控
前期以補水為主,中、后期加注新水刺激蛻殼。
7.1、水質指標水溫和鹽度應保持在最適范圍之內,鹽度的突變幅度不能超過5‰;pH7.5~9.0,日變化幅度不得超過0.5個單位;溶解氧大于4mg/L;透明度25cm~40cm;氨態氮含量在0.02mg/L以下,亞硝酸態氮含量在0.1mg/L以下;底層水硫化氫含量在0.1mg/L以下;化學耗氧量在5mg/L以下。
7.2、養殖早期,每隔5天加水5~10厘米,6月中旬達到最高水位,池塘水深1.5m;養殖中期不換水,池塘水深2m;養殖后期根據具體情況每日或隔日換5%~10%的新水池塘水深2.5m。
7.3、每天早晚各排水10cm,并注入地下井水補充,日換水量不超過10%,可交換池塘底層的污水。
7.4、定期投放底質改良劑、微生物制劑等進行底質和水質的改良,營造南美白對蝦適宜的生長條件每隔7天~10天施用0.25ppm枯草芽孢桿菌或5ppm光合細菌1次,與20ppm沸石粉混合均勻后拋撒入池。
7.5、雨后應及時用10ppm生石灰調節池水的pH;暴雨后要排出池塘表層水,開動增氧機,避免水體分層而缺氧。潑灑0.3ppm枯草芽孢桿菌,可以穩定水質。
7.6、池水變黑時,適當減少投喂量,同時降低水位20cm~30cm,施用高濃縮光合細菌1kg/畝加25ppm沸石粉全池潑灑,5天后加水至正常水位。池水氨態氮、亞硝酸態氮、硫化氫含量偏高時,首先換水10%,然后施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和30ppm沸石粉,且用吸污泵吸出池底污物。當啟動增氧機后,池水表面出現白色泡沫且不能消失,表明池水肥沃、藻類老化,應及時換水。
8、日常管理
巡塘:每天早晨、中午、夜間都要巡塘,查看對蝦的生長、攝食、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8.1、水環境觀測①看水色。水色反映了蝦池中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正常水色為黃綠色和茶褐色,水質具有新鮮感,無異常氣味,以硅藻為主要種類。下面幾種水色為不正常水色,應加以調整:蝦池水色如果是深綠色,則是鞭毛藻類過度繁殖的結果;水色轉紅是由一些原生動物(纖毛蟲、夜光蟲等)繁殖過度所引起,也可能是輪蟲或其他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的結果;乳白色是由細菌繁殖所造成藻類突然死亡而引起,其分解產物是有毒的;如果水清見底而非突然變清,往往是滸苔和溝草大量繁殖的緣故,如果是突然變清則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而消失;灰藍色且有魚腥味,可能是藍藻中的魚腥藻或擬魚腥藻大量出現造成的;橈足類多時出現稍泛白色。②測水質。每天早上7時和下午15時測量池水水溫、pH、溶解氧、氨態氮、亞硝酸態氮、硫化氫;定期測量比重、透明度、化學耗氧量。③查底質。正常的池底無異常氣味,如果池底變黑和散發臭味則表明底質變壞,造成原因有清池不徹底、投喂量過大或投喂了已變質的飼料、水體中有大量絲狀藻或水草等老化枯死后沉底、池水過肥、換水量不夠等,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放養前要做好清淤、消毒、沖洗工作;養蝦期間要合理投喂,減少殘餌;控制絲狀藻類和水草的繁殖啟動增氧機以改善水環境條件必要時可施用煉鐵爐渣(硅酸鐵),按1.5kg/平方米撒入黑化區,可消除硫化氫,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
