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棉花展示品種述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棉花新品種在審定之前,必須要進行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目前,相關述評報道較多[1-3]。為進一步體現棉花品種審定的“公開、公證、公平”性,2010年,河南省種子管理站還安排了待審棉花新品系公開展示試驗,以期為品系選育者提供一個了解自己品系以及其他育種者品系的便利平臺,也為品種審定提供參考。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設計和田間管理
試驗由河南農業大學承擔,種植在鄭州市郊區,春白地,沙壤土,肥力中等。品系公開展示試驗共有26個品系參加,包括雜交棉和常規棉,均為河南省2011參與審定的棉花新品系,以魯棉研28為對照(CK)。種子由河南省種子管理站提供,全部為脫絨種子。采用大區對比設計。等行種植,行距1.2m,株距21.6cm,每區種植12行,行長10m,每個大區面積144m2,密度為38565株•hm-2。試驗四周設4行保護行。棉花于4月15日地膜覆蓋播種,單行根區覆蓋,覆蓋度為35%。棉田施肥量為尿素450kg•hm-2、過磷酸鈣600kg•hm-2、氯化鉀225kg•hm-2。播前整地時施入全部磷肥、1/2的鉀肥和2/5的氮肥,初花期施入1/2的鉀肥和2/5的氮肥,剩余1/5的氮肥作為蓋頂肥施入。棉花保留葉枝,其它管理按中高產田要求進行。
1.2調查項目和方法
1.2.1生育進程。調查各品系的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吐絮期。1.2.2農藝性狀。9月15日調查棉花第一果枝節位、株高、單株果枝數。每區調查3行(點),每點10株,計30株進行平均。
1.2.3產量性狀。9月15日每區選有代表性的3行,調查單株鈴數和爛鈴數。8月15日,每區定20株單收棉花,記載所收鈴數,采用皮輥棉衣分機軋花,計算鈴重、衣分。其中,10月25日前所收的棉花為計為霜前花。
2結果與分析
2.1棉花品系的生育性狀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系的出苗期較為一致,主要是因為采用了地膜覆蓋栽培,棉花不同品系的出苗條件均較好。但16個品系的吐絮期差異較大,生育期為115~123d。其中,有9個品系生育期比CK延長2~6d;有3個品系生育期與CK相同;其余4個品系生育期比CK縮短2~3d。參試品系株高為86.73~132.27cm。其中,有8個品系的株高高于CK,株高超過110cm的品系有科林雜6號、T68、百078、中農大9903、開棉32,這些品系總體表現為營養體較大。有8個品系的株高低于CK,其中,SF015、奧試棉4602和sGK錦科10的株高均低于95.00cm,表現為營養體較小。表1還表明,16個品系的第一果枝節位為5.6~7.9。其中,5個品系第一果枝節位比CK高0.2-1.5節,鄭雜棉6號第一果枝節位最高,為7.9;2個品系第一果枝節位與CK一致;10個品系第一果枝節位比CK低0.2~0.8節,商棉664第一果枝節位最低。不同品系的單株果枝數12.31~17.07個。其中,SF015和福棉1號的單株果枝數低于CK。其余13個品系的單株果枝數均比CK增加,其中,豫優071、T68、科林雜6號、中農大9903和凱豐16的單株果枝數超過16.0個,有利于棉花多結鈴。
2.2棉花品系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比較
由表2可見,16個品系的結鈴性總體較強,單株成鈴16.62~21.49個。其中,14個參試品系的單株鈴數高于CK,豫優071、百078、凱豐16、開棉32、鄭雜棉6號的單株結鈴超過20.00個,結鈴性突出;中農大9903、汴棉447的單株鈴數低于CK,結鈴性稍差。參試品系的鈴重為4.74~5.98g。其中,5個品系的鈴重高于CK,中農大9903、汴棉447、岱雜2號的鈴重均超過5.80g;11個品系的鈴重低于CK,開棉32的鈴重低于5.00g。不同品系的衣分為38.26%~42.58%。其中,8個品系的衣分高于CK,福棉1號、富棉3號和商棉664的衣分超過42.50%。有8個品系的衣分低于CK。16個品系的皮棉產量均比對照增產,幅度為2.06%~14.87%。其中豫優071、岱雜2號、富棉3號、凱豐16和福棉1號的增產效果最為突出,幅度均超過11.00%。從表2還可看出,不同品系霜前花率差異較大,幅度為50.89%~89.80%。其中,只有凱豐16、福棉1號和SF015的霜前花率高于CK,表現出較好的早熟性。13個品系的霜前花率低于CK,T68、百078、岱雜2號的霜前花率均低于60.00%,早熟性較差。16個品系的爛鈴率為5.58%~21.93%。其中,有7個品系的爛鈴率高于CK,汴棉447、中農大9903的爛鈴率均超過20.00%,主要是由于2010年9月上中旬有半月左右的連陰雨天氣,且這些品系的株型較大,通風透光較差造成的。有9個品系的爛鈴率低于CK,商棉664、百078的爛鈴率低于7%。
3小結
產量是優良品種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通過大區對比試驗,不同棉花品系皮棉產量從高到低的順序是:豫優071、岱雜2號、富棉3號、凱豐16、福棉1號、科林雜6號、鄭雜棉6號、商棉664、SF015、T68、中農大9903、sGK錦科10、汴棉447、百078、奧試棉4602、開棉32,分別比CK增產14.86%,12.59%,11.84%,11.46%,11.20%,9.08%,8.98%,7.71%,5.77%,4.56%,4.48%,3.99%,3.62%,3.09%,2.05%,2.05%。棉花增產的主要原因是品系株高適中,果枝節位較低,果枝數和單株結鈴多。且棉花的產量構成因素單株鈴數、鈴重和衣分總體比較協調。目前,黃河流域的棉花主要采用間、套作種植[4-5],容易造成晚熟,霜前花率是評價棉花品種的又一重要指標。本試驗表明,16個品系2010年河南省棉花公開展示品系述評中只有凱豐16、福棉1號和SF015的霜前花率高于CK,達到80%以上,有些品系的霜前花率不足60%。表明今后品種選育應在注重高產、優質的同時,強化棉花的早熟性。綜上所述。富棉3號、凱豐16、福棉1號、SF015、商棉664、科林雜6號等品系產量高、成熟好,綜合性狀優良。