8.2、高溫期管理水溫在35℃以上的高溫期正是臺風和暴雨季節,水質易惡化,南美白對蝦易出現浮頭現象,也易誘發蝦病。應增加到最高水位,并添加淡井水逐漸降低池水鹽度來適應暴雨的變化,蝦塘咸水逐漸降到比重為1.005;配備增氧機,嚴防浮頭事故發生;飼料要新鮮優質,并酌情減少投喂量,有時甚至要暫停投喂,同時要及時清除殘餌,減少污染;要適當換水,并錯開施用消毒劑和有益微生物活菌的時間,用0.2ppm二溴海因消毒后,隔2天~3天后再施人有益微生物活菌;適當增加施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和5ppm光合細菌,可改善水質;注入蝦塘的新水,應先經沉淀、消毒、過濾后再使用,并及時排除池底污物,保持水質新鮮;經常用5ppm~10ppm生石灰調節水質,每隔10天投喂3天藥餌,每公斤飼料添加V2g、免疫多糖3g、魚肝油10g、大蒜15g,每天投喂2次。
8.3、南美白對蝦生物學測定每隔10天進行1次生物學測定,以掌握南美白對蝦體長變化、生長速度、胃飽滿度、數量、蛻皮、病害等情況。
8.4、安全檢查經常檢查堤壩是否安全,有無塌方、滲漏折裂等現象;閘門是否漏水,閘網是否破爛;每天注意天氣,以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9、病害防治
防病: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結合、標本兼治。定期潑灑底質改良劑和水質改良劑,保持水體各項養殖指標(pH、NH3、H2S、N02-)在安全合理的范圍,必要時可潑灑消毒劑進行消毒,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或二氧化氯。潑灑消毒劑后,調節水質的微生物要間隔3天才能使用。
9.1、桃拉病第1天~第2天,用0.2ppm超碘季胺鹽全池潑灑;第3天,用0.3ppm二溴海因全池潑灑;第6天,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和20ppm沸石粉全池潑灑。同時,結合投喂藥餌,每公斤飼料添加免疫多糖2g,魚油10g、EM原露2g,每天早晚投喂2次,連服6天。
9.2、白斑病第1天~第2天,用0.3ppm二溴海因全池潑灑;第5天,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和20ppm沸石粉全池潑灑。同時,結合投喂藥餌,每公斤飼料添加對蝦病毒靈10g、Vc3g、免疫多糖2g,每天早晚投喂2次,連服5天~7天。
9.3、紅腿病第1天,用0.3ppm~0.4ppm二溴海因和20ppm沸石粉全池潑灑;第2天,用0.2ppm超碘季銨鹽全池潑灑;第6天,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和20ppm沸石粉全池潑灑,以凈化水質。同時,結合投喂藥餌,可在每公斤飼料添加含量10%的氟苯尼考0.5g、Vc2g、免疫多糖2g、生物酶1.5g,每天早晚投喂2次,連服5天。
9.4、亞硝酸鹽中毒放養密度大,南美白對蝦排泄物多,殘餌量增加,經常造成池水中亞硝酸態氮含量超過0.6ppm,出現慢性中毒,當亞硝酸態氮含量超過1.5ppm時,出現急性中毒,嚴重者甚至死亡。處理措施是:首先開動增氧機,換水后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5ppm光合細菌和25ppm沸石粉,分解亞硝酸鹽,凈化水質同時,結合投喂藥餌,每公斤飼料添加Vc2g、免疫多糖3g、魚油10g,每天早晚投喂2次,連服5天~7天,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9.5、應激性紅體由各種水質因子(尤其是鹽度、水溫等)突變而引起,一般經常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夏季和臺風暴雨時。暴雨后,要排出蝦塘表層的雨水,并用10ppm~15ppm的生石灰調節水質,開動增氧機,用0.3ppm枯草芽孢桿菌、5ppm光合細菌和25ppm沸石粉,結合投喂藥餌,在飼料中添加2‰生物酶、2‰免疫多糖、2‰Vc,每天早晚投喂2次,連服5天~7天。不要使用化學消毒劑,否則加速南美白對